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林
(合肥师范学院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601)
世俗人生经验的智性表达
——《圣经·箴言》与《增广贤文》之比较
张登林
(合肥师范学院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601)
从现实的角度看,《圣经》中的《箴言》与我国民间流传的《增广贤文》都是世俗性因素极为显著的“智慧性”文本。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箴言》可以收入“旧约”《圣经》作为经典流传下来,说明希伯来民族乃至整个西方世界都有着较高的关注世俗生活的热情;而《增广贤文》这种日常生活训诫类书的主导价值取向虽是儒家思想,但却长期流传于民间而不能登大雅之堂。通过对二者的比照,我们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特别是两书对于世俗生活的热情关注和世俗生活原则的训诫教诲,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箴言》;《增广贤文》;世俗经验;智慧性
世界上的每个民族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都会将本民族的人生经验加以总结,并以适当的文本形式表达出来,最终成为精神文化的一部分,给一代代的承继者们以启发和指导。就世俗人生经验方面的总结来看,西方有《圣经》中的《诗篇》、《箴言》等智慧书,中国有《增广贤文》、《颜氏家训》等训诫类书。可以说它们都是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箴言》虽然世俗色彩非常浓厚,但依然被录入希伯来经典“旧约”《圣经》中;《增广贤文》中的大部分观点虽是儒家思想的通俗化阐释,但却只能潜行于民间,不能像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那样堂皇地行之于世。
一
通常看来,《圣经》是一部宗教经典,对我们这些接受唯物主义教育的人来说,似乎是灵魂的“麻醉剂”。其实,《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散发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文学名著,但其世俗价值常常被人们所忽略。有学者认为,《圣经》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正在于其世俗性的一面,这使它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桎梏,折射出以人为本的尘世生活的光芒。《圣经》的世俗性即非宗教性表现在其中不仅有详实的历史故事、生动的人物形象、详尽的律法体系,而且还有从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格言和谚语;不仅有表达爱国主义感情和政治理想的诸多诗篇,还有风格清新明丽的爱情诗及哀怨悲恸的悼亡诗。总之,《圣经》是一部集古代以色列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于一炉,真实地反映当时民众生活的文学作品,贯穿全书的上帝其实是作为古希伯来人理想和信念的化身出现的,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结晶,所以其世俗性即非宗教性是圣经文学的最大特点之一[1]。在正典《旧约》中,就有四部明显的“非圣经化”文本:《约伯记》、《传道书》、《雅歌》和《箴言》。前两书表现为叛逆倾向,后两书表现为世俗倾向。特别是人生指南集锦式的《箴言》,反映了古代犹太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生活意识。
《箴言》属智慧文学,是古代以色列及中东其他民族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之一。起初大都作为口头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才由文人学士记录下来,经过编纂加工,成为篇幅不一的书面文学遗产。《箴言》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指点,对人生困惑的反省,也有对神人关系的思索;既分享各种行之有效的为人处世经验,也叙说某些自然、社会和历史的法则。《箴言》是希伯来智慧文献中初期的作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所触及的几乎全是人生实际经验,不涉旧约中律法、约法、选民及救赎等主题”,撰写者关心的是“个人和个人的命运,而不是民族的过去与将来”[2]927。《箴言》用生动简明的词汇表达作者发现的日常经验及其对人生、社会和宇宙法则的感悟,以道德和伦理生活原则教导下一代,是“‘一种浓缩人生精华又富有生命活力的民间格言’,被研究者恩斯理称为‘浓缩的经历’”[3]252。
