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金 王 强 赵中芳
(1.山东省青州市王府街道莲花盆小学;2.山东省青州市一中实验学校)
体育素质的概念。体育素质是指通过体育教育,使受教育者在身体发展水平、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终身体育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体育素质的内涵目标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促进的,各项目标都统一于学校体育的实践之中。
“体育素质”,是指人在社会活动中所需要的体育文化素质、体育心理素质、体育道德素质和人的身体素质的综合。生理素质是人发展的前提,心理素质是人发展的基础,文化素质则是人发展的生物学规律。
1.中小学生体育素质整体下降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青春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爱好和锻炼习惯的重要时期。体育课在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占主体地位,但是当前中小学体育课开展的状况虽然经过教育部的三令五申,新课标的强调,仍然处于堪忧的境地。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在体质健康得到继续改善的同时,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学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中小学生整体的体育素质下降了。
2.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也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团体体育项目要求的合作精神对于独生子女孤独心理的挑战。学生体育素质的低下也影响了其他素质的提高。比如说,不注重体育锻炼的中小学生中近视患者比经常锻炼的同龄人要多,这不仅是近视的问题,还可以因为近视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很多近视的中小学生不同程度地因为视力问题有着自卑心理。
1.授课方式的创新
根据需要,体育课堂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用影像声音吸引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其对于体育科目的兴趣,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根据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编制引入体育游戏激发中小学生的上课热情,让体育游戏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改变教师主导的旧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在体育游戏中培养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公德素质和学习热情。
2.体育课考察方式的创新
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深化和推行,对体育课的目标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所沿用的考核方法已经显露出其对素质教育的不适应与弊端。因此,改革考核评价方法,使其有利于发挥体育在素质教育的功能,以达到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自主锻炼意识,自我评价意识,为终身体育思想、方法、手段的获得打下良好基础。为此,我们应当探讨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材内容、方法和考核评价目标,形成适时的、科学的、规范的、能够全面体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客观反应教学效果的完整体系。这需要我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地摸索。
3.组建体育兴趣小组
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处于萌发和逐步形成的阶段,但这个时期,中小学生叛逆性格也有所抬头,对其兴趣爱好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疏导。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课堂上发掘学生的潜在兴趣和特长,通过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的方式,集中各班级有同样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着重培养其体育素质的养成。
体育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体育教师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要在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运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运动水平,特别是中小学生处于可塑性很强的阶段,体育教师的引导对于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体育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体育教师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思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还要有较好的个人品质,严以律己,以身做则。
其次,体育教师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并通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将专业技能和知识教授于学生。
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实施体育素质教育,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加强体育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享受体育锻炼过程,从而转变体育学习态度,热爱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以提高学生体育健康素质。
将养成教育纳入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养成。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学校每天要保障中小学生有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这对实施体育养成教育很有用。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小时,帮助学生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自发地进行体育锻炼,热爱体育锻炼,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这对于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其他科目的学习,对于以后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2]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3]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4]何鑫.浅谈初中体育素质教育.中国时代论文网,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