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长明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连云港 222000)
基于实证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
顾长明
(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连云港 222000)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连云港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问卷实证数据的调研与分析,剖析其中小学学业质量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一些共性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教师、社会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评价观和质量观。
基于实证;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
学生学业质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成果之一,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是对教学过程和基础教育质量进行指导、管理的基础性建设工程,是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和效能的工作平台,也是区域教育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市2010年10月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和江苏省教育厅共同组织的江苏省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测试工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和学生个人提供了大量诊断性信息,并依实证数据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状况及其背景因素进行分析与归因。[1]
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经验与问题;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提高教育决策水平;有利于教研部门超越个人经验、结合实证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为教学诊断提供依据,从而改进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业质量。同时,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分析也是建立规范的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引导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评价观和质量观的客观要求。在抽样测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对中小学生学业质量进行分析、反馈与指导的工作机制,探索基于实证数据的教学研究与提高学业质量的方法。
本次测试采取两个阶段PISS抽样的方法,并考虑了地区(城市、县城、农村)、地域(苏南、苏中和苏北)、学校类型(公办、民办)、学生性别四类分层特征。测试对象为被抽取到的四年级和九年级学生,测试项目包括学科测试和问卷调查。在测试中,四年级学生参加三年级语文和数学测试,九年级学生参加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物理、生物、地理)(下同)测试。所有参加测试的学生都参加问卷调查,所有参加测试的学校教师(四年级语文、数学教师,九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和抽测学校的物理、生物、地理教师)和校长均参加了问卷调查。连云港市辖四县四区,共抽取了96所小学(占小学总数的16.1%)的6 030名(占学生总数的12.9%)四年级学生参加测试。抽取了50所初中(占初中校总数的32.7%)的6 478名(占学生总数的 9.0%)九年级学生参加测试。
本次测试三年级涉及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八年级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内涵不仅包括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水平,而且包括时代发展所要求的中小学生所必备的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语文测试内容主要为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等;数学测试内容主要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英语测试内容主要为语音、词汇、语法、话题、语言功能;科学测试内容主要为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科学探究等。测试内容以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通过纸笔测验考查学生学科学习结果,在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特别关注与学生未来发展关系密切的核心素养和核心能力的考查。
本次测试使用学生、教师和校长问卷了解影响学生学习的背景因素。学生问卷的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校环境、学习压力、师生关系、学习动机、自信心和学习方法等;教师问卷的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如学历、任职经历、职称等)、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对学校教学管理的评价、教学观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等;校长问卷的内容包括校长及学校的基本情况、校长教学领导力、办学自主权、国家课程开设情况和对教师的专业支持等。[1]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整体达标率较为理想。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的达标率分别为95%、96%、87%、95%、84%和88%。其中小学语文在城市、县镇和农村的达标率分别为92%、97%和97%,数学达标率分别为97%、98%和98%。初中语文在城市县镇和农村的达标率分别为82%、94%和87%,数学达标率分别为91%、96%和 97%,英语达标率分别为 76%、93%和85%,科学达标率分别为80%、92%和92%。民办学校达标率略高于公办学校,男生与女生达标率无明显差异。表明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处于良好状态。
中小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较为扎实,达标比例较高。例如三年级、八年级语文在“积累和运用”能力考查上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7%和93%;三年级、八年级数学在“知识技能”能力考查上达到数学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6%和95%;八年级英语在“阅读”、“听力”能力考查上达到英语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8%和90%;八年级科学在“回忆”能力考查上达到科学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人数比例为96%。这为学业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夯实了基础。
中小学生学业质量优分率情况良好。就A水平而言,小学语文、数学,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A水平分别为39%、53%、30%、29%、16%和19%。从城市、县镇和农村的维度看A水平,小学语文分别为27%、47%和47%,小学数学分别为38%、65%和63%;初中语文分别为25%、37%和31%,初中数学分别为19%、35%和36%,初中英语分别为13%、18%和17%,初中科学分别为10%、22%和25%。民办学校的各学科A水平比率略高于公办学校。男生和女生A水平比率无显著差异。A水平的比率表现出良好的偏正态分布。
教与学的方式进行着良性互动。75%的学生对学科(包括对学科的信心、应用、主动、爱好和兴趣)持积极态度。69%的学生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状况。71%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课堂上表现出自主性。70%的学生学习方式顺应了课改所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并与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得以相互印证。86%的教师课堂中落实三维目标,78%的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与独特感受,85%的教师教学能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88%的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关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对教材的研修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改理念正不断转化为教学行为。