我国的《增广贤文》原名《昔时贤文》,又称《古今贤文》,简称《增广》。此书相传由明中叶一儒生编纂,后经明末和清朝一些民间学者的不断修订、增补而逐渐流行于近现代社会各阶层。《增广》通行的本子按平、上、去、入四韵编排,没有具体的章节划分,但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的取材于经史典籍,有的则是世代流传的谚语、警句,浓缩了中华民族世俗伦理的精华。《增广》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儒家的道德观念,这种以儒为主兼及释道的普及性读本,使儒学的一些基本观念在不同层次的理解和解释下,成了社会言行、公私生活、思想意识的指导和规范。与正统的儒家典籍不同的是,《增广》加入了很多非儒家的但确实又具有真理性的内容,譬如:“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世人结交需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等,可能正因为此,《增广》过去常被当作“糟粕”批判,甚至被禁止出版。其实,这种雅句俗语共存、珠玑瑕疵互现的文本,既具有高度的世俗化性质,又具有丰厚的古典人文关怀,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分析。
二
就具体内容而言,《箴言》和《增广》两部“智慧书”都是从个人自身出发,说明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必要性,并由此推及他人和社会,强调个人在社会中要持守的各种行为准则。
首先,从品德修养方面看,《箴言》和《增广》都强调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慎言、勤俭、谦逊。《箴言》认为,智慧人的语言宝贵而有益,能排除邪恶,令人喜悦;恶人的语言不仅会给别人带来麻烦,自己也会遭受惩罚。如果一个人知识浅薄,不善言辞,最好还是少说或静默不言,这样在旁人看来还算智慧和聪明;如果一个人强不知以为知,信口开河,那么必然要自食其果:“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愚昧人的口自取败坏,他的嘴是他生命的网罗”。所以《箴言》劝人要和睦相处,且要实话实说。这种人生经验在《增广》中也有不少表现,譬如“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言忠信,行笃敬”,“但求心无愧,不怕有后灾”等。再如,两书都主张人要勤劳不要懒惰。《箴言》认为,懒惰使人沉睡,懈怠的人受饥饿,懒惰的人因平时不肯耕种,到收割的时候,他必讨饭而无所得,训诲者提议懒惰者应该学习蚂蚁的勤劳:“懒惰人啊,你去察看蚂蚁的动作,就可得智慧。蚂蚁没有元帅,没有官长,没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预备食物,在收割时聚敛粮食。懒惰人啊,你要睡到几时呢?你何时醒呢?”而对勤劳的人,《箴言》赞美道:“殷勤的人手必掌权,懒惰的人必服苦”,“懒惰的人不烤打猎所得的,殷勤的人却得宝贵的财物”。在《增广》中,也有这样的训诫:“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家之际在于和,一生之际在于勤”等。这种格言警句式忠告,通俗易懂,好学易记。勤俭、惜时,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是人们劳动经验的总结,适用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一个民族。其他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还有:要戒绝骄傲,提倡谦逊;要心胸开阔,乐观豁达;要性情平和,戒怒戒妒等。
其次,从人际关系方面看,《箴言》和《增广》也都总结了许多行为准则。在家庭关系方面,《箴言》要求子辈孝敬长辈:“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长辈则应严格教育子辈:“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杖打和责备能加增智慧,放纵儿子的使母亲羞愧”。《增广》中也讲究善待父母、兄友弟恭的孝悌之伦。“百善孝为先”,这是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孝当竭力,非徒养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父母也应有育儿之法:“居家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亡,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在夫妻关系方面,《箴言》要求丈夫善待妻子,妻子应勤劳持家。在谈到丈夫如何对待妻子时,《箴言》以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语句写道:“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里活水。你的泉源岂可涨溢在外?你的河水岂可流在街上?”“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愿她的胸怀使你时时知足,她的爱情使你常常恋慕。我儿,你为何恋慕淫妇?为何抱外女的胸怀?”这里用泉源来比喻妻子,希望做丈夫的好好享受她的爱情,不要到处拈花惹草。而妻子则应温厚、勤劳、通情达理、善于理家:“才德好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增广》也提倡夫义妻贤、举案齐眉的夫妻之情:“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当然其中也有男尊女卑的不平等思想,如:“贤女敬夫,痴人畏妇”,“妻财之恋重,兄弟之情疏”等,这是需要甄别批判的。
