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属研究

2012-08-15 00:47胡晓军
天府新论 2012年6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

胡晓军

性属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备受关注的新兴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目前尚处在发展阶段,因而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潜藏着可观的发展前景。它产生于女权运动和女性研究,但与女性研究不同。后者集中研究女性问题,性属研究不仅研究女性本身,还把同性恋关系和两性关系也纳入研究视野,它“主要探索整个人类体验中性属身份、性属差异和性属不平等问题”。〔1〕它与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同性恋研究、男性研究以及族群研究构成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

分析性属问题,首先要区分两个基本概念:性别 (Sex)和性属 (Gender)。性别是指生理学意义上的自然性别。自然性别上的两性差异具有相对固定的特征,判定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测量人体的染色体。性属则是文化意义上的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建构的产物。人们对性别的判定依靠一系列性别文化符号,如服饰、发型、体形,体态、嗓音等。社会性别上的性属差异不是固定的,是有变化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支配性文化观念的作用下,人们通过各种规约化的表达性别意义的文化符号,能动地表达其性别特征。

最早对男性和女性之间的“自然”区分作批评的要属18世纪的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Mary Wollstonecraft)。她在《女权辩护》中批判了束缚女性、造成两性不平等的种种陈规陋习,主张给予女性与男性同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之后,当第一浪潮女权主义争得了女性的选举权和女性受教育与就业的权力与机会,但是没有在其他方面获得平等,尤其是没有改变妇女在家庭和性别上的角色规范时,她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性属观念背后的社会机制运行模式的分析。

1949年,波伏娃 (Simone de Beauvoir)率先在《第二性》中指出: “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而是变成一个女人的。”也就是说,女人不是因其生理属性被划分为女人范畴,而是因为在社会中遵从社会文化制造出来的固定的、刻板的行为规范变成女人的。之后,斯托勒 (Robert Stoller)在《性别与性属:论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发展》 (Sex and Gender:On the Development of Masculinity and Femininity,1968)中对性别 (Sex)和性属 (Gender)做了区分。性别是指解剖学意义上的自然性别。性属则是文化意义上的社会性别,指社会和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建构。他认为个人的性属身份不一定依赖于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特征。性属可以被看作是“行为” (behaviour),是依照社会规约或行为规范做出反应的行为。社会文化通过符号、交流和教育体系规约出一套判断性别的思想观念,告诉人们男人该怎样行为,女人该怎样行为,并以人们认同的方式逐步成为既定的行为规范和性属差异。如男性是主动的、理智的、强壮、好斗,女性则是被动的、感性的、柔弱的、胆小的。

波伏娃和斯托勒以性别作为审视的焦点,揭示父权制的意识形态与个人的行为规范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文化机制如何运用支配性的意识形态使得性别 (男性和女性)、性属 (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区分合理化和合法化,从而否定和限制女性的自由与权利。她们的著作启发了一大批女性主义者,对性属研究的形成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75年,葛尔·罗宾 (Gayle Rubin)在《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经济学”初探》中首次提出“性/性属体制” (sex/gender system)的概念,揭示使女性从属于男性的性别体制。她认为,社会、文化和话语系统设计了一套与经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体制,将生理上的两性差异转变为规范两性的社会关系的习惯和规约,使女性从属于男性。这个概念的提出表现了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异可以转变为社会差异,并借助制度的力量来维持不平等的性别关系。〔2〕

性属体制采用父权制的统治逻辑,与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对社会活动中的男性和女性进行统治。以父权制意识形态为中心的社会和文化通过建构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划分了两性差异,通过政治经济制度再生产出刻板的、固化的、两性对立的性别气质,并规约人们按性别气质来承担社会角色。女性主义者对这套性别不平等的性属体制进行了质疑和挑战。她们认为,具有父权制意识形态的性属符号巩固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地位。当人们对性别意识的认识逐步增强,当女性将自己社会地位与既定的性属观念联系起来加以考察时,单一的女性主义研究开始推进到复数的性属研究,将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中密不可分的男性和女性同时纳入研究视野。同时,建立在自然性别和社会性别之间的区分基础上的生理决定论和社会建构论成为性属研究领域内日益发展的理论。

