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肇基 谢旭慧
(上饶师范学院文传学院,江西上饶 334001)
各种心理障碍、不良应对方式应该看着是人际间的障碍。[1]许多青少年问题的产生,都离不开人际沟通的影响。人际沟通是青少年时期重要的活动内容,而沟通质量的好坏对于其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无论是青少年问题的解决,还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需要有一个表里如一的沟通姿态,而表里如一的沟通姿态又需要高自我价值感的积极支持。本文试图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以萨提亚的“一致性沟通”模式为策略,针对青少年成长期的心理特点,探讨如何创设学习和演练情境,让青少年在团体辅导中觉察和改善人际状况,学会与人互动,在“一致性沟通”模式学习中提升人际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基本形式与途径,而且,与人交往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统一性发展,加速其社会化的进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归属与爱的需要,与他人的交往恰恰能满足个体的这种基本需求。青少年时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喜欢活动,他们对人际交往的需要较一般成年人更为迫切,并力图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去认识世界与获得友谊。正因为青少年对社会交往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要求,所以他们的社会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
青少年时期具有同一性混乱的发展危机。其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环境不良适应,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偏差、人际关系不良等迷失性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沟通智力概念,认为今天的青少年变得更加神经质,更消沉,更孤僻,更叛逆,是因为沟通的培养受到忽视(Lopes,P.N,2004)。近年来,国内学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32.0%。[2]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社交困难、学习不良等心理行为问题。如心理压力事件的研究中,发现有40%属于人际关系方面(俞国良,2001);认为困惑主要集中人际交往问题和沟通问题(高永金,2007);认为幸福的体验主要来自良好的同伴关系、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赏(谭春芳,2008);认为学校和与同学的交往是青少年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杨建文,2003)等等,不仅如此,大学生不能处理好与宿舍同学交往而导致严重不良事件的实例也比比皆是,所有这些都与人际沟通密切相关。
可是,我们的很多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朋友多,与同伴交往多。其中,有81.6%的家长希望孩子跟学习好的同学交往,64.9%的家长不愿意孩子跟异性同学交往。[3]因此,导致青少年产生挫败感的是学习不良与人际交往两大因素。
不良人际沟通往往源于不良的沟通姿态。所谓沟通姿态是指人们对他人、环境和自己所呈现的应对方式。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女士(Virginia Satir)将人的不良沟通姿态总结为四类。[4]青少年也不例外。
1.只有自己,没有他人,属于指责型。指责型的人习惯于攻击和批判,将责任推给别人。不管他们感觉什么或想什么,都说“不是”。“你永远做不好任何事情”,“你到底怎么搞的?”是他们的口头语。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指责型的人内心感受是孤单与失败,但他们宁愿与别人隔绝,也要保持“在这里我是权威”的态势。
2.只有他人,没有自己,属于讨好型。讨好型的人则常常不管感觉什么或想什么,都说“是”。言语中流露出“这都是我的错”,“我想要让你高兴”之类的话。“我一无是处”,“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是他们的内心感受。行为上过度和善,习惯于道歉、哀求与乞怜。
3.只有情境,没有自己也没有他人,属于超理智型。超理智型的人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对别人的感觉毫无反应。他们逃避现实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我只关心事情正不正确”,“人一定要有理智”,语言极端客观,经常使用抽象字眼和冗长的解释。“我感到空虚与隔绝”,“我不能暴露出任何感觉”是他们的内心感受,行为上则十足顽固,操作上固执刻板。
4.既忽略自己、他人,也无情境,则属于打岔型。打岔型的人行为表现似乎“是”,又似乎“不是”,或感觉“不存在”。他们让别人在与自己的交往过程中分散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想让压力因素与自己保持距离。言语上东拉西扯,漫无主题,抓不到重点,行为上多动、忙碌、插嘴、打扰,以打断别人的谈话来获得注意。
可以说,沟通过程中不同的应对方式,也是自我价值水平的体现与展示,自我价值感越高,应对方式也就越健康。显然,上述四种沟通姿态都是低自尊或人际扭曲的应对方式。当代著名心理学家R.Lemer认为,个体在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心理主题,仍然可以在日后的发展历程中得到弥补,并且有针对性的干预辅导可以增加这种弥补的效果。[5]如何发展出高自尊、表里一致的沟通姿态,这是我们学校和家庭共同的教育使命。
“一致性沟通”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沟通姿态,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性中积极方面的理念,为青少年的“一致性沟通”学习提供了新思路。
萨提亚所倡导的“一致性沟通”是关注“自我、他人与情境”三方面的和谐互动,即所有的沟通都要从“自己、他人、情景”三个方面来考虑。在言语上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在情绪上乐观稳定、自信开朗;在行为上积极投入、乐于助人。当人们的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一致时,我们就称之为“一致性的沟通”,又称为“表里一致的沟通”。一致性沟通要求建立在高自我价值基础之上,表情流露和言语一致,内心和谐平衡,自我价值感比较高,能够顺畅表达自己的需要,也能够倾听对方的感受,并作出积极的回应。它既是一种存在状态,也是一种与自我和他人进行沟通的方式。
