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农民增收路径思索

2012-08-15 00:45叶兴昌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家庭经营集约化农民收入

叶兴昌

(绍兴市统计局,浙江 绍兴 312000)

绍兴农民增收路径思索

叶兴昌

(绍兴市统计局,浙江 绍兴 312000)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绍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的整理,总结自改革开放以来当地农民收入发展状况,寻找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探索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

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集约化经营

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面对新形势,谋划农民增收新思路,提高农民增收的质量和水平,成为绍兴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绍兴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自1978年农村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发展突破了传统体制的束缚,有了长足进步;农民收入增长迅速,整体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从统计数据看,1980年至2011年,绍兴市的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39元增加到15861元,增加15622元,年均增加504元。平均每十年就有一个质的飞跃,如1989年绍兴农民收入突破1000元,2001年突破5000元,到2008年突破万元。在省内的位次也一直位居前列,从1989年前的第6位,逐步攀升,在1996年以后始终保持在前4位,在长三角16城市中也位居前列。

1.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从近十年情况看,绍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中的主体,从2000年的2227元提高到2011年的9147元,增长3.12倍,占纯收入的比重从44.7%提高到57.7%,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个私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逐步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向家庭经营为主,同时个私经济的逐步放开和蓬勃发展使农民家庭经营从一产逐步向二、三产业扩展。从近十年来的情况看,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从2000年的2223元,提高到2011年的5412元,增长1.43倍,成为农民收入中的重要来源。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当前,制约绍兴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农业生产经营问题。一是农业种养分散;二是农业增产难;三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得利少;四是灾害的影响。

2.农民就业问题。一是用工需求增速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将明显放慢,就业难度增加;二是农民工整体技能素质不高,就业岗位选择余地小,就业创业渠道不多;三是各类保障不全,就业稳定性差;四是思想观念陈旧,高不成低不就,在面对外来民工的就业竞争时竞争力差。

3.农民家庭经营问题。一是家庭经营规模小,资金少,抵抗力差;二是家庭经营能力差,经营方式内容单一,技术含量低,容易一哄而上,引起无序竞争;三是目前绍兴农村的高素质人才和消费主体正在外移,相应减少了从事家庭经营的劳动力的数量与整体素质,导致家庭经营的发展难。

4.城市化发展滞后问题。一是目前绍兴大量农民仍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教育、住房、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各类支出偏高;二是进城农民工的发展机会滞后于城市居民,各类支出却要高于农村;三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各类保障仍显不足,收入来源反而减少,支出却在增加。

三、促进农民增收的路径及建议

当前,只有在农业上大力推进结构优化升级,集聚资源,并在非农领域方面积极寻找增收突破口,才能较快促进农民增收。

(一)加快资源整合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开展集约化经营

1.打基础,整合农村农业资源资产。一是加快土地流转;二是整合农业各个环节的专业资源,形成市场化服务链条;三是通过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和金融制度改革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促使经营权流转为农民创造财产收益。

2.抓调整,进行农业结构的转换升级。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重点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作物布局,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注重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名特优产品,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逐步优化升级;三是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拓展农业功能,提高农业效益。

3.强特色,开展农业集约化经营。一是依托科技推广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二是依托新品种推广推动集约化的发展,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三是利用集中建设为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继续大力开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重点建设项目和资金同集约化配套,将各类农业优惠政策向集约化倾斜。

4.拓市场,提高农产品出售价格。一是农超联动,农产品直接从生产基地进入超市,减少流动环节的层层加价,改善农民出售价格低,消费者购买价格高的局面,形成共赢;二是订单生产,使终端消费直接与生产点挂钩,如居民家庭直接订购净菜,餐饮企业直接订购等;三是直接销售,建立各类专卖场所由生产者直接销售。

(二)全面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1.优化农民就业环境。一是提供好就业信息和服务,加快建立健全乡村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进城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信息对接,引导农民工有序合理地走出农村;二是建设好平等就业平台,全面取消针对农民工的就业准入限制和歧视性规定,引导企业逐步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三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强化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四是加快户籍改革,对于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创造条件使其逐步在城镇落户。

2.提升农民就业技能。扎实推动技能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补过程”向“补结果”转变,技术培训要紧扣市场需求,与用工单位紧密对接。一是以《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作为主要依据,统一培训补助标准,鼓励农民自主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二是针对地方产业特色,开展定向型培训,让企业能先招再训,合格上岗,掌握实践,继续培训,实现就地就业,稳步提升的局面。

3.提供农民就业平台。鼓励和培育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力,建议规模企业优先吸纳本地劳力,城市经营中的岗位先解决本地农村劳力。

(三)大力扩展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提高农民经营收入

1.利用区域特色,发挥当地优势,鼓励农民开展生产经营。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开展多种生产经营。

2.建立激励机制,搞好后勤服务,鼓励农民开展创业经营。通过改善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等基础条件,建立金融支持、税收优惠、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探索通过设立创业引导资金、对农民创业活动提供财政补贴或以奖代补等有效办法,引导鼓励农民创业和自主经营。搞好后勤服务,探索农业巨灾风险补偿机制,以规避重大风险对农业和农民增收的负面影响。

3.企民联动,辐射四方,带动农民开展生产经营。绍兴规模以上企业较多,面对目前招工难的问题,可以把一些零件制作、配件生产等一些初级生产任务交给农民家庭经营户开展生产,既能解决企业的用工问题和生产场所问题,也能更好地带动周边农民开展生产经营,增加收入。

10.3969/j.issn.1674-8905.2012.07.021

施越霞)

猜你喜欢
家庭经营集约化农民收入
秋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基于集约化的电费电价管理措施探析
探究县供电企业财务集约化实践分析
山东寿光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主要措施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家庭经营的影响与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