海盐腔的兴衰及其原因分析

2012-08-15 00:49孙小花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南戏官话声腔

孙小花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 1 4 0 0 1)

海盐腔的兴衰及其原因分析

孙小花

(嘉兴学院,浙江 嘉兴 3 1 4 0 0 1)

海盐腔是明朝南方戏曲的四大声腔之一,并位列四大声腔之首,兴盛时期流布全国,在我国戏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海盐腔在清代没落消失。2 0世纪6 0年代,海盐腔重新被发掘以后,海盐腔的原始面貌、兴衰过程及原因一直为专家学者的研究重点。但因为流传下来的资料较少,一直难有定论。论文着重从海盐腔韵白语言的特点分析其兴衰成败的原因和过程。

海盐腔;兴衰;韵白语言

海盐腔是明代戏曲中影响深远的南戏戏种,与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并称南戏“四大声腔”。海盐腔在明嘉靖年间曾风靡一时,流行百年之久,在我国戏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海盐腔在清代中期消失。当代随着海盐腔的重新挖掘,其越来越受到世人瞩目。

一、海盐腔的兴与衰

(一)海盐腔的萌芽

海盐腔的产生既是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同时也离不开海盐自身的特殊条件。从时代背景来看,唐宋以来经济的繁荣催生了市民文化的兴盛。虽然历来文人将戏剧看作俚俗小道,但在宋代繁荣的经济背景下,为适应市民的文化需求,这种艺术形式还是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了。海盐腔的产生正是基于这种大背景。海盐腔是南戏的一种。南戏发生于北宋晚年的温州。其时,北宋王朝政治腐败,外忧内患,农民起义不断。温州偏处浙江东南,受战争影响较少;且温州自六朝以来有较好的文化基础,这些对戏文的产生是有利的条件。更重要的是,温州当时是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由于他们对文化的需要,当地的村坊小戏被吸收到城市中来。这种新鲜又有生气的剧种——戏文,大为市民所欢迎,便在城市中迅速成长起来。戏文的原始面目应该纯为民歌小曲。《南词叙录》记载:“永嘉杂剧兴,则又即村坊小曲而为之,本无宫调,奕罕节奏。徒取其畸农市女,顺口可歌而已。谚所谓随心令者,即其技与?”戏文在当地经过一段时期的成长壮大,于是向外埠扩展。戏文在南渡之际,首先流传到杭州。杭州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戏文在杭州获得更大的发展。后来,戏文东入海盐。海盐腔之所以产生在海盐,与海盐自身的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海盐之澉浦是当时的舶务海口之一,海盐又是浙江重要的产盐区,在宋元时代市面繁荣,商业发达,有较强的市民文化需求。

关于海盐腔的起源有两种史料记载。其一,据元代姚桐寿《乐郊私语》记载,海盐腔系元代海盐澉浦杨梓与贯云石(酸斋)对当时村坊俚曲南北歌调进行加工创制而成。其二,据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卷三》记载海盐腔乃为宋代张所创。由于史料记载较少,关于海盐腔产生的时间和过程历来众说纷纭。当代学者对此进行了诸多研究。例如:苏子裕《海盐腔史述考》对海盐腔的源流进行了考察,指出海盐的民间南戏戏班在实现南戏“地方化”的过程中学习了当地流行的北曲创造出海盐腔。王留芳认为:宋朝南渡后,文人学士在填词作曲时受到南音影响,使得词调原有的韵味和风格有所改变。《紫桃轩杂缀》所载张“令歌儿衍曲,务为新声,所谓海盐腔也”,正是这种情况,张在创作词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加入南音,使词调带了海盐本土味,从这个意义上,张歌儿可以看做是海盐腔的发微。蒋星煜《海盐腔的形成、流传与<金瓶梅>》、黄振林《论海盐腔的起源及在南戏发展中的地位》、何坦野《秦始皇与海盐腔源流考》等文章也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阐述。流沙先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在他的著作《明代南戏源流考辨)(台湾民俗曲艺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一书中,以大量的史料论证了:(1)张磁和杨梓的家乐与海盐腔无关;(2)海盐腔是明代南戏衍变的剧种。

综合分析前贤的研究,论文认为海盐腔在宋代应该已经萌芽,其产生当与明代南戏之永嘉杂剧有关。至于张、杨梓等人虽不至于是海盐腔的开创者,但应当是海盐腔产生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

