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警务机制的途径和方法——以杭州站派出所为例

2012-08-15 00:55:22王星芳戴宏峰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警力治安大队

王星芳,戴宏峰

(杭州铁路公安处,浙江杭州310016)

面对铁路公安机关任务繁重、警力严重匮乏、民警受转制影响思想不稳等诸多困难,杭州站派出所转变发展方式,创新警务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各项工作在原有的高起点上又有了新的进步,队伍更加积极向上,站场治安更加有序可控,查堵业绩再创新高,群众满意度有了新的提升。笔者对杭州站派出所创新警务机制的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对其具体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

一、优化资源配置,推动警务运行机制转型

(一)转变管理理念

在警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要及时转变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从以经济刺激为主的刚性管理方式转变为以精神激励为主、经济杠杆为辅的刚柔相济的管理方式,更多听取民警的意见,更多关注民警内心的感受,更多让民警自我管理。杭州站派出所在队伍中开展多次调研,在充分听取班子成员、警队长、民警意见的基础上修改了考核办法,将竞赛考核改为达标考核,根据各大队的实际情况,由大队和所部商定各大队相应的目标任务,目标任务完成得到相应的奖金,未完成按规定扣奖,减少了内耗,赢得了民警的支持。

(二)转换用人机制

从“要我干”到“我要干”,最大限度挖掘队伍潜力,是用人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坚持双向自愿选择为主、支部调配为辅,注重公开公平、择优选能,坚决把合适的人调整到合适的岗位。通过“双聘”,引导民警增强上进心,在岗位上有所作为;引导民警把个人发展愿景与单位发展前景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施展才华;用人所长,避人所短,使每个人都能在适合的岗位上发挥特色专长,实现警力与岗位的最佳配置。

(三)改革勤务机制

从被动防范到主动整治,最大限度提高治安管控能力。原有组织布警相对分散、治安控制漏洞多,在探索创新警力配置和勤务模式的基础上,设立巡控大队(下设指挥室、视频巡逻、刑事打防、治安整治、特业管理、制证点管理、地面层管理7个作战单元),根据工作重点、客流情况、治安面状况赋予大队长灵活调整警力配备和勤务模式的权力,最大限度实现警力跟着警情走。巡控大队的成立,有效地发挥了五个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一是指挥室从值勤大队归口到巡控大队后,指挥协调各大队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指挥更加高效化;二是作为车站治安面管控的专业力量,整治更加常态化;三是为值勤大队提供执法办案服务,发挥“消化”值勤大队后续工作的功能,案(事)件处置更加规范化;四是刑事打防有了专门力量,打击更加专业化;五是作为所里的机动力量,处置突发事件,参加警卫任务,押解人犯,用警更加集约化。巡控大队的运作,细化了各大队分工,促进了分工合理化、责任具体化和归口专业化局面的形成,有效防止了推诿、内耗等情况的发生,呈现了站场管控率增强、旅客投诉率下降、群众满意率提升、执法办案规范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作战手段,促进警务运行效率提升

(一)创新车站治安管控新模式

为了进一步加强面上治安控制,在新设巡控大队的基础上,充分整合科技、装备等各种资源,分区域、分层面、分时段推行人巡、车巡、视频巡集于一体的巡控模式,以增强面上治安巡控的力度和效能。一是推行视频覆盖巡逻。原先监控视频主要用于案(事)件的证据调集,现在则突出视频实时监控功能,专门配备民警和保安,在监控中心24小时不间断地巡察,增强站场管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大面上车巡力度。充分发挥巡逻车出警快、巡逻区域广泛的特点,重点巡逻地面层及站区与地方管辖的接合部,提升面上巡控的力度和密度。三是狠抓核心部位管控。在范围相对较小、人员相对集中的售票厅、候车室、二楼平台等部位,实行公开民警徒步巡逻,以固定岗位管控面上秩序。三种巡逻方式交叉互补,动静结合,全面挤压不法活动时空,一旦视频巡控发现站场有扒窃、扰序、乞讨等人员,马上用对讲机呼叫值勤民警盘查、清理、驱赶,逐步形成全方位、一体化的站场打防控网络。

(二)盘活查堵追逃组织新形式

为了保持良好的查缉势头并取得新的突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前值勤大队在进站口把口、查缉民警在出站口卡控的查缉模式,专门成立查堵大队,大力挖掘出口处识别为主的查缉工作潜力,并赋予查堵大队根据进、出站口客流情况灵活安排查缉警力的权力,大力推行值勤大队与查堵大队互相竞赛、进站口把口与出口处识别齐头并进的查缉新模式。

3.开辟警务工作网上新阵地。为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和网上警务工作效能,积极顺应社会潮流,建立官方微博,坚持内容与形式、服务与实战并重的管理方式,努力将官方微博打造成“网上警务室”。上微博征求群众意见,上微博搜集相关线索,上微博请群众帮忙查找嫌疑对象,扩充一线民警的工作内容,力争在“键对键”的网上警务活动中取得实效。

三、协调内外关系,实现警务运行环境和谐

(一)凝心聚力,建设和谐警营。

坚持心系民警,人文关怀,营造“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和谐氛围。一是爱警,把民警当成亲人。确立“涉及民警的事,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的理念,重交流,办实事,从民警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二是示范,变“给我上”为“跟我干”。围绕交接班和客流高峰等重点时间段,值班所领导每天不少于6小时到进站口带班作业,现场发现并及时解决各类问题,遇有加班加点、脏活累活,更是坚持“我先上”。三是快乐,警营文化有声有色。重视班组党团活动,特别是当班组工作实现突破、个人取得进步时,所班子成员亲自参加班组活动,给班组、民警加油鼓劲。

(二)管控一体,打造安全小区

坚持服务为先、管理并重,实现平安小区自我管理和协作创建一体化。一是变“命令”管理为服务协作。以前对内部单位的管理是行政命令式、考核处罚式,较多地采取简单机械方式开展工作;现在转变为服务协商式,抓好管理与生产的结合点,将安全管理融入生产服务,让内部单位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平安小区创建工作中来。二是变“单方管理”为“多方得利”。在内部单位管理过程中,由原来较多地从治安因素考虑问题、较少顾及内部单位的生产经营转变为更多考虑安全管理和生产经营的综合效应,努力让经营单位、企业货主等多方满意。三是变“被管理者”为“管理者”。“治保制”为载体,充分发挥各参建内部单位保卫干部的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

(三)融洽关系,共创平安站区

坚持管理创新、联防联控,实现警务外延扩张,构筑平安站区。积极融入地方综合治理,协调与城站地区各单位的关系,借助广场管委会这一平台,与地方交警、站前派出所,以及运管、工商等单位建立了定期会商制度,齐抓共管站线平安,形成了站区“大治安”格局。一是建立与站前派出所案(事)件协作机制。二是建立与工商部门管理协作机制。三是建立与运管单位联合整治“黑车”机制。

猜你喜欢
警力治安大队
Me & Miss Bee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5-30 12:33:50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08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驱猴大队
环球时报(2018-05-17)2018-05-17 06:24:05
大队委竞选记
警力配置的理论探讨
公安基层警力流失问题研究
有关警力概念的若干问题研究
大型泥塑《收租院》版权属于谁?
雕塑(2000年3期)2000-06-24 01: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