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地处河北省中西部,管辖3区、22个县(市),是全国下辖县(市)最多的地级市。“十一五”建设期间,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财政收入超3亿元的县(市)增加到18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经济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宏观指导手段不断发展,保定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勉励着新的发展环境和新的发展任务,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这些不断发展变化的大的经济发展环境,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促进保定市经济科学、健康、和谐发展是发展保定市县域经济必须的认真对待的重要课题。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是河北省第一大市,在环渤海经济区域中居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保定各县市充在自身的资源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县域经济体系。例如高阳县在400多年的纺织历史基础上迅速发展纺织业,形成了产、供、销为一体的特色纺织工业体系。高碑店的白沟镇利用其历史传承下来的水陆码头、商品集散的地理优势,发展起以箱包生产为主的特色产业,并兴办起以箱包交易城和白芙蓉小商品市场为主的十大专业市场。容城县的服装业是国家确定的“区域性特色支柱产业”, 被中国服装协会确定为“服装生产基地”。安国县素有“药都”之称,被誉为“东方药城”,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材贸易已辐射全国以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蠡县留史的皮毛加工有着久远的历史,其皮毛市场从品种和交易量上都占有十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蠡县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皮都”。
虽然目前保定市县域经济已经形成了高阳纺织、白沟箱包、容城服装、安国药材、蠡县皮毛、满城草莓、望都辣椒、曲阳石雕等十大特色产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保定市县域经济中以种植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和以生产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而这些都是在传统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科技贡献率较低,技术还较为落后。其中蠡县留史皮毛市场、雄县红小豆、易县磨盘柿、阜平大枣、顺平红富士苹果、曲阳鸭梨、安国药材目前基于技术和科技的深加工还未有效开展,仍处于生产销售原材料的初级阶段,经济收益有限;顺平肠衣、高阳纺织、白沟箱包、容城服装、安新羽绒、曲阳石雕的产业发展仍处于密集生产阶段,产品的收益不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严重。
土地是县域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支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作为自然资源,土地比其他要素具有更为明显的产出优势,除了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最初的积累外,还可以充分吸收市场的资金开展经济建设。但是,近年来,国务院基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节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房价问题,加强了对土地资源的规范管理,经济建设用地和征地补偿制度等相应的土地管理办法给县域经济中用地问题成为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县域经济原有的以土地吸引资金促进当地产业发展的策略受到了限制,县域经济不得不创新发展之路,寻找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自2010年10月起,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银行信贷形势日趋严峻。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表面上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资金的流动,但实际上却使得银行信贷规模的大幅度缩减,银行信贷的要求更为苛刻。规模的紧缩对银行信贷的资源分配更为偏袒那些能给银行带来快速、低风险盈利的大企业,这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难以取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同时,银行贷款的审批程序更为严格,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和费用。银行贷款对地区和行业的挑剔更加苛刻,基层银行的权力大大缩小,难以依靠自身的力量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此外,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还上调了贷款利率,进一步加重了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负担。这些使得过去依靠银行贷款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经济环境来吸引投资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受到限制,也就要求创新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强调,“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我们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位置”,而县域循环经济发展又是全国建设“两型社会”的基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两型社会”,强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主张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以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经济增长模式,要求打破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增长模式。在此背景下,那些单一的以资源及资源初级加工利用为主导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县域经济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走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更加注重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政府对市场准入政策提出了详细的要求,并采取了一系列市场准入的具体措施。第一,对新的立项要求更为严格,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和行业规划,规范审批程序,与国家的长远发展规划和相关的土地、环保、安全等政策相一致。新的立项必须全面达到这些要求,否则难以通过国家审批;第二,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出发点,加强对能耗、安全、技术、质量标准和环保等方面的控制,剔除高能耗、高污染、低端行业的发展;第三,通过调节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命脉的水电资源,以价格杠杆来筛选产业的发展,淘汰低效产能。市场准入政策的实施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限制,对产业的合理规划和宏观调控使得县域经济必须探索新的发展之路。