(二)海盐腔的形成

海盐腔到了元朝得到大的发展。海盐腔在元代的发展同样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元代是戏剧兴盛的时代,无论北剧还是南戏这一时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海盐腔的发展还离不开一位重要人物——杨梓。姚桐寿《乐郊私语》:“州少年多善歌乐府,皆出于澉川杨氏。当康惠公梓存时,节侠风流,善音律,与武林阿里海涯之子云石交。云石翩翩公子,无论所制乐府散套,骏逸为当行之冠,即歌声高引,可彻云汉,而康惠独得其传。其后长公国材,次公少中,复与鲜于去矜交好。去矜亦乐府擅场。以故杨氏家僮千指,无有不善南北歌调者。由是州人往往得其家法,以能歌名于浙右”。

上述史料说明杨梓精通音律,长于写散曲。在好友、著名的戏曲音乐家贯云石的指点下,杨梓发挥自己的才艺,在创作补遗中对流行的南北歌调进行加工,逐渐形成以腔调清柔婉转为主要特色的新唱腔,并以之作为杨氏歌僮演唱的“家法”。由于这种新腔优美动听,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海盐州人纷纷学习,很快就在全州境内传播开来,号称“海盐腔”。从这些史料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信息:在众多文人的积极创作和戏文子弟的传播下,海盐腔形成了独立的声腔,流行于州。

(三)海盐腔的兴盛

海盐腔由明代开始盛行,并成为南戏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之首,逐步取代了在南方流行的北曲杂剧在戏曲舞台上的统治地位。该腔流布地区后扩展到浙江乃至江西、山东和北京,对后来我国的昆山腔等各种声腔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当时“海盐戏文弟子”盛行一时:

《金瓶梅词话》多有记载,如第7 4回:海盐弟子张美、徐顺、荀子孝生旦,都挑戏箱到了。

《南词叙录》:今唱家……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

《菽园杂记》:嘉兴之海盐,绍兴之余姚,宁波之慈溪,台州之黄岩,温州之永嘉,皆有习为倡优者,名曰“戏文子弟”。虽良家子,不耻为之。

《玉茗堂文集》:我宜黄谭大司马纶,……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此道有南北,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

《客座赘语》: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燕会,小集多用散乐……唱大套北曲。……大席则用教坊打院本,乃北曲四大套者。……大会则用南戏,其始止二腔:一为弋阳,一为海盐。……海盐多官语,两京人用之。……今又有昆山……靡然从好,见海盐等腔,已白日欲睡。

《曲律》: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

海盐腔兴盛之时,众多文人学士创作了大量剧本,从成化,历经弘治、正德、嘉靖,直到隆万年间,一直是海盐腔的鼎盛时期,王公卿相、达官贵人、商贾大户、市民百姓,地无南北,人无贵贱,无不争看海盐腔。

(四)海盐腔的衰落

海盐腔的衰落,与昆曲的兴盛应该有很大的关系。明万历末年,昆山腔继承了“海盐腔”的特色,又形成了委婉、细腻的曲调,人称“水磨腔”。当时剧作家梁辰鱼的创作为昆曲奠定了牢固的文学基础。在伴奏方面,除了弦索之外,又加上了笙、箫、管、笛等乐器,形成管弦并举,这比当时流行的其他声腔有很大的进步,令人耳目一新。于是昆曲很快流传开来,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他南戏声腔的剧种。“海盐腔”由于较为朴素,所以也不可避免地被臻于完美的昆曲所取代,日益衰落。万历三十八年的《曲律》一书中写道:“旧凡唱南调者,皆日‘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昆山’”。甚至到清康乾年间就已经在它的发源地浙江海盐湮灭无闻了。

二、海盐腔的特点

海盐腔在声腔方面、演唱形式、伴奏、韵白语言等方面体现出南戏普遍具有的一些特点,也表现出自有的独特之处。本部分简单描述其声腔、演唱形式、伴奏等方面的特色,着重探讨其韵白语言的特色,进而分析其韵白语言与其兴衰的关系。

(一)腔调风格

海盐腔的腔调清柔婉折。汤显祖曾赞海盐腔“体局静好”,并具体描述了海盐腔的演唱特点“抗之入青云,抑之如绝丝,圆好如珠环,不竭如清泉。”明姚旅《露书》描述海盐腔“音如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近一刻”。周文豪分析了海盐腔的音阶特点,指出“其音阶以级进为主,围绕一个主音进行,在中音区回旋,显得更加缠绵婉转”。

