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内陆港,是将港务、港口仓库、海关和检验检疫、保险、结汇、航运代理及外运机构内移至陆地中心城市的陆路运输中转、集散场所,是以连接港口与内陆、以铁路运输及公路运输为主要形式,可使企业在港口与陆地间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陆地港口,具有除装卸船以外的所有港口功能,可办理正常货物进出口的相关业务手续。
作为河北省惟一的内陆港,石家庄内陆港运行后,将沿海港口功能延伸到了内陆区域,有利于港口口岸的大通关战略。海关、检验检疫、船公司等单位协同工作,形成了具有报关、报检、订舱、集疏港、储运、包装、分送等功能的现场一站式办公形式,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缩短了结汇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使货物就地实现进出港。如果货物需要查验,海关人员只要到内陆港的仓库进行查验即可,随后开具相应手续。石家庄海关、检验检疫、银行、保险等查验机构和相关单位已经进驻内陆港建立了办事机构。除了节省时间,企业通过内陆港完成进出口还能大大降低运输和成本,通关效率大幅提高。石家庄和周边城市的外贸企业的进出口货物,可就地实现进出港,仅储运成本每标准箱费用就可降低20%~40%。
石家庄内陆港开港4年来港业务量高速增长,受理的报关单数量及完成集装箱的货运量平均每年增长分别在210%和200%以上。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9年受理报关单1.2万余票,完成集装箱3.1余标箱,分别为2008年的270%和430%。截至2011年3月,石家庄内陆港共计监管进出口货物45.6万吨,受理进出口报关单2.57万票,监管集装箱5.3万个,实现了沿海口岸功能向内陆地区的延伸,为河北省中南部内陆地区的外向型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石家庄内陆港使省内外贸企业快捷通关,过去石家庄市包括河北省中南部的城市的进出口企业进行对外贸易,除了在石家庄海关办理有关手续外,还要到天津或青岛等港口联系装运和报关业务。石家庄内陆港的建成,不仅使天津港有了内陆延伸口岸,而且可成为青岛港腹地,其又紧邻石家庄机场,容易达到空港对接效果,使进出口企业在港内直接办理相关手续,实现“连海通空”。外贸企业通过内陆港报关,办理手续的时间由过去的3天变为3个小时。不但如此,一个标准集装箱还可以节约200元的相关费用。开港4年来,在石家庄内陆港报关的企业由原来的3家增加到50余家,其中不乏像华北制药、鸿瑞集团、冀中能源等重量型企业。
石家庄内陆港只有中海华北物流公司与其合作,而内陆港集装箱的出口量每年都在增长,显然物流企业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并且随着保税监管库、拆装箱库、保税监管区、堆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投入使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企业太少,甚至导致一些外贸企业货物无法及时运出等一些不该出现的问题。
另外,物流企业的服务问题也摆在了面前。外贸企业规模大小不一,出口的商品林林总总,出口的港口可能是天津港也可能是青岛港,而该物流企业不能提供从包装到配送的综合物流服务和差异化的服务,不能完全满足各种外贸企业的物流需求。
我国海关对外贸企业的管理共设为AA、A、B、C、D五个类别,按照海关总署的要求,由于内陆港实施了区域通关,只能为监管条件为A类以上的企业提供服务。然而监管条件达到A类以上企业石家庄仅有50多家,河北省中南部加起来也不超过120家,并且由于A类资质以上企业的通关货物无须监管车辆,它们的货物进内陆港通关的必要性不大,所以很少进内陆港,这对于石家庄内陆港业务量进一步发展造成瓶颈。
石家庄内陆港在硬件设施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比如,目前的仓储面积不能满足需求。内陆港的运营给石家庄河北省中南部城市的出口企业带来了便利,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内陆港出口货物。但4万平方米的堆场及道路基础设施和5500平方米的保税监管库的面积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还有内陆港目前对于通往海港的铁路线并没有实现完全连接,导致铁路运输困难,使得港内货物尤其是大宗货物的通关受到了不小的制约。
软环境方面,内陆港目前没有完整配套的信息管理系统影响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及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影响了内陆港运作效率和行业竞争力的提高。另外,运输工具的噪声、污染排放、对交通阻塞等也给城市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石家庄内陆港可以增加2~3家港内物流企业,尤其可以与国内一些知名的物流企业如中海集团、中国远洋等进行合作,不但满足港内货运量的需要,还可以通过和大企业合作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因为内陆港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企业的支持,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市场对物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客户不仅需要单纯的运输服务,而且希望物流企业提供集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一条龙的综合物流服务。因此,石家庄内陆港的物流企业要适应客户要求,从提供单纯运输服务向提供综合物流服务转变。这样可以拓展市场,扩大规模,吸引更多的外贸企业在内陆港通关,为内陆港发展提供足够的物流支撑。
