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次产业关系的思考

2012-08-15 00:45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德水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比重产业结构服务业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德水

关于三次产业关系的思考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德水

2008年9月爆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是近30年来美国经济社会各种矛盾积累的集中爆发,其中产业结构失衡也是一个重要的根源。我国正处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产业结构方面,我们应该从这场金融危机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

一、过去30年美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经验教训

在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后,美国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高举经济全球化的旗帜,开始大规模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大量制造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在客观上给经济落后国家带来了发展机遇,而美国自身的制造业却出现了空心化现象。到2007年,也就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一年,美国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2%、20.9%和77.9%。这样意味着大部分的普通消费品、工业制成品等在美国国内已不生产,只能更多地依靠进口来满足国民大幅增加的消费需求,外贸赤字迅速扩大。到2008年,美国的服务贸易虽有1535亿美元的顺差,而商品贸易的逆差则达到8821亿美元,占GDP比重为6.1%。究其根源,在于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因为只有国际贸易保持逆差,才能输出美元货币。其他国家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实力。即便是美国,也因为二、三产业之间的严重失衡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总结美国产业结构方面的教训和经验,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任何一个大国必须要有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来支撑其大国地位,各产业之间相互配合、协调运作,才能发挥更高的效率,为本国人民提供丰富的产品供给。即使要以服务业为中心,也不能放松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长期的产业失衡、大规模地依赖进口是不可持续的。德国、日本等经济大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也很高(三产比重都约为69%),但二产依然受到重视(二产比重都约为30%,比美国高约10个百分点),不但没有大规模的贸易赤字,而且有大量的贸易盈余(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日本、德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363亿美元和2943亿美元)。

二是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美国的农业没有受到冲击,其一产只占GDP的1.2%,但却能控制全球的农产品市场,很值得研究。这与美国的自然条件有关,主要是地多人少,气候条件好;也有历史形成的过程。但更要看到美国在发展农业上确有独到之处:第一,美国对耕地的保护十分严格。改变耕地的农业用途,不仅有完善的法律程序,而且法律规定原有耕地表层的熟土必须挖出20公分,移到新垦土地上或加到附近的耕地上以增加腐殖质土层厚度。这种惜土如金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借鉴了。据科学测算,东北黑土地形成1厘米厚度的黑土约需400年的时间。我国虽然也有这方面规定,但几乎从来没有执行过。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我国不知浪费了多少饱含腐殖质的肥土沃壤。过去,改造低产田的途径主要是兴修水利。看来是不够的。水是生命之源,而土壤则是农作物生长的母亲。积贫积弱的母亲何能养育出健康强壮的孩儿?第二,美国农业有着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而且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转基因为标志的育种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田间管理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等都是十分先进的。第三,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较高、队伍稳定。第四,美国农业生产方式比较先进。虽然我国粮食单产比美国高,但这并不能说明是因为小农经济可以精耕细作,单产必然比现代化大农业更高。2009年美国的谷物产量(不包括豆类和薯类)达4.198亿吨,人均1.44吨,不仅可充分满足国人食用需求,还可用粮食生产乙醇顶替约10%的汽油,且有大量出口。足够了!如有需求,提高单产的潜力是很大的。

二、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

1.三次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规律可概括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是多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趋势。

2011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10.1%、46.8%和43.1%。与发达国家1971年的情况对照,美、日、德、法、英等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比重均在35%以上,德国、日本、英国分别为46%、45%和43%,与我国目前的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相当。到了现在,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比发达国家高20个百分点左右,第三产业比重低30个百分点左右,其中也有一产比重较高的因素。2009年东亚、东南亚等国家第二产业比重平均约为47%,第三产业比重平均约为41%,我国与这些国家基本相当。

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标准结构”理论,我国2011年人均GDP约5500美元,换算成1980年价格的水平,大约是2400美元左右。钱纳里的“标准结构”显示,人均GDP为1200-2400美元时,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的中级阶段,人均GDP为2400-4500美元时,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的高级阶段。我国目前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按照上述资料判断,我国目前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的中级发展阶段。