“从1960年代开始,在性与性别研究领域展开了一场生理决定论 (本质主义)与社会建构论的论争”。〔3〕性别本质主义是生理决定论,也就是说,根据男性和女性的生理差异决定男女社会地位的不同。男性体格强壮,多参加社会活动,处于中心的、统治的地位。女性娇小柔弱,适合留在家中,处于从属的、被统治的地位。许多男性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刻画的“家中天使”、“理想女性”的刻板形象实际上就是由性别的本质主义演化而来的观点。

性别建构主义强调性别不是一个人固有的本质,而是社会文化机制的建构结果。性别建构主义认为社会性别不平等是人类有意图的产物。男性利用经济、政治地位和各种象征符号等策略贬低和排斥女性,而女性作为受排斥群体,则不断运用政治、经济和话语符号等手段打破各种障碍。〔4〕

无论是以本质主义为理论基础,还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研究,都形成一个二元论结构,都事先预设了一个等级制度,在二元对立的两端——男性和女性——一方在拼命维护这个制度,一方在誓死打破这个制度。这种对立的二元结构导致了种种困境。以本质主义为基础的性属研究容易不自觉地夸大两性间的差异,使男性和女性在认识能力、情感、行为特点上的差别绝对化。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性属研究的确有力地批判了自启蒙运动以来男性主流话语建构起来的男性霸权,但是它仍然将男女对立起来,女性仍是男性话语建构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波伏娃在《第二性》中鲜明地拒绝某些理论:“我绝对不接受心理生理学心身平行论的观点……我也不接受任何比较体系,因为它假设存在一种自然的等级制度或价值尺度”。〔5〕吉利根在《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中提出:“我发现性别差异是生物学决定还是社会建构的问题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这种提问的方式暗示着人们——无论男女——都或者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或者是社会化的产物——这意味着没有人发出声音——而没有人发出声音的情况下,也没有进行抵抗和创造的可能性,或者来源于心理方面的一种变化可能性”。〔6〕吉利根力求超越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她在倾听女性声音时, “听出某种新的、不同的讲话方式;进而又听出这种不同如何迅速地消解在陈旧的思维范畴里,以至于失去它的新奇性和寓意”。〔7〕那么,这种消解在陈旧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范畴里的女性的声音“是自然的还是教养的?妇女优于男人还是反之?”吉利根意识到,当她思考这样的问题时,她“知道自己已经失去了声音”。那么,性属研究到底是要无视性别的男女平等,还是承认男女有别的平等?面临种种困境,超越一切有关性别二元对立的性属研究是具有可能的。

20世纪80年代后期,性属理论研究者开始跳出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模式,寻找性别不平等的性属体系之外的空间,探索跨越性别 (transgender)的理论发展道路。1987年,罗莉蒂斯 (Teresa de Lauretis)出版了《性别的技术》(Technology of Gender,1987)。她认为强调性属差异、将男性和女性放在对立的位置上、将女性主义与父权制束缚在一起等观念,已成为一个“限制”(limitation)。她宣称需要一个新的性属观念去避开二元对立的辩证思维,避免女性被看作一个类别被操纵。她提出将性属看作一个“表征”(representation),“一个象征体系或意义体系,根据社会价值和等级将性别与文化内容联系在一起,并且考察性别主体如何通过一系列的话语和技术被制造出来”。〔8〕罗莉蒂斯抛弃了二元对立的性属差异,提示性属是一个复杂的、离散的建构。但是在这个方面,巴特勒走得更远。罗莉蒂斯至少保留了性属主体,巴特勒则是将主体消亡。在《性别麻烦》(Gender Trouble,1990)中,她认为,性属差异使得“女人”的意义更为复杂,因为主体的整体性被差异性所挑战。她向固定的女性身份的必要性提出质疑。“主体不是预先的存在,而是在不断地建构中”。〔9〕在她看来,没有一种社会性别是“真正的”社会性别,都是其他的表演性的重复的行为的基础。伯恩斯坦在《性别越轨者》(Gender Outlaw,1994)中讨论了“跨越性别”的定义,认为跨越性别作为一个集合名词包括任何颠覆性的性别身份。威尔亲斯(Riki Anne Wilchins)在《阅读我的嘴唇:性别颠覆和性属的终结》 (Reading My Lips:Sexual Subversion and the End of Gender,1997)中也提出跨越性别包括任何的性别酷儿:易装 (crossdressers)、易性 (transsexuals)、变装 (drag)、双性人(hermophrodites)等。巴特勒的新作《消解性别》(Undoing Gender,2004)从现实生活和政治的角度考察了性别跨越、双性、性别诊断和变性手术等问题,对性与性别的各种限定和标准等性别规范进行批判。

