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有效性合作学习模式

2012-08-15 00:51王家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期
关键词:研究课题感兴趣小组长

◆王家平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前徐小学)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有效性合作学习模式

◆王家平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前徐小学)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过程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主要是以小组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与人相处,增进同学友谊,发展协作能力,体验共同进步,分享快乐。

团队组建 实践活动 基本原则

一、小组的组建模式

1.“兴趣相投”组合

这种团队组建的特点是小组成员的兴趣比较相似,特点也差不多,因此这些人在平时可能互相接触比较多,这样大家在活动过程中就更容易沟通。

2.“组长聘请”组合

这种团队的组建要分两部走,先是进行小组长的竞聘工作,然后由小组长去聘请组员。这个团队的组建相对来说班级学生的整体能力要较强,不然操作起来就比较困难。不过这个团队一旦组建成功,优势也比较明显,成员之间的信任感非常强,团队合作意识也相当强。

3.“长期合同”组合

这种团队的组建的特点是当小组一旦建成以后,那么在今后的活动中都以现有的这些成员为主,当然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的团队优点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成员之间能形成一定的默契,同时也免去了每次活动时组建团队所需的时间。

这里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在团队组建时指导老师应该给于一定的提示和要求,而绝不能简单的一句“你愿意和谁一起就和谁一起”,这样“凑在一起”的团队,学生的活动并不是指向指定的活动目标,而是大家平时聊得来,现在觉得有机会可以大胆的聊个够了,这样的团队就成为了无为活动小组或不良活动小组。这次在我们鄞州区优质课比赛时,有老师在组建团队时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由于组队的要求不够明确,最后导致了大家走在一起“讲大道”,班级里看上去是热热闹闹,可实际上却成了一堂无效的课。所以,在组队时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走在一起”,“我应该和谁走在一起”、“在哪个团队更能发挥我的特长”等问题。

二、把握小组组建的时机

1.在研究课题确立之前组建小组

在研究课题确立之前,同学们就完成了小组的组建工作,然后大家在一起来讨论研究的课题,这样能群策群力,提出的研究课题在大家的讨论交流下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性行。但这样的团队组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某些小组内的个别成员未必对该组的研究课题感兴趣,需要进行调整。

2.在研究课题确立之后组建小组

这是在先由大家提出研究课题之后,然后再进行团队的组建,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同学们就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研究课题,选择自己向往的团队。

三、小组组建的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意愿,在自愿原则下分组

学生的意愿和主题的需要是活动分组的先决条件。教师不能根据自己的一厢情愿而硬性强迫学生参与某一小组的问题研究,而应该事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学生乐意的情况下让他们自觉快乐地参与到小组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的姿态,与小组成员一道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当然有时也确实因为活动的需要,比如某些学生因能力较差或纪律差而被小组拒之门外,某些能力较弱的小组急需得到支援等情况,教师需要对人员进行一定的调整,但教师千万不能生拉硬拽,必须讲明原因,做好细致的说服工作,使学生打消顾虑,让他们心情舒畅的参与到小组活动之中。

2.关注学生兴趣,强调整体协调

由于学生的性格不一,学习的活动经历不同,学习的兴趣也会有明显的差异。如在《走近端午节》主题活动中,有的学生对包粽子感兴趣,有的学生对端午的历史由来感兴趣,有的则喜欢做香袋等;在《欢欢喜喜过新年》主题活动中,有的学生对压岁钱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放烟花感兴趣,也有的则对穿新衣服感兴趣。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活动中学生都有各自感兴趣的东西,那么教师在活动分组时应该尽量照顾到学生的喜好,把那些兴趣相投的学生编为一组,让他们在兴趣的支持下愉快地合作。

在体现学生兴趣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强调整体的协调,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全班的活动开展。强调整体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强调小组内性别协调,其二是强调小组之间能力协调。

强调小组内性别协调是指男、女生的合理搭配,这也是活动分组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男、女生各有优势:男生胆大、勇敢、好表象、肯吃苦,女生心细、乖巧、守纪律、有礼貌;也各有其不足:男生粗心,女生胆怯,通过男女生的合理搭配,能克服男女生各自的弱点,形成活动小组内的优势互补。

强调小组之间能力协调是指均衡小组之间的力量。我们分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学生的能力、素质较差可能会影响小组的研究的效果,但如果一旦出现小组之间能力相差悬殊,那么很可能出现的问题是能力强的小组会有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能力差的小组则无法正常开展活动,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整个活动的开展。

3.注重分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当小组成员初步落定之后,教师要对小组活动分工进行切实指导,以保证分工的合理性。小组长的人选是小组分工的核心问题,笔者建议,小组长的人选尽可能通过“小组长竞聘”或“小组推荐”的方式,这样效果比较好,这比起“教师委派”这种形式,前者更能让小组长在成员间得到认可。

在一个阶段里每个组员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合作组组长、记录员、采访员、汇报员等。当然,在一定时间后,我们也可考虑角色轮换,使每个成员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一个良好的团队应该是参与小组活动的每个组员,能在小组长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活动。组长要对每个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让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有作用可发挥。而每个组员能根据自身的特长,踊跃承担活动任务,成为小组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在活动计划制订之时,在计划表上能让每个学生明确各自的任务,责任到位。

[1]郭元祥,沈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与培训资源库[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7)

[2]张建立.探讨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有效性合作学习[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12).

[3]徐滨南.浅谈综合实践课堂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0,(5).

猜你喜欢
研究课题感兴趣小组长
分餐小组长
我校徐卫红教授主持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结题
更 正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2019年研究课题获奖名单
2019年浙江省结项统计研究课题
高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课题规划——以吉林省高校为例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还是不错的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