2.如何评价我国当前的三次产业关系

判断一国产业结构合理性,有三个基本的标准。一是各产业生产的产品能够基本满足本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二是与一国的国情、资源禀赋相适应;三是各产业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具有较高的运作效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的十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经济高速发展(2001-2010年年均增长10.7%),这本身就充分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运作效率是比较高的,并提供了大量的农产品和工业品,从根本上改变了短缺经济的局面,比较充分地满足了人们对各种物质产品的需求。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基本判断。一是我国的产业结构既符合世界产业发展变迁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自己的特点。目前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总体上是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国情相适应的,符合我国处于工业化中级发展阶段的特征,也有利于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

因此,不能认为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是严重扭曲的。第三产业的占比也不是越高越好。例如,我国香港特区的服务业比重高达86%,去年北京也达到75.5%,由于这两个城市有它独特的条件,在全国不具有代表性,故无法在全国推广。再比如,希腊服务业占75%,主要靠旅游等产业带动,吃的是老祖宗的饭,农业占的比重也比较高,而基本上没有独立的工业体系,工业品大量依靠进口,出口的主要是橄榄油等农产品,导致国际贸易常年逆差,只能靠大量发行国债维持生计,这也是导致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便是像拥有国际货币垄断地位、可以自行发行美元货币的美国,服务业占比太高、产业空心化,也是难以为继的。

二是我国三产的发展确实还很不充分,在过去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重物质生产、轻服务业发展的传统观念影响还远未消除。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是完全正确,也是完全可能的,这正是我国经济可以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潜力之所在。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如科研、设计、销售以及产前产后和对产品用户的终端服务等都可以大有作为;从服务业的产业分类看,重点加强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等,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度开发的余地。另外,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统计制度,企业报表是按法人单位上报的,工业企业中大量的生产性服务业都被包含在二产之中了。国家统计主管部门正在研究深化改革,条件成熟时将要改为以经济活动单位上报统计数字,这必将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我国第三产业的实际水平。

三是要正确处理三产和一、二产业之间的关系。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一、二产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坚实基础,服务业的发展又反过来推动一、二产业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什么人们把三次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又称之为服务业呢?因为它最本质的特征是为一、二产业的发展服务,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提高生活质量和社会管理水平服务,从而推进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我国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主要不是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高低,而是由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质量低下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例如,以过度消耗资源、能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科技创新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总体还比较低下,等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必须放在这些方面,而不是简单地看重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

具体地说,一是在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永远是天大的事情。要全面落实去年中央一号文件确定的4万亿元水利工程投资项目;切实保护和利用因改变农业用途耕地的土壤,使耕地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能真正做到“占补平衡”;尽早研究制定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肥而使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导致土地板结问题和长期使用大棚技术使土地不能正常灌溉和接受雨水冲洗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对策;努力培养现代化新式农民队伍,着重研究解决种田后继无人和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走不下去的问题;深化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等。

二是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能源、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三是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传统产业不等于是落后产业,任何传统产业只要用先进的技术去改造都可以升级为先进产业,生产出优质的产品。人类历史上农业革命经历了三千多年,工业革命经历了三百多年,而以IT产业为代表的信息革命只有三十多年。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践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效,信息化对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信息产业也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信息技术既是现代文明的推动力,也可变为破坏者,关键在如何驾驭它。

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主要是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金融业。金融业的发展要注重“平稳健康”四个字,使之与实体经济如影随形,坚持更好地为其他各产业发展服务的原则。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税收等宏观调控措施等等加以正确引导。同时,还要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大力营造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浓厚社会氛围。

10.3969/j.issn.1674-8905.2012.07.001

(摘自2012年5月28日《中国信息报》)

猜你喜欢
比重产业结构服务业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