学校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三年级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为78%,八年级学生每天睡眠在7小时以上的为80%;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每天用于看课外书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分别为67%和50%;三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周末未到校补课的分别为84%和86%,每周未参加辅导班的分别为68%和72%;三年级和八年级艺术课“从不被占用”比率为71%和53%,“完全开设”国家课程的比率分别为98%和99%,“开设校本课程”的比率分别为98%和100%;还有学习动机(外部)、学习压力、作业时间等指标处于良好状态。以上各指标横向看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纵向看有了较大的提升。这是学业质量生成的良好环境。
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表现为数学的“运用规则”和“解决问题”两个能力水平比“知识技能”和“理解概念”能力水平弱;语文的“习作”能力水平比“积累与应用”和“阅读”两个能力水平弱;英语的“书面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水平比“听力”和“阅读”能力水平弱;科学的“理解和简单应用”与“问题解决”能力水平比“回忆”能力水平弱。反映出平时教学更多地关注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对应用新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不够,使得学生在新的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2]
区域内学生学业质量不平衡现象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各县区各学科A水平上的巨大差异和D水平(小学为C水平)的明显差异。小学语文、数学,中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A水平最高县(区)与最低县(区)分别相差49%、45%、30%、44%、31%和38%,相反D水平(小学为C水平)最高县(区)与最低县(区)分别相差 10%、5%、20%、11%、35%和35%,两者的叠加更加凸显了区域内学业质量的不平衡性。同时,县区之间教学质量的不平衡性在学科的内容上和能力维度中也有明显的表现,城市、县镇和农村的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倒挂现象。教学质量的不均衡在本市表现得尤为突出,这成为制约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质量整体提升的主要因素。
部分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背景知识不甚理想。就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和“数与代数”四个领域教学策略而言,教师选择“不缺乏”的分别为49%、53%、53%和50%。就“概率”“统计”“图形与变换”和“估算”的背景知识而言,教师选择“不缺乏”的分别为57%、64%、59%和63%,表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背景知识难以适应教学的需求。在专业成长方面,教师对“教材整体结构分析”、“如何有效评价学习”、“有效研究学生的方法”方面比较缺乏,表明校本教研的方向和主题需要进一步明晰。
学生和教师对有些教学方式评价的吻合度不高。将“写作文时,老师鼓励我用简洁得体、语言通顺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和“写作文时,我鼓励学生”分别问学生和教师,认为“总是”的学生为41%,教师为72%,相差31个百分点。将“当我的想法与课本或老师的想法不同时,我有机会表达自已的想法”和“当学生的想法与课本或我的想法不同时,我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分别问学生和教师时,回答“总是”的学生比例为41%,而教师比例则为70%,相差29个百分点。这表明教师的教学需要特别关注学情。
制约学业质量提升的一些关键因素尚需破解。三年级留守儿童所占比率为54%,全省为43%。八年级为35%,县镇为42%,全省为27%。全市留守儿童的比例偏高,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刻不容缓。八年级有34%和28%的学生回答“从不”和“很少”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学习。有25%和32%的学生回答“从不”和“很少”去实验室做实验。有27%和28%的学生回答“从不”和“很少”去学校的图书馆(室)。另外,中小学师生关系、内部动机、学生对学校环境的评价、校长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等指数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需要为学业质量营造更加优质的软环境。
立足借鉴,为学业质量分析与管理提供参考。连云港市地处苏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特别是教育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学业质量测试所选样本具有随机性、典型性和全面性,兼顾到不同类型的中学和小学,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问卷所抽取的样本在性别、职称、教龄、任教学科及学校分布上符合研究分析的需要和要求,对146所中小学的相应年级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全体抽样。测试内容与问卷内容的选择具有常态性、持续性和对比性。测试的实施体现了规范性,由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务工作细则组织开展相关考务工作,整个测试过程按照标准的考试进行管理,包括培训、考场设置、监考和巡考等环节。所得的研究数据是有效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立足教学,充分发挥质量监测的功能和作用。学业质量监测依托网络技术完成大样本数据的精细化分析,为教学诊断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数据。要充分发挥质量监测数据的功能和作用,一是转变教学质量观和评价观。通过数据诊断,学校管理者可以看到教师的优势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教师可以看到学生在知识点上的表现,通过区域比较,弄清自己的教学缺陷。通过扬弃,确立新的教学质量观和评价观。教师将教学重点转向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上,学校将质量评价从分数管理转向更具针对性的达标度管理上。二是为多元教学分析提供支点和可能。若诊断侧重于弄清“课标预期达到什么目标,实际达到了什么目标,还可能达到什么目标”等问题,可以推动目标达成理念在教学中的渗透。若诊断侧重于区分学校和学生的差别,可以帮助理解学校间和学校内产生差异的原因。若诊断侧重于学校和学生的历史演进,则可以呈现出学校教学的系统变化,可以作为分析影响学校教学效果的研究起点。从不同的参照点出发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形成更全面的质量因果分析。一旦找准了原因,明确了改进方向和补救措施,质量提升将成为必然。
立足教研,科学引领教学行为的跟进与改进。教师对教研的需求相对集中,主要围绕着“学生”、“资源”、“教法”三个方面。教师培训需求较高的前三位是“提高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能力”、“提高设计学生的不同反应及其相应教学策略的能力”、“提高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这说明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希望从改进学生学习质量的角度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研部门要创新教研活动形式,在日常教研、网络教研、在线交流、专题研讨等方面给教师一些切实的指导。问卷显示,多数教师对教法、课堂生成方面的指导需求迫切,这些需求无不是基于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基于课堂面对鲜活的生命,围绕学生产生的不同问题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指导教师围绕学校自身遇到的问题开展校本研究,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教师感觉“观摩特级教师或优秀教师上课并进行交流”收获最大,教研活动中可对教学案例进行课堂观察,工艺解剖,设计解读,深度交流,以解决某一问题,也可进行创新课型的尝试。
立足学业,加快研发中小学生学业质量标准。