在跨越性别的问题上,酷儿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从后结构主义的视角出发,对传统的男性和女性的两分结构进行解构,对西方占统治地位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进行批判。酷儿理论的前身是各种与同性恋有关的理论。同性恋常常被称为病态、性变态、行为异端、精神异常等。 “同性恋”(homosexuality)起初是医学上的名词,它所强调的是同性之间的性行为。同性恋现象 (通常在男性之间)在古希腊就存在。但是,同性恋在很多西方国家不仅被视作精神不正常的一种表现,而且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而,同性恋者迫于社会压力而隐藏于密室 (closet),不敢公开性别身份。福斯特 (Jeannette Foster)在1956年出版的《文学作品中的性变体的女人》(Sex-Variant Women in Literature,1956)指出,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女同性恋被划分为“性的变体”而长期存在。20世纪60年代,同性恋者要求解放的声音以及对同性恋者表示同情的态度出现在许多作品中,如阿博特 (Sidney Abbott)和洛夫 (Barbara Love)合著的《女同性恋者是正常的女人:女同性恋主义的解放观点》(Sappho Was a Right-on Woman:A Liberated View of Lesbianism,1972)调查了对女同性恋的广泛的社会敌意以及同性恋者自己的羞愧和罪恶感。奥尔特曼 (Dennis Altman)的《同性恋:解放与压迫》(Homosexual:Liberation and Oppression,1971)以及威克斯 (Jeffrey Weeks)的《出柜:从19世纪到现在的英国同性恋政治》(Coming Out:Homosexual Politics in Britain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1977)提出同性恋者要解放自己,要走出隐蔽的密室进入公众视野的迫切感。之后,大量的作品指出了同性恋在历史上一直存在的事实。布洛 (Vern L.Bullough)出版的《同性恋史》 (Homosexuality,A History,1979)梳理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社会的同性恋发展及西方教会、国家对同性恋策略的演变。费得曼(Lillian Faderman)的《超越男人的爱》(Surpassing the Love of Men:Romantic Friendship and Love Between Women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 Day,1981)采用“浪漫友谊” (romantic friendship)的概念,指出女性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福柯 (Michel Foucault)的《性经验史》(The History of Sexuality,Vol.I,1981)指出,同性恋在历史上一直存在,是人类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并不是人们所认为的“异端”或“变态”。另外还有研究者梳理了同性恋的发展史,如普卢默 (Kennet Plummer)主编的《现代同性恋的形成》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Homosexual,1981);格林伯格 (David F.Greenberg)的《同性恋的构成》(The Construction of Homosexuality,1988)。

酷儿理论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1年罗莉蒂斯编辑的杂志《差异》上出现。专号的标题是“酷儿理论: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的性”。她的“本意是希望用它来取代无差别的单一形容词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10〕以便跨越存在于这些群体之间的界限。瓦特尼 (Simon Watney)对酷儿理论的提出表示赞同,觉得使用‘酷儿’一词十分方便,因为它是性别中立和种族中立的。威克斯也认为新一代人自称酷儿,而不称女同性恋、男同性恋或双性恋。但是,也有理论家认为酷儿理论抹杀了男、女同性恋研究的区别。阿贝拉夫 (Henry Abelove)、巴拉尔 (Michele Aina Barale)和哈波林 (David Haoperin)给他们的论文集取名为《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研究读物》 (The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Reader,1993)而不是《酷儿研究读物》。他们认为“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这两个名称比“酷儿”可能更受欢迎,而且并不会被同化。杰弗瑞斯 (Sheila Jeffreys)在文章《女同性恋的怪异消失》(“The Queer Disappearance of Lesbians:Sexuality in the Academy”,1994)中认为酷儿理论过于强调男同性恋的性与文化实践,使得女同性恋淡出视野。尽管学术界对酷儿理论的定义争论颇多,但并未阻止理论家对酷儿理论的研究、运用与扩展。杰戈斯 (Annamarie Jagose)1996年出版《酷儿理论导论》(Queer Theory,An Introduction,1996)对酷儿理论作为批评理论和社会范畴做全面的概述。沃纳 (Michael Warner)在论文集《对酷儿星球的恐惧:酷儿政治和社会理论》(Fear of a Queer Planet:Queer politics and Social Theory,1993) 指出酷儿是对所有一切常态的立场进行挑战。法斯(Diana Fuss)在《圈内与圈外:女同性恋理论,男同性恋理论》(Inside/Out:Lesbian Theories,Gay Theories,1991)讨论异性恋和同性恋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的方式,就如圈内与圈外的矛盾关系。