(1)保定市政府及各县政府应利用“两型社会”建设契机,完善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从宏观上明确优化提升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适度拓展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等四大类功能区域;从微观上构建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基地经济带,通过重点培育产业关联度大、聚集程度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旗舰型项目,在大企业的周边着力打造一批配套型项目,形成产业基地经济带。
(2)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第一,对新增建设用地进行批后核查,要求根据规定对用地按照合同进行合理的开发,对未按规定进行开发的用地通过收取闲置费和限定建设工期、对逾期不建的用地收回等措施督促合理用地、有效用地。同时,对闲置土地进行全面的审查统计,对闲置用地进行有效的整合,进行资源的再分配,促进更为有效的利用,招商引资发展综合效益高的项目,或兴建标准厂房出租给有产业关联的项目使用等,以此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二,鼓励企业节约用地,支持企业建多层厂房,以多层厂房建设优惠、配套收费减免等多种措施鼓励企业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三,要加大对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投资进度的核查,对一些科技含量低、产出效益低的项目,实行腾笼换鸟,安置投资规模更大、技术含量更高、产业带动能力更强、综合效益更好的项目,以此提高土地产出率。
(1)继续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从依靠优惠政策的外延式招商向依靠现有优质产业、优秀企业的内涵式招商转变。把好投资强度、产出效益、科技含量和生态环境等关口,对引资项目进行选择。一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项目,二是选符合当前土地利用政策、集约型产业的项目,三是选低碳环保型的项目,四是选投资回报率高、能够带来更多就业等社会效益的项目。同时,鼓励企业利用现有的土地资产招商,推动政府主导式招商向企业主导式招商转变,实行以企引企,以商引商,以优秀的企业吸引外来企业的合资合作、互利双赢。
(2)避免盲目招商。把重点放在产业定向招商上面,即围绕产业链的延长和扩展向上下游及关联产业招商。各县可以从自己的特色产业出发,在区域定位上形成鲜明特色,以特色吸引客商, 利用终端产品或核心产品优势,吸引配套企业投资落户,引导外商投资构建新型产业链和产业圈,明确招商引资的方向,找准主攻方向。对招商引资的不同产业和项目安排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类专项管理和联络,对产业链和相关项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布局,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加强经济环境建设,规范和改善有关政府部门的服务,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1)重视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根据各县状况确定其优势产业,围绕优势产业做文章。发展优势产业,需重点依托核心企业,突出产业的配套建设,加快发展企业群;扶持重点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发展,推动一批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向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使之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和产业升级的带动力量。
(2)完善产业链配套建设。按照产业链形成和发展规律,根据已有的产业集中分布情况,积极引导产业集中布局,培养聚集型的产业群和产业圈。针对性地规划建设大项目,把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拉动作用强的大项目放在产业集聚度高的区域内,充分预留产业链扩展空间,辐射、带动、聚合产业链;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促进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协作;通过招商引资培育和引进产业链缺失项目,并与现有产业配套,形成上下游垂直分工或水平分工协作关系。
(1)进一步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企业自身要贯彻以市场、客户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的有效衔接。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扩大技术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多方筹措资金,政府可尝试建立技术创新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促进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探寻企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服务组织之间的联系,遵循市场规律,探索企业长效发展的合理机制,以多种合力共同促进企业技术的发展创新,提高企业中的科技贡献率。
(2)以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产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产业竞争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大小。保定市县域经济应把创建区域品牌作为重要抓手,有效整合品牌资源,挖掘企业创牌潜力,利用企业聚合效应形成区域品牌,通过提升和发挥品牌优势推动产业梯度升级。自主性发展是外贸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关键之处,从产品贴牌加工到产品制造再到产品创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加强产业的自主品牌建设;资源简单开发的县域经济要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做好后续产业。
县域经济发展在较短时间内源于投资的增长,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但过多、过久地倚重于投资的增长,将造成畸形发展。因此,保定市县域经济应以产业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改变多年来经济增长和财税增长单靠投资拉动的格局,从过去依赖资金和自然资源的投入转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文化推动和技术进步,着力健全自主创新支撑体系,将更多的政策资源和公共投资投入到自主创新上来,使保定市县域经济走上创新发展之路。
[1] 曾平原.县域经济的创新发展之路[EB/OL].中国乡村发现,2008-1-21.
[2] 纪漫云,宋良才.地根紧缩下的招商新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08(2).
[3] 刘翠红.产业链延伸视角下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0(3).
[4] 焦伟伟,胡建,权聪娜.保定市县域特色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2).
[5] 刘彬,王新爱.关于推进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