中国海关总署对原《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修订的管理办法于2011年施行,目的是适时放宽对进出口企业的监管力度。按海关总署要求,A类以上企业可享受包括在海关业务现场设专门窗口,优先办理货物申报、查验和放行手续等在内的多项海关监管便利。而B类管理企业只适用常规管理措施,C类和D类管理企业更是要接受海关的严密监管。按照海关总署精神,石家庄内陆港可以在对C、D类企业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对B类监管企业的限制,这样可以吸引数量更多的B类企业在内陆港便捷通关,大大增加石家庄内陆港的业务量。当然,对于一些注册资本低、业务量小、信用存在一些问题的B类企业也要加强监管不放松,必要时要取消它们在内陆港通关的资格。
石家庄内陆港已经申报国家B型保税物流中心,这样可以实现进出口货物的保税存放功能,从而大力发展内陆港业务,这一点应抓紧时间,早日完成。目前在现有的基础上,内陆港至少应扩建2万平方米以上的仓储面积来解决燃眉之急。另外,邻近石家庄内陆港有一条以前企业闲置铁路专用线,港区可以对这条铁路线进行改造和建设,争取在1年内改造成专用线并投入使用。这样石家庄内陆港的年集装箱吞吐量可达到5万标准箱以上,硬件设施也上了一个大台阶。
内陆港目前没有整套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需构建合适的管理软件系统以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可靠性、安全性,便利企业通关,这一点可以参照大庆内陆港的做法,但要加大投入,尽快实施。石家庄内陆港应提出绿色物流的要求,走在其他内陆港之前,即对物流系统污染进行控制,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尽量夜间运货,减小交通阻塞,节省燃料等。要尽快加强建设石家庄内陆港的软硬件设施,使企业通关实现速度(Speed)、安全(Safety)、可靠(Surely)和低费用(Low),即3S1L的原则。
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总值为29727.6亿美元,比2009年上涨34.7%。河北省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419.3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41.5%,外贸规模继续稳居全国十强,全年进出口、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同期7个和13个百分点,在十强省市中位列首位。虽然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在外贸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石家庄内陆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广阔的。
内陆港可以“连海通空”,石家庄内陆港北临石德铁路,京广铁路贯穿市中心,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其北侧30公里是石家庄机场,可达到空运功能;北临307国道、石黄、石太和保津高速公路,西临京石、石安高速公路,公路交通四通八达。如果说没有内陆港之前,河北省中南部乃至周边区域的企业可能会直接选择从天津港、青岛港等港口出口,那么现在,河南安阳以北、山西阳泉以东、河北保定以南、衡水以西区域内的企业,就会选择通过石家庄内陆港出口。
现在,石家庄内陆港已经开始规划建设国际保税物流区,该区用地规模2300亩,总投资达28亿元,而最重要的是建成后将有面积将达到2.5万平方米的保税监管库。这样比如说韩国有一批货物要进入中国内地,有了这个监管库,它可能就会选择从石家庄通关,保税监管库对于外商的吸引力非常大。毫无疑问,石家庄内陆港特别是保税监管库的建成将使辐射区域内的物流走向发生较大的变化。另外,企业在这里可以实现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检验检测、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物流中心出口退税等,享受只有自由贸易区才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境外货物进入中心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内货物进入中心即给予退税,改变了现行的“离境退税”和加工贸易“境外一日游”现象,可大大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外商与你做贸易的关键不在于所在地没有海,而在于有没有港。如今,石家庄内陆港也成了国际无水港口,这将大大提高石家庄的知名度,改善招商引资环境,成为内陆区域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国际间合作的一个重要支点。相应地,一些临港经济、口岸经济形态会应运而生。目前,内陆港主要以石家庄的医药、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为服务重点,以打造物流中心为目标。而今后石家庄及周边地区可能会形成围绕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形式的多行业、多部门、多层次、多环节、多功能、分工协作的综合经济体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商贸金融等第三产业高度发达的口岸经济区域。
[1] 港今.石家庄做强内陆无水港[J].港口经济,2008(06).
[2] 荣肖磊.内陆港的无水之谋[N].河北日报,2007-04-10.
[3] 石家庄海关助力内陆港快速发展统计报告[R].中国海关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