性属被引人到文学批评,使得评论家们拥有了更广泛而深刻地理论视野。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对两性气质的阐释影响巨大。在弗洛伊德看来,性别差异是由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情结所产生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男孩的“恋母情结”和女孩的“恋父情结”。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结和阉割情结理论受到了很多批评。但是,他“强调婴儿欲望的多形态本质和压迫的不稳定性,强调性别和性行为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占据的中心但颇有争议的地位,因此,他的理论对生理决定论提出了挑战,这对性别研究意义重大”。〔11〕

法国女权主义理论家如西苏 (Helene Cixous)、伊利加瑞 (Luce Irigaray)以及克里斯蒂娃 (Julia Kristeva)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性属。她们认为,使用男性语言实际上是认可和内化男性的价值观念,女性要认清自己不同于男性的特有的体验与欲望,就要颠覆父权制的、以菲勒斯为中心的、带有等级观念的男性话语框架,建立女性自己特有的话语体系。西苏强调人具有双性的心理倾向,女性因更具包容性因而更接近双性。她提出女性应摆脱父权制语言,用自己的身体表达自己的思想。伊利加瑞认为女性是完全不同于男性的另一性别,并不是“他者”——一个没有阴茎的不完整的男人。因此,女性应有适合于自己生理结构的、去除了男性中心的语言。这些论点既打破了性属差异既定的准则,又揭示了性属与语言的关系,推动了性属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法国思想家福柯分析了社会构成与性属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权力结构和性属结构是同时存在的。权力不仅是压制性的,也是生产性的。目前被视作理所当然的性属差异其实是权力欲望下的产物。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区分,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差异,都是在特点的历史时期、在权力模式的运作下产生的。葛尔·罗宾也指出:“性领域有其自身内在的政治、不公正性和诸种压迫方式。与人类行为的其他方面相同,性的具体结构形式在任何既定时空之下都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它们充斥着既是蓄意又是偶然的利益冲突和政治操纵。在此意义上讲,性总是政治性的。”〔12〕这些论点揭示了在男性支配的社会中,性属理论本身就是拥有权力的男性不公平运作的结果,所谓的性属差异实际上也是替权力阶层服务的。

目前,对文学作品中的性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已成为文学批评的一个热点。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认为,性属研究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研究女性历史、女性批评、女性心理等以女性话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过渡到了将男女两性放置在性别关系中的研究模式。性属研究不仅研究女性问题,同时也研究男性问题、两性关系、同性恋问题,因此大大拓宽了研究范围。杜克大学伊芙·赛德维克教授 (Eve Kosofsky Sedgwiek)在她的两本著作《男人之间:英国文学和男性同性社会欲望》(Between Men:English Literature and Male Homosocial Desire,1985)和《壁柜的认识论》(Epistemology of the Closet,1990)中运用性属理论对英美文学经典进行了重新阐释,揭示了在传统男权社会中被压制的男性同性欲望。赛德维克对经典的重释为性属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评论者们运用性属理论对经典作品进行解读,讨论菲茨杰拉尔德、海明威、凯瑟、伍尔夫、莫里森等作家的作品中关于男性、两性和同性恋等问题,如斯皮尔拉 (Phillip Sipiora)的论文《心脏的吸血鬼:〈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性别麻烦》(Vampires of the Heart:Gender Trouble in The Great Gatsby,1991);赫顿 (Lorena Jean Horton)的博士论文《心理上的兼具双性: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性属》 (Psychological Intersexuals:Gender in the novels of Toni Morrison,2000);盖伊布雷 (Stephen Guy-Bray)的《同性的空间》(Homoerotic Space:the Poetics of Loss in Renaissance Literature,2002);哈拉尔森 (Eric Haralson)的《亨利·詹姆斯和酷儿现代性》 (Henry James and Queer Modernity,2003);鲁滨逊 (David M.Robinson)的《隐蔽的写作和女同性恋、男同性恋文学》(Closeted Writing and Lesbian and Gay Literature,2006);梅诺恩(Madhavi Menon)的《非历史的莎士比亚》 (Unhistorical Shakespeare:Queer Theory in Shakespearean Literature and Film,2008);拉佩尔 (Richard J.Ruppel)的《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和生活中的同性恋》 (Homosexuality in the life and work of Joseph Conrad:Love between the Lines,2008);等等。

