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失眠临床观察

2012-08-15 00:42马秀萍赵满红闫继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1期
关键词:症见气短方药

马秀萍 赵满红 闫继霞

失眠是以睡眠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的一种病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大等因素,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最终导致失眠的发生,若不及时治疗,可形成恶性循环,有的甚至出现自杀,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西药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时间长还有药物依赖,用中药治疗,可整体调治,无副作用,且价格低廉,疗效好。

1 病因病机

从中医概括有以下几点:①饮食不节 因宿食壅滞于脾胃,胃气升降失调,阳气于外则失眠。《张氏医通。不得卧》云:“胃不和,则夜不安”。②情志因素多为肝郁化火,心神不宁,心血失养,夜不能寐。③气血亏虚 年老体弱,或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心神食养,致神不守舍。④阴虚火旺肾水亏虚,真阴不升,心阳独亢,亦不得眠。⑤心虚胆怯 精气不足,血不归经,而致失眠。⑥气滞血瘀 气血不畅,经络不通,心神失养,失眠多梦。

2 辩证治疗

主要辩脏腑和虚实,实证宜泻其有余,虚证宜补其不足,临床多见以下证型:①饮食停滞 症见:胃脘胀满不适,嗳腐吞酸,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治法:消食导滞,和中安神;方药:保和丸加减。②肝郁化火 症见急躁易怒,多梦,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眩而数;治法:清泻肝火,镇静安神;方药:龙肝泻肝汤加减。③胆气虚弱 症见:遇事易惊,心悸,气短,乏力,舌淡,脉弦细;治法:震惊安神,补养心气;治法: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④阴虚火旺 症见: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口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清心安神;六味地黄丸加减。⑤痰火内扰 症见:心烦不寐,胸闷不适,头晕目眩,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祛湿,化痰安神;方药:温胆汤加减。⑥血瘀阻滞 症见:烦躁不寐,周身疼痛,手足发凉,口唇色晦,舌质暗,苔白,脉涩;治法: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⑦气血亏虚 症见:头晕,失眠,乏力,心悸,气短,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养血 安神定志;方药:十全大补汤加减。⑧肾阳虚衰症见:不寐,多梦,畏寒怕冷,气短,腰膝酸软,舌质淡,脉微;治法:调理肾阳,补益安神;方药:肾气丸加减。⑨心脾两虚症见:多梦易醒,健忘,心悸,四肢困倦,面色无华;甚至;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方药:归脾汤加减。

3 讨论

失眠在《内径》中称为“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难经》称为“不寐”。《内径》记载失眠原因有其他病症影响,邪气客于脏腑,卫气不能入阴,脏腑损伤,阴阳不和所致;《素问。逆调论》记载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类经·不得卧》亦云:“凡五脏受伤,皆能使卧不安。”《难经》曰:“人之安卧,神归心,魄归肺,魂归肝,意归脾,志归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失眠的部位主要在心,且与肝、胆、脾、胃、肾、有密切相关。中医在此病治疗上,不是单一涉及一个脏,一个腑,而是从整体出发,分清主次,综合治疗。根据望、闻、问、切,通过辨证论治,不但可以对症治疗,而且对整个机体有一个很好的调节,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气血充足,安神定志,正常入眠。另一方面,患者要心情开朗,饮食均衡,生活有规律,节制情欲,会疗效更好。

[1]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135.

猜你喜欢
症见气短方药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揭开气短背后的玄机
治疗便秘不能一泻了之
气短到底短在哪里
养咽止咳桑叶方
三方加味辨证治盗汗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中药止咳药水你选对了吗
高血压中医证候特点及方药探讨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