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文献综述

2012-08-15 00:49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胡留洲
中国商论 2012年21期
关键词:计划经济经济体制契约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胡留洲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文献综述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胡留洲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哪方面来说,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从计划经济的概念、选择的原因及取得的成绩和带来的弊端,同时中国最后过渡到市场经济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进行克服的路径,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一个中心问题。对此,国内外学者运用不同的理论和角度,对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剖析。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贾国雄(2005)指出,所谓好的经济制度,就是能够尽可能合理地把有限资源配置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中去,使社会生产达到限制条件下的最大产出,人们的需求也达到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现代社会存在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模式——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

1 计划经济的概念

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资料的全国性的集中将成为自由平等的生产者的联合体所构成的社会的全国性基础,这些生产者将按照共同的合理的计划自觉地从事社会劳动。马克思虽然没有提出“计划经济”这一概念,但指出了计划经济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其后,列宁最早使用“计划经济”这一概念。他在 1906 年所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土地、工厂、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 《列宁全集》第 10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407 页)。之后,何新著(1995)总结在早期的中国学者认为的计划经济是这样一种经济,计划经济是“统制经济”——统一管制经济。在旧式的公有制经济中存在。这种体制中不承认私有财产的合法地位,或认为私有民营经济只能是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全部资源由中央计划和国家官僚组织严密控制 。当然这样的一种观点是比较旧式的,也确实和中国成立之初是比较吻合的。不过,陈经著(2000)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计划经济,他认为计划经济就是“期货生产”。即产品没有生产出来就定价及按照需求生产多少产品。以上便是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的计划经济,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但较一致公认: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2 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原因

武力(2003)总结,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之所以选择计划经济体制,除主观认识因素外,当时的工业化压力、资源短缺和政府动员能力强也是重要因素。同时,在这个时期, 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强大的政府自然要选择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而这种要求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目标相结合, 就使中国走上了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道路。 这是从中国当时面临的一个很严峻的外部环境来论述的。更为直接的强调这一观点的是章百家(2008)认为冷战时代的外部环境对中国迅速走上计划经济道路的影响更直接些;同时他还认为中国走上计划经济道路还有更深刻的内在原因,那就是当时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且有管制,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贾国雄 (2005)指出计划经济制度对宏观有效率的强调对于落后的国家有着比发达的国家更大的吸引力。其次,是否拥有一个中央威权政府作为计划经济体制运行所必需的资源配置中心,是能否形成计划经济体制的现实条件,因此,计划经济体制是必要的和正确的。

3 计划经济的成绩及弊端

武力(2003)从资源的角度来看,它在集中资源加快独立工业体系的简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保持了高积累下的社会稳定。申立平,申忠民(2010)从对社会稳定来看,这一体制在建国初期曾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并有效地调动了全国的资源进行工业化建设, 初步奠定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朱佳木(2007)则认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毕竟把中华民族与世界先进工业国的差距大大缩短了, 而且在很多方面走完了西方国家用上百年时间才走完的路。这是很值得我们肯定计划经济的作用的重要方面。同时,沈秀伍和徐涛(2009)从工业筹资方式来看计划经济,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在短时期内,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创造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成为钢铁大国这样的业绩,以及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没有一个高度集中的体制保障是很难实现的。

4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性

苑林娅(2008)认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其缺陷,在资本原始积累完成以后,向市场经济也是历史必然的。赵大兴(2009)则从一个历史发展合理转变角度来看,如果说新中国建立时面临的压倒一切的发展任务是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加强国防,为此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那么到20世纪80年代,实现经济现代化,彻底摆脱国家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准(这一点在“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上得到了清楚的体现)成为我们新的发展目标总之,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转变使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再适用,而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又为经济体制的转换提供了可能。正是这一原因使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浮出水面。

5 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取得的成绩

韦伟然(2008)指出市场经济是以契约为本质基础的契约经济,契约和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形成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制度是典型的契约制度。以市场经济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则是典型的契约型的社会。曹钢(1993)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实则是一种国家指导型的市场经济。所谓国家指导型市场经济, 不仅是说在未来市场经济模式中国家计划指导仍是有着无可替代性,而且是说, 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是同国家计划的作用以及国家计划的自我更新相伴随的。中国市场经济实行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6 市场经济的问题及解决

苑林娅(2008)指出,上学难、就业难、医疗费高、买不起房和两极分化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反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韦伟然(2008)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契约精神的缺失。陈刚(2008)则指出目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是不公平, 现实与理想有些脱节。改革的好处多落入强势群体之手,而工人农民等普通劳动者成为相对弱势群体,处于强势的是权力、资本,其次是技术。另一方面,权力腐败和贫富分化现象非常严重。王冰和陈钢(2008)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具有二重性,经济利益也导致市场经济后果具有二重性。

市场经济问题的克服思路韦伟然(2008)指出,要实现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化,保护私人权利,实现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同时树立契约信念和意识,构建并完善契约道德体系,并最终建构契约制度 。陈刚(2008)认为对市场经济负面的东西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努力采取措施限制与减少它。

[1]贾国雄,曾朝夕.计划经济构想与现实选择悖论及其在中国的形成[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2005(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全集(第 10 卷).人民出版社,1958.

[4]何新著.何新政治经济论集[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5]陈经著.都等着中国买单,www.talkcc.org.

[6]苑林娅.中国经济发展奇迹:计划和市场[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报,2008(06).

[7]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J].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3(07).

[8]章百家.资本市场的重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案例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8).

[9]赵大兴.中国计划经济的特点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9(09).

[10]申立平,申忠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个人困境[J].文学家(理论版),2010(04).

F722

A

1005-5800(2012)07(c)-254-02

猜你喜欢
计划经济经济体制契约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China
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的审计工作推动中央治理整顿重大决策落实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研发——以一汽为中心
试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
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八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