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建华
(杭州铁路公安处义乌车站派出所,浙江义乌322000)
谈心家访活动,是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不仅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和掌握民警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可以理顺民警思想上的情绪,凝聚警心,还可以对队伍现状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据此及时修订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法。义乌车站派出所坚持寓教于谈、寓教于访,广泛深入地开展谈心家访活动,2010年以来,共开展谈心150余人次,家访53次,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被公安部命名为“一级派出所”,荣获集体三等功3次、集体嘉奖1次,有27名民警荣立个人二、三等功,13名民警受公安处嘉奖,20名民警被授予各类荣誉称号。下面结合义乌车站派出所工作实践浅谈对谈心家访工作的认识。
谈心家访是人与人沟通心灵、密切关系的有效途径,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法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化文化、多角度视野、多重性压力导致民警思想、认知、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无论从了解民警心声、掌握队伍情况出发还是按照政工干部职责、工作制度来说,谈心家访均是一项需要经常性开展的重要工作。
义乌所地处世界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市,当地经济高速发展,本地人无不以“生意”为荣,相谈必言“商”,交言必论“钱”。在这样的环境下,义乌所民警思想上难免存在困惑,再加上公务员改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少数民警心理失衡,职业认同感有所降低,横向比福利、纵向比职级,纠结于“位子、房子、票子、娘子、孩子”,无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有时还会将烦恼情绪化,甚至把不如意不顺心之事归结于本职工作,渐渐失去了对铁路公安工作的热情和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开展谈心家访活动,可以深入了解民警的生活、工作情况和心理状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其解除心理困惑、坚定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增强工作积极性。
根据平时观察了解、队伍分析并结合上级要求,义乌车站派出所在开展全面访谈的同时确定了必谈必访情况。一是“全面访谈”。因班子新成立,所领导对许多民警家庭情况不了解,他们便由远及近开展“全覆盖”式家访,在3个月时间里,将全所39位民警家庭全部走访了一遍,跟家属一一见面谈心,直接了解家庭情况,掌握了第一手真实资料。二是“五必谈”:民警发生“两违”及其他问题时必谈;家属下岗、子女就学等发生困难影响工作情绪时必谈;对改革措施出台有情绪波动者必谈;民警考核或调动情绪不佳者必谈;分析确定的联系对象必谈;同时根据平时工作需要增加谈心对象,如新进民警、入党评先对象等。三是“四必访”:民警家庭发生婚、丧事时必访,民警家庭发生严重纠纷时必访,民警因病住院时必访,民警家庭发生灾害或者经济困难时必访。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了民警增援外地、民警直系亲属生病住院等情况。
及时捕捉民警出现的思想火花,及时掌握民警思想千差万别的变化,及时消除各种不健康的思想苗头,绝非政工干部和少数领导能够包揽的。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扩大谈心家访主体、整合谈心家访合力,不仅可以增强所班子成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合力意识,而且还能够调动分管所长、警长、民警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一是以派出所领导为主体。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共同配合,做好对民警的教育引导工作。在做好领导之间互相谈心家访的同时,两位主要领导适时对全所民警开展谈心家访,两位分管领导结合分管业务开展谈心家访,重点民警有时由一位主要领导和一位分管领导落实谈心教育,有时4位领导一齐上阵,开展“群聊式”教育。二是以警队长为骨干。要求8位警队长对管理的民警和保安开展经常性的谈心家访,及时了解动态,定期分析情况,共同解决问题。特别是值勤队的4名队长经常在上班期间利用空隙找青年民警开展聊天式谈心,聊业务、谈家庭、讲感情、话家常,并及时汇报,以便所领导及时掌握一线民警的工作生活情况。三是以全体民警为依托。通过民警之间互相交流、先进帮助后进、老警疏导新警等落实谈心工作,同时,民警也对管理的保安人员开展谈心家访,确保保安队伍的稳定。四是以“主动谈”为导向。工作中,努力营造民主氛围,取得民警信任,鼓励民警积极发言,说想法、谈体会、讲感受,以激发民警主动汇报情况的热情,将“要我谈”变为“我要谈”。
注重谈心家访的广泛性、机动性,积极拓展谈心家访的渠道和方法,做到形式多样,效果良好。一是个别谈。利用岗前、岗中、岗后等各种时机开展谈心,了解情况,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二是集中谈。召开座谈会,发动党员敞开心扉,各抒己见,发动群众真心提谏,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党员干部和群众相互“揭短”,共同提高。三是家访谈。把家访作为谈心活动的延伸,深入民警家庭,与家属交谈,使家属对民警工作从了解到理解到支持不断转变。四是电话谈。经过家访后,与民警家属取得联系,不定期电话访谈,了解老民警身体情况、了解中年民警思想情绪、了解青年民警精神需求。五是QQ谈。教导员与青年民警通过QQ平台进行交流,解决了少数青年民警不善当面表达的问题,使其把当面不敢说的话通过QQ表达出来,拉近了相互之间距离,取得了较好谈心效果。六是重点谈。所领导与思想上有包袱、工作上有困惑、生活上有困难的民警重点交流,在思想上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在业务上进行传帮带,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及时卸掉思想包袱、正视不足,努力整改积极提高。
在开展谈心家访工作中,针对不同类型民警的心理、需求以及困难,对症下药,医治“心”病。一是不同群体不同办法。针对优秀民警的自满心理,找出自省点,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用暗示、含蓄的语言,指出其不足,让其能自悟自省,正确评价自己,扬长避短,争取更大进步;针对一般民警的无为心理,开启动力点,用正面谈话方式,打气鼓劲,使其真正触动,克服安居中游的思想,勇争一流;针对后进民警的自弃心理,挖掘闪光点,既挖掘他们身上优点,树立其“抬头走路”的信心,又帮助他们打消顾虑,寻找进取的途径和方法。二是不同性格不同态度。与直爽型民警谈心时,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直截了当;与互动型民警谈心时,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对方参与进来;与内敛型民警谈心时,通过适当拉家常,关心对方的生活,等对方比较放松的时候,再触及实质性的问题。三是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尊重老民警,主动家访,一杯小酒、一壶清茶,打开心扉,拉近距离,聊生活聊工作;看重青年民警,融入其中,让他们自己谈体会讲需求,由干部谈远景教方法,鼓励其不断进步;倚重中年骨干民警,他们有经验有方法,承上启下,在交心交友中不断传达上级的具体要求、本所的工作理念,征求合理的建议意见。
谈心家访,贵在交心,只有推心置腹地与对方交换意见和看法,给对方提供申述自己见解和理由的机会、条件,才能使双方感情融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敞开思想,谈得投机,谈出成效。
要想做到“有话可谈”,就必须在开展谈心活动之前,深入调查研究,充分了解谈心对象的实际状况和表现,包括其生活阅历、文化程度、脾气性格、个人爱好、家庭情况及工作态度、表现,只有做到“有备而来”,才能有所收获。
开展谈心活动的目标,是激发民警自我教育的动因,消除民警的内心矛盾,有效解决民警工作生活上的困难,转变其心理状态,统一思想。因此,必须尊重客观事实,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谈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际困难,帮助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解决困难的途径;对一时难以解决或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推心置腹,及时讲明原因、取得谅解,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铺垫工作,即使不能解决,也要使民警非常感激,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谈心家访不是短期行为,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无论是岗前、岗中、岗后还是平时拉家常,都要坚持连续性,完善工作台账,全面客观记录,定期分析探讨,摸清民警的真实想法,找出队伍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把准脉搏,对症下药,及时将负面问题的影响程度减至最低,确保每一个民警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