今天的青少年为什么变得更加消沉、更加孤僻呢?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缺乏与同伴的深度交往。[6]萨提亚倡导的一致性沟通模式,是教会人们如何肯定自我并和他人互动的方法。该模式不只是为了消除障碍或症状,而是注重通过提高自尊,来改善沟通的发展过程,如果导致问题发展的过程改变了,障碍或症状也会消解。从萨提亚一致性沟通模式背后,我们明白了沟通方式是一个人自我价值体现的原理——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这为青少年有效沟通的认识与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千多年前柏拉图就曾说过,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年轻人从正确的事情中寻找乐趣。[7]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末兴起的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希顿(K.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 K-ing)将之定义为“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8]它研究人的优点和存在价值,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
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上迅猛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如艾里克森认为是自我统合的角色混乱期一样,属于心理矛盾与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9]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惑和难题,表现出任性叛逆、不良应对姿态,显然属于成长中的“错误”。在错误中长大的青少年是成长的特点,不要把特点当错点。[10]在人本主义看来,人人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倾向,人的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都是由于这种自我实现的倾向受阻所造成的。以往的教育我们更多关注的是青少年的危机和问题,强调青少年发展过程中外界力量的影响,轻视他们自身内在的优势和潜力。
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优点学习法,对于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具有独特的适用性。因为,积极心理学主张用“去问题化”的眼光看待成长中的青少年,这与青少年原本就是“非病人”角色的教育宗旨相契合。人的心理有一个规律,监视得越紧,逃跑的意识越强,而且隐藏得越巧妙。积极心理学一改以往着眼于青少年负面心理特征和机制,转而关注青少年的内在优势和潜力。积极心理学观点也恰恰暗合了萨提亚的一致性沟通目标,即我们所有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应对和成长所需要的内部资源。一致性的沟通方式不仅仅是正确的行为,而是行为背后直抵精神世界的旅程,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桥梁,即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社会关系。积极的社会关系就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表现,从而进一步促进积极的主观体验。如果教育的关注点开始从“矫治性”转向“发展性”,那么青少年不良应对姿态,不仅可以得到觉察与改变,而且还可以引导他们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努力发掘优势和提升潜能。因此,探索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有效干预模式,积极心理学为一致性沟通学习提供了新路径。
青少年成长的过程,是一个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特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就是群体性。青少年离不开同伴。再好的父母都代替不了同伴的作用。许多发展心理学家都认为,家长在青少年成长中具有重要影响,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朱迪丝·哈里斯(Judith Harris)对此观点却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她指出青少年成长中主要的环境因素是同伴群体。[11]第二个是实践性。青少年是在体验尤其跟同伴交往的体验中成长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实际上,对积极心理学在哲学层次上的理解需要体验式学习。也正如此,青少年快乐与幸福的体验主要来自于良好的同伴关系、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和老师同学家长的赞赏等关系中。
成长中的青少年,需要帮助他们顺利的渡过发展的重要阶段,完成发展任务。青少年的同一性混乱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那么认识和了解自我、自尊自信、和谐人际关系等任务便是青少年普遍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青少年需要有功能良好的沟通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体验,团体辅导则是实现这个目的最为有效的模式,因为团体辅导的主要对象就是那些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困扰的同辈。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团体辅导,是指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团体成员围绕某一个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相互启发、诱导,形成团体的共识与目标,进而改变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12]辅导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分享表达不仅是连接师生、生生情感的桥梁,而且还可以为青少年创造实践机会,提高沟通能力。
成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团体来支持,当青少年沟通发生困难时,班级团体辅导可以发挥重要的助人功能。到了青少年期,重要人际关系为同伴团体,同伴团体对自我认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期待被同伴尊重而更有自尊,所以同伴团体能满足青少年的自我认同需要。由于班级团体辅导是在年龄相当的同伴之间进行的一种辅导形式,同伴之间具有共同的经历、类似的价值观和情感体验,他们容易相互理解,便于建立情感上的联系,从而容易建立起一种信任、稳定的人际互动关系。在功能良好的沟通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体验中,青少年在团体中觉察和体验,在团体中接受训练和启示,在团体中得到领悟和发展。