再次,从社会生活方面看,《箴言》和《增广》在如何处理邻里、朋友等关系方面都有许多训诫。在邻里关系上,《箴言》认为,首先要尊敬邻居,不可藐视他们,更不能用言语伤害他们:不虔诚的人用口败坏邻舍,藐视邻居的人毫无智慧,明哲人却静默不言。其次要心态端正,善待邻居。出卖邻居的信任、与邻舍之妻发生越轨行为、出庭陷害邻居、泄漏邻舍的秘密等行为都是要严禁的。《增广》也认为:贫穷患难,亲戚相顾,婚姻死丧,邻保相助;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在交友方面,《箴言》提出,性情暴躁易发怒的人、嗜酒贪食的人以及不守信用反复无常的人都不可与之交往:“好生气的人,不可与他结交;暴怒的人,不可与他来往,恐怕你效法他的行为,自己就陷在罗网里。”《箴言》同时强调友情的重要,认为朋友的真诚责备比一团和气更可贵:“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朋友所加的伤痕出于忠诚”,“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增广》中也有此类的告诫,譬如: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联系今天的现实,这些训诫的意义不言自明。
三
除了上文提到的几方面外,两书还谈到了其他一些行为准则。在《箴言》中有发财致富、经商、担保作证、待人接物等具体的行为准则忠告;在《增广》中有义利、中和、礼让、持节等抽象的原则和规范。
《箴言》认为,财富是智慧和神宠的象征,但与公义相比并不坚实,因而不可靠:“倚仗自己财物的必跌倒,义人必发旺如青叶”。财富是浮的,人不可作钱财的奴隶,更不可求取过分的富裕:“不要劳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聪明。你岂可定睛在虚无的钱财上吗?因钱财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箴言》告诫人们要用财富做公义的事,要慷慨施予,怜悯贫弱者:“有施散的,却更增添,有吝惜过度的,反致贫乏。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与财富相关的论题还有经商。《箴言》倡导在商务活动中要诚实公平,严禁欺骗顾客;批评囤积居奇,主张广施救济;强调经商者应以诚信为本,取财有道,否则,不义之财必不会长久:“起初速得的产业,终久却不为福”。《增广》虽没有明确的谈论经商致富问题,但也收录了许多有关诚信的格言,作为一种做人的原则来提倡。譬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许人一物,千金莫移”等,把诚信视作维系正常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准则。再如先义后利原则,因为这个原则关系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所以《增广》将仁与义并提,体现了仁义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如“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其实这种先义后利的原则在先秦时期就确立了,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早已化为国人的道德动力和行为方式。
由于时代环境与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两书内容也有差别。《箴言》在个人修养方面,特别强调“不可奸淫”这条原则。《圣经》中的摩西“十诫”第七条就明确规定“不可奸淫”,一个人一旦犯此罪孽,不仅会玷污自己,而且还会惹怒上帝,被上帝“从民中剪除”。《箴言》谆谆告诫青年人:“与妇人行淫的,便为无知,行这事的,必丧掉生命。他必受伤损,必被凌辱,他的羞耻不得涂抹。”《增广》中也有“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告诫,不过不像《箴言》那样特别强调。还有戒酒。巴勒斯坦地区盛产葡萄,酿酒业非常发达,饮酒之风盛行。针对这种不好的社会现象,《箴言》告诫人们不可饱食终日,也不可纵情杯酒,因为这只会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祸患、忧愁、争斗与损伤:“谁有祸患?谁有忧愁?谁有争斗?谁有哀叹?谁无辜受伤?谁眼目红赤?就是那流连饮酒,常去寻找调和酒的人。酒发红,在杯中闪烁,你不可观看,虽然下咽舒畅,终究是咬你如蛇,刺你如毒蛇。”酒很多时候是罪恶的导火线,过量啜饮不仅使人“昏昏然,冥冥然,颓堕萎靡”,严重时还丧失理智与判断力从而颠倒黑白,贻害无穷。《增广》却主张,“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同时警告人们“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倒酉”,没有充分意识到酒的危害,甚至在我国传统的酒文化影响下,可以借酒浇愁,逃避现实:“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如此处世实在有些不可取。另外,《箴言》还对如何“作保”作了许多训诫:“为外人作保的,必受亏损;恨恶击掌的,却得安稳”。“谁为生人作保,就拿谁的衣服;谁为外人作保,谁就要承当”。总之,要尽量避免以财产作抵押替他人担保,当你想要为某人担保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将给自己带来无穷的苦恼和麻烦。
四