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本质上是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学业水平测试是基于标准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业水平测试是评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达到的学业状况或水平,这个状态或水平的评估只能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是将学习结果与课程标准进行比较为前提的。而现行的学业水平测试是把学生百分位分数作为分类决策的依据,是以其他学生的表现为依据来衡量学生的学业,这是常模参照比较。“课程标准”规限教学的内容范围和认知要求,但缺乏对学习结果特征及评价标准明晰而准确的表述。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学业质量标准这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在我国“课程标准”中的缺失。若将“课程标准”直接用作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容易造成教师对教学的茫然和学生学习标准参照的缺失。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参照近三次学业质量监测数据,制定学生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各学段学生在每一单元应掌握的内容标准、应达到的学习结果。便于学校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清晰地把握学业标准,提高学业质量。[3]
立足均衡,强力实施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工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发展各项指标对学业质量的差异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基本指标有师生比,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中级及以上教师比例,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比例,生均图书册数,理科实验仪器达标比例,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建网学校比例,小班额比例,大班额比例,超大班额比例等,这些指标对中小学各科都有较大的影响,解释率都在19%以上。在各项指标中“建网学校比例”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要有效地减缓学生学业的巨大差异,实现教育质量的高位均衡,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改善各县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指标,切实把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建设上,积极引导各县(四个区已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验收)根据县域教育现代化建设16条指标,逐条落实,加快推进,年内县域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要有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使更多学校教育装备逐步达到省二类标准,积极创建“教育装备现代化实验学校”;推进光纤进校,教育城域网与辖区内学校实现光纤连通的比例达90%,年内确保中心小学、初级和高级中学建有校园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的比例分别达60%、50%和50%,为学业质量的提升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立足展望,继续完善学业质量监测反馈系统。全市性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价已进行了三次,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深入推进的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结合当前全市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需要,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在未来的发展中应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改进研究方法,将定量研究与质性研究更为紧密地结合,以全面、深入地反映教学质量的状况;二是进一步丰富测试形式,不断探索尝试与学科评价、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测试方式;三是进一步提高测量技术,进行系统化的测验设计,开发能够适应于不同能力水平学生的、具有诊断功能的自适应测验;四是进一步挖掘数据信息,丰富评价的功能。调查研究市级、县区级、校级、学生个体等各层面的需求,结合测验设计与研究问题,提供各种类型的数据和研究报告,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报告、教学质量的增值分析报告等,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4]
基于学生学业测评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与反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测评目标和测评框架的开发与确定、试题的研制与筛选、评分、数据分析、结果诠释、反馈应用等各个环节。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要真正体现并落实新的评价理念和考试的教学诊断性目的,不仅需要对考试命题、评分和测量分析等技术手段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同时也需要在结果诠释和反馈应用方面引入新的理念,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务实措施,深入探索基于实证数据的教学研究与提高学业质量的方法。全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现问题,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当前和今后教学工作必须直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冷静应对,科学思考,只有这些问题得到高度的重视和有效的化解,才能形成教与学和谐,内与外统一的局面,达到诊断和改进的目的,为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撑。
[1]“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组.2010年连云港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报告[R].江苏:连云港市教委,2010.
[2]顾长明.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监测结果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0(10).
[3]雷新勇.我国学业水平考试的基本问题和反思[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0(1).
[4]孔凡哲等.PISS对我国中小学考试评价与质量监控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5(5).
Evidence-based Analysi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Quality——Taking Lianyungang City in Jiangsu For Example
GU Changm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Lianyungang Education Department,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0,China)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Based on academic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empirical data of the quality of monitoring and survey on Lianyungang compulsory education,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chievement as well as some common and serious problems existed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quality to guide students,teachers and society to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teaching,evaluation and quality.
evidence-based;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school quality;analysis
2011-12-15
顾长明,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崔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