发展情境理论专家(Broidy,2003)在对青少年的研究中发现,同一问题行为的不同个体沿着不同的发展轨迹发展。[13]这就启示我们,既要预先考虑到青少年将来可能出现的发展结果,又不能把已有的结果看作一成不变。沟通除了需要真诚、尊重、宽容等品质外,还需要提升一致性沟通的人际沟通能力。
对积极情感的需要意味着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周围人对他的反应,这种需要就像对食物的渴求一样。其表现形式可能是:希望被同伴注意,渴望同他人接触,被他人认同、接纳和赞许,获得自尊和控制感。[14]青少年往往是在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产生自信、自尊或者自卑。自我的确立离不开社会和人际环境,同时,自我不是本能、欲望的奴隶,而恰恰是他们的主人。青少年时期的主要问题是自我同一性混乱的问题。青少年处于心理迅速发展时期,自我实现的欲望不断增长,但是他们感到更多的却是成人世界对话语权的垄断。一方面渴望融入获得话语权,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接纳和认可,感到无人帮助与理解的痛苦,从而导致叛逆,表现出不良的应对姿态。
心理问题源自困扰的人际关系,辅导的目的是要帮助青少年学习如何形成没有扭曲的、满意的人际关系。[15]这类辅导应着重于帮助他们学会自我情绪调节,着眼于纠正人际关系的扭曲,使个体能够更为丰富的生活,参与人际交往,以获得相互满足的人际关系。因此,寻求一致性沟通,首先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一是要尊重独立自主的要求;二是要帮助他们争取条件;三是要对他们的不良沟通应对能够宽容。对此,在积极的团体辅导中,一要帮助青少年看到自身优势,不把特点当缺点;二要促成青少年积极投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三要多为青少年提供实践机会,满足与生俱来的沟通渴望。
心理学家喜欢用水面上的冰山比喻人们的行为。萨提亚认为,我们每个人正如一座冰山,个体生命中能够被外界所看到的行为,以及被个体本身所感知到的“内在”由上至下依次是:应对方式、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自我”是一个人“内在冰山”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也是每个人外在应对方式最深层的推动力。如果青少年不能坚持“真我”的表达,就很难发展出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因此,自我价值感的高与低,将直接影响着寻求一致性沟通的程度和效果。
自尊是指对自己价值的尊重、喜欢和肯定。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评估,自尊的构建过程是以评价为基础,而这些评价是从他人的态度反照折射出来的。也就是说,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对于他人对待自己态度的看法,会决定青少年如何看待与评价自己。青少年常参照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评价,逐渐发展到形成自我概念。[16]因此,自我价值感是由他人的评价所形成,如果评价以贬低为主,缺乏关爱,缺乏依恋,那么将导致个体对他人以及自我的评价,倾向采取敌对与轻视的态度。
借助萨提亚“冰山理论”探索青少年不良沟通应对姿态的成因,团体辅导的任务是去除沟通过程的障碍,把握一致性沟通的深层推力,提升青少年的自尊心,学会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以获得真正的自尊。因此,在团体辅导中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青少年的自我评价:(1)提供直接成功经验。让个体在团体活动中多次体验到成功沟通的喜悦来提升自我价值感;(2)借鉴替代性经验。观察同伴在某类沟通问题上取得成功,来增加自己处理此类沟通问题的自我价值感;(3)给予团体积极的影响。如同伴的劝说,此时此地舆论的影响等等。团体不仅是一个社会缩影,使成员的不良适应行为清晰地展现出来,而且它还是一个实验室,常常十分清楚地显示出行为的意义和动力。
寻求一致性沟通学习,如果只有灌输而无青少年个体的意义生成,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或者变成机械的教条。按照杜威的观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就是个体的经验由坏变好的过程。这种经验既然是个人的,那么,个人的自我体验就显得尤为重要。对青少年有生成意义的自我体验,可以通过在团体辅导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实现。
在团体辅导中,人际互动是至关重要的。人际互动可以为青少年对话、表达、讨论、体验提供了足够宽松的条件,这显然有助于改变青少年的不良沟通姿态,促进个体意义的生成。班级辅导中的人际互动反映了一种“并喻”的文化,一种“水平式”的人际沟通,这正是他们逐渐改变不良沟通姿态走向一致性沟通之关键所在。真正有效的人际沟通学习,首先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场所,使他们置身其中能与同伴自由地互动,然后帮助他们识别并且理解自己在互动中出现的问题,最终使他们改变那些不恰当的应对方式。
团体辅导能否生成积极的意义,主要在于对规范、沟通、内聚力三大作用的把握。一是要团体成员自觉遵循规范要求。团体是社会的缩影,团体的反映是社会的真实反映,团体规范集中反映了团体期待的动力和团体的价值观。团体规范统一着团体成员的意见和看法,调节着青少年的行为,促进团体目标的达到;二是要催生团体活动的成长性。在团体辅导中沟通双方互为主体,可以在积极的团体互动中增进相互了解,这就需要指导教师重视引领,既要考虑自己的愿望,也要觉察他人的需求,这样才能产生团体的成长性;三是要促进团体凝聚力形成。凝聚力是团体发展的动力机制,凝聚力又是团体发展成熟的标志。凝聚力越高,成员之间关系越和谐,沟通效能也就越高。对那些与人疏远的青少年来说,团体是他们唯一能够与他人深入交流的地方。在几次团体聚会后,他们就会深深地感受到团体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像自己的家。
[1][14][15][16]IrvinD.Yalom 著,李鸣等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3、12、14-27、13.
[2]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7).
[3][6][10]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15-117、65-67、109.
[4]萨提亚的沟通模式有哪些?[DB/OL].http://satir.xlzx.com/13539.html/2011-1-12.
[5][13]程肇基.积极体验是大学生新的道德学习方式[J].江苏高教,2011(4).
[7][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侯玉波,王非等译.打开积极心理学之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
[8]孟维杰,马甜语.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11][美]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310-312.
[12]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