《箴言》和《增广》涉及的几乎都是日常生活的经验之谈,目的是使人们明白基本的处世哲学、道德规范和生活教训,从而获得人生智慧。有学者认为,《箴言》“汇集了一些世俗化的民间警句、格言,宣示现存世界真相和为人处世准则,其宗教意味很淡薄。比如全书唯一一次正面谈到崇拜的句子是‘要以财物和一切初熟的土产’敬拜耶和华,随后却又强调‘行仁义公平,比献祭更蒙耶和华悦纳’,可见世俗理想比对神的崇拜更重要”[4]。汉民族虽没有宗教神学文化背景,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增广》中的世俗化因素就更浓些。《增广》中各种训诫的主导思想仍是儒家思想,不过更具有民间性特征,将儒家的高蹈理想与世俗人生的底色根基结合在一起,使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可读性。
同时,《箴言》和《增广》毕竟是两个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人生经验总结,文化上的差异仍是显在的。《箴言》因为有宗教文化背景,所以好多训导就是“旧约”《圣经》有关原则的具体化、细化。同时,因为犹太民族以及中东地区的商业化背景,《箴言》涉及的经商、致富、担保等训诫较多。《箴言》可以收入“旧约”《圣经》作为希伯来民族的经典流传下来,说明希伯来民族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有着较高的关注世俗生活的热情。这大概还是和宗教背景有关。因为上帝是最高统治者,作为上帝的子民,人人都是平等而凡俗的个体,所以人的生活就是世俗化的生活。而在中国,因为没有超越世俗的上帝的主宰,在调整人伦关系时,需要贤德者做榜样、宗师,而一个人能做榜样、宗师,就必须具有超越世俗性的一面,这大概是《增广》这类谈论世俗人生经验的小册子之所以长期流传于民间而不能在主流文化中获得认可的缘故。毕竟世俗生活是顽强的,人间烟火是不断延续的,所以《增广》经过几代士人的补充、修订还是保存并流传了下来,尽管有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消极内容,但同样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比较《箴言》和《增广》,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启示,特别是二者对于世俗人生的热情关注和世俗生活原则的训诫教诲,值得后人认真思考和研究。
[1] 日月行空.从“训诲诗”看圣经文学的世俗性[EB/OL].http://bbs.cnnb.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 42733&extra=page%3D&page=.
[2] 余也鲁.圣经启导本[M].上海:中国基督教两会,2003.
[3] 梁工,郭晓霞.诗歌书——智慧文学解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4] 杨建.试论犹太教圣经《旧约》中的“非圣经化”倾向[J].外国文学评论,2000(2).
The Rational Expression of Secular Life Experience——A Comparison betweenProverbs in the Holly BibleandTheWisdom of Ancient Aphorisms
ZHANG Deng-lin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The Proverbs in the Holly BibleandThe Wisdom of Ancient Aphorismsboth are secularly prominent and rational texts.As a result of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The Proverbscan become part of theHolly Bibleand pass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which shows that Hebrew, even the whole western world, are quite enthusiastic about secular lives.However,The Wisdom of Ancient Aphorisms, a work of sermons, has never been accepted by the dominant Chinese culture although it focus on Confucianism and popular among the populace.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works, we can get a lot of enlightenment in many respects. Especially, the sermons about the secular lives and secular life principles in the two books are worth thinking about and studying.
The Proverbs;The Wisdom of Ancient Aphorisms; secular life experience; rational
G04
A
1006−5261(2012)04−0084−04
2012-03-21
张登林(1968―),男,安徽庐江人,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赵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