(二)演唱形式和伴奏

海盐腔的演唱形式主要是清唱。所谓清唱,即指演唱时无管弦伴奏。这种方式代表了南曲的演唱风格,王骥德:“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祝允民谈到南戏声腔的演唱时:“若被之以管弦,必至失笑”;沈德符:“萧管可以入北词,而弦索不入南曲”。海盐腔的演唱方法是清唱时拍板或用拍手来打节拍,唱戏时用板、鼓、锣打节拍。《金瓶梅词话》提到海盐腔的演唱方法有两种:其一为“排手”(拍手),在清唱时用;其二为“打动鼓板”,在唱戏时用板、鼓、锣打击乐器。顾启元也有过描述:“歌者只用一小拍板,或以扇子代之,间有用鼓、板者。”

除此之外,海盐腔还有:帮唱,即一唱众和。衬词,在唱腔中加一些衬词,如“罗里来”“禄来”“浪柳园”等。夹白、滚唱,演员在唱腔中可以暂停,加些念白;不同台词,可反复多次唱同一支曲子。

(三)韵白语言

关于海盐腔的韵白语言,顾起元曾说:“海盐多官话,两京人用之”。肖洪等认为:海盐腔所用的官话,是属于南曲系统的戏曲语言。南宋都城是临安,南戏的语言的官话是临安官话,并引王骥德《曲律》所述认为:海盐腔采用的官话是临安官话。周文豪《论海盐腔及其曲牌音乐》认为:从史料上看,早期海盐腔应是本地的土话为主,后因演出观戏者的对象不同,已用海盐官话。海盐官话,即海盐人讲的普通话。一有地方特色;二又能使人听懂;三对现有参加演唱海盐腔的演员来说也比较容易接受。

每一种地方戏曲都是在某一地点萌芽的,最初使用的语言自然就是这个地点的方言。但是地方戏曲发展到后来,演员实际演出的语言,并不纯粹是某一种地点方言,而只是以它作为底子而已。这种演出语言与在社会生活实际使用的语言并不完全相同,或者说它与任何一种现实生活实际使用的语言都有所不同。

基于上述考虑,论文认为海盐腔使用的韵白语言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其鼎盛时期应该是南北方言融合的产物。

三、海盐腔兴衰原因分析

海盐腔产生的原因上文已有过阐述,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宋元以来戏剧的繁荣兴盛;其二是海盐当地的经济繁荣,市民文化需求高。海盐腔产生以后能迅速扩张到江浙乃至全国,则与海盐腔自身的声腔风格、演唱形式等有关。明代王骥德《曲律论曲源第一》描述海盐腔:“婉丽妩媚、一唱三叹、于是美善兼至,极声调之致。”

海盐腔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外来压力,即昆曲的兴起和流行;另一方面则是海盐腔自身的缺点,比如音乐形式不够丰富,缺乏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等。除了上述原因,本文认为海盐腔韵白的音韵特点对海盐腔的兴衰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任何一种戏曲,其起源都局限于一定地域,采用当地方言,改造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舞而成,其雏形阶段都是地方戏。其中只有少数后来流行全国,大部分仍带有地方性。区别这些地方戏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方言,而不是声腔。声腔可以随方言变,方言却不肯随声腔改。

宋代,南戏永嘉杂剧由杭州东入海盐。各种声腔从起源地流传到另一地,往往结合当地的方言、民歌和民乐而发生衍变,造成声腔的新派别。永嘉杂剧进入海盐后,结合当地的山歌、方言发生衍变,从而形成了具有海盐特色的新声腔,即海盐腔。海盐腔产生早期其韵白语言更多的应该是海盐当地方言。因为使用当地方言,当地人接受度高,学习起来容易,海盐腔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州人皆习,迈出了发展的第一步。

海盐腔在本土流行之后,迅速向江浙更多的地方扩展。据史料记载,苏州是较早传入海盐腔的地方。这除了苏州与海盐相距不远,且有运河贯通、交通便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盐腔使用的语言容易被苏州当地人接受理解。这个时期海盐腔使用的主要还是海盐方言,与苏州方言同属吴语,容易沟通接受。