目前,同性恋评论者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界定“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二是构成同性恋文学文本的要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同性恋评论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建构同性恋文学传统,找出哪些作家或哪些作品属于这个传统,分析同性恋作家的性别取向如何影响文学表达,重新发掘过去、被掩埋的、貌似异性恋的文本实际上暗含着同性恋意蕴的作品,研究经典的异性恋文本从中发现对同性恋明确或模糊的态度等。〔13〕

同性恋研究和酷儿理论之间的边界是变化的,流动的。有差异,但也有大量重叠的部分,比如反复出现的相似的主题:某个人物的怪异的性别取向、同性恋恐惧症,同性恋者对自己的憎恨以及不敢公开自己的性身份,同性恋隐藏于“密室”不敢走柜 (coming out)等等,或者相似的文本证据:同性恋意象,同性别人物间的爱恋等等。除以上提及的、比较明显的文本线索之外,还有一些更隐蔽的、同性恋研究和酷儿理论共有的特征: (1)同性社会联系 (Homosocial bonding),即同性别人物之间强烈的情感联系创造出一种同性社会氛围。(2)男同性恋或女同性恋“标记”(gay or lesbian“signs”),比如“女性化的”男性人物或“男性化的”女性人物的行为和外貌,斯泰因小说中的单词“gay”,或狄金森诗歌中的同性恋意象等。(3)同性双体 (same-sex“doubles”),指相同性别的两个人物,外貌相似,行为相似或者有类似的经历,互为对方的镜像 (mirror image),比如斯泰因小说《埃达》中的埃达和温妮。 (4)跨越性别(Transgressive sexuality),主要集中在跨越性别,包括跨越异性恋 (比如私通),对传统异性恋法则的质疑和对所有类别的性别跨越的想象。〔14〕

性属研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领域。它缘起于女权主义运动,从女性主义的政治运动转向对传统观念的重新认识。认识论的转向打开了文学研究的批评视域,性属成为分析作家和文本的合法基础。性属研究对已建立的文学经典进行分析和挑战,对既定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传统观念进行质疑,使得文学作品的解读与阐释更加丰富和深刻。

〔1〕程锡麟,方亚中.什么是女性主义批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39.

〔2〕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16.

〔3〕朱迪斯·巴特勒.消解性别〔M〕.上海三联书店,2009.1.

〔4〕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85-286.

〔5〕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西苑出版社,2009.37.

〔6〕〔7〕卡罗尔·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肖巍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2-23,15.

〔8〕〔9〕Wolfreys,Julian.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39,40.

〔10〕葛尔·罗宾.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思潮〔M〕.李银河译.时事出版社,2000.2.

〔11〕迈克尔·格洛登,马丁·克雷斯沃思,伊莫瑞·济曼.霍普金斯文学理论和批评指南:第2版〔C〕.王逢振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654.

〔12〕Rubin,Gayle.Thinking Sex: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A〕.Henry Belove,Michele Aina Barale,David M.Halperin,eds.,The Lesbian and Gay Studies Reader〔C〕.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3.4.

〔13〕〔14〕Tyson,Lois.Critical Theory Today〔M〕.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6.326-332,338-341.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