海盐腔在进一步发展扩张之后,其语言的面貌开始发生较大的变化。海盐方言、吴语的音韵特点逐渐萎缩;中州音的音韵特点越来越明显。

海盐腔在形成以后,因其“体局静好”受到了士大夫与文人青睐。嘉、乾间人何元朗在《四友斋丛说》记载:“近日多海盐南曲,士大夫察心房之精,从婉妾之习者,风靡如一,甚者北土亦移而耽之,更数世后,北曲亦失传矣。”可见,当时海盐腔不仅十分为南方士大夫和文人欣赏,而且北方的士大夫也对它十分爱好。与海盐腔同时的弋阳腔则因“其调喧”,遭到当时士大夫的排斥,视为俗调。张枚《笠泽随笔》:“万历前宴用海盐,如用弋阳、余姚则为不敬。”在这样的背景下,其韵白语言不可避免地受到官话影响,并且越来越向官话靠拢。有人认为,明成化以后的海盐腔已与余姚腔、弋阳腔等有明显的不同,它也是用中州音演唱的,其唱腔旋律亦已相当细腻柔婉了。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九《戏剧》条说:“……大会则用南戏,其始止二腔,一为弋阳,一为海盐。弋阳则错用乡语,四方士客喜阅之;海盐多官话,两京人用之。”这段话说明当时的弋阳腔、余姚腔等是各用弋阳、余姚方言演唱的,而海盐腔却已不用海盐方言演唱,而是用中州音演唱了。这里的“官话”,就是上层官僚、士大夫间通用流行的话,即中州音。

由此可见,海盐腔的韵白语言在早期体现出的是海盐方言的音韵特点,而在后期则更多体现出官话的音韵特点。在这种南北转变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南北混合的一些情况。

吴戈曾提到海盐腔衰落的原因,我们认为不无道理:海盐腔为什么如此迅速地衰落?现在已难探明其究竟,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海盐腔原与余姚腔、弋阳腔等一样,是民间戏曲,其主要观众是广大农民和城镇市民。自从约在明正统(1 4 3 6-1 4 4 9)前后,经无名文人曲家的改造,海盐腔已变为主要为官僚士大夫所欢迎、欣赏的文人戏曲。这在正统至嘉靖年间(1 4 3 6-1 5 6 6)是最高水平的戏曲,是独一无二的,因而风靡一时、无人能及。但是,约至嘉靖末年至万历初年,魏良辅、梁辰鱼改造了旧昆山腔,使其细腻柔婉的程度远远超过了海盐腔,特别是增加了笛、箫、笙、琵琶、月琴等管弦乐器伴奏,更使其具有最为鲜明独特的艺术特色。这样,海盐腔的基本观众很快即被水磨昆山腔所夺走,使海盐腔在无情的商品和艺术竞争中一败涂地。这时的海盐腔与弋阳腔、徽州腔、青阳腔等相比,又不如它们通俗、热闹,适应性强,因而在争取农民、市民观众方面,又竞争不过弋阳等腔。海盐腔高不成低不就地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故失败如山倒就是必然的。

方言地理和戏曲地理的关系大致有三种:第一,地方戏流行地区与方言区基本重合,即以某种方言演出的地方戏大致只流行于该方言区;第二,地方戏流行区和方言区交叠,即用甲种方言演唱的地方戏不仅流行于甲方言区,而且也流行于邻接的乙方言区,造成这种交叠关系的前提是甲方言能为一方言区的居民所接受,即有一定的可懂度;第三,地方戏的流行超越方言区,即形成于某一方言区的地方戏,也流行于地理上并不一定邻接的方言区。

综观海盐腔的语言发展,上述三个阶段大致都有经历。在海盐腔向外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其语言在文人的干预下也在不断变化,由海盐方言之海盐官话再之中州音。这种变化其实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早期更多地体现为积极作用,帮助海盐腔迅速占领江浙乃至北方的戏剧市场;在后期则更多地体现出消极作用,一方面本土化的特色越来越淡化,渐渐失去了本土市民的拥戴,另一方面远征北方,流行一段时间后终究敌不过当地的语言、文化势力。加之,后期的海盐腔在各个方面缺乏创新,最终在昆山腔的围攻下其阵营逐渐萎缩直至消失了。

[1]姚桐寿.乐郊私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王士祯.香祖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徐渭.南词叙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4]钱南扬.戏文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吴梅.顾曲麈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游汝杰.地方戏曲音韵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7]张国华.海盐腔研究论文集[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4.

[8]黄振林.论海盐腔的起源及在南戏发展中的地位[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3).

J8

A

1 6 7 3-0 0 4 6(2 0 1 2)8-0 2 0 5-0 3

本文是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研究课题“海盐腔的音韵特点和其兴衰”(项目编号:2009B6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南戏官话声腔
《黄梅戏声腔研究》出版发行
南戏《张协状元》中古庙和鬼神的功能探析
戏曲声腔研究70年回顾与反思
“南戏遗响”莆仙戏:从“草台”到课堂
豫剧俚谚中的声腔表演艺术初探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研究的专门化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征集官话易祛除官话难
俗话说,官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