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上等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要证明观点,引用事实论据进行论证是不可缺少的手段。所谓事实论据是指用来证明观点的事例、史实以及数字等。而事例运用是否恰如其分,关系到这篇议论文的质量的高低和优劣。所以在议论文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在写作时遵循一些原则和掌握一些技巧。
原则是为了保证目的的实现,是根据规律确定的指导活动的基本原则、法则。它反映一定前提下的客观规律,是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在议论文写作的事例运用中,应遵循的原则有:实虚结合原则、材料和观点一致原则、事例简略原则。下面分别说明。
所谓实虚结合原则就是在引用完事例以后,还必须对所引的事例加以分析说理。讲清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
一篇议论文,其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从作者的角度来说,或许是非常明朗的,然而对于读者来说也许不尽然。因为有些事例从不同角度可以反映出不同的道理,而且由这些事例所反映出的道理的深度也并不是读者一下子就能体会到的。比如有个学生在写一篇题为《坚韧的毅力来自伟大的理想》的议论文时,运用了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连续多年在大英博物馆查阅资料而在地板上留下了深深脚印的事例;我国汉朝司马迁为了写《史记》忍辱负重的事例;科普作家高士其在手不能握笔,口说不清的艰难情况下仍叫别人为他记下数十万字的科普读物的事例。很明显这些事例都是很好的,能说明马克思、司马迁、高士其都有坚韧的毅力,然而作者并没有分析出他们坚韧的毅力来自什么,还没有让读者看清“毅力”和“理想”之间的关系,有例无证,有实无虚,事和理之间的关系讲不清,起不了论证的作用。
那么,如何遵循实施实虚结合进行分析论证呢?
通常在引用完事例以后,对事物进行分析说理有两种方法,即求同法和求异法。
第一,运用求同法。就是选到同类或意义相近的论据时,找出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通过分析归纳,引出正确的结论。比如有这样的一组事例论据:其一是“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保罗·塞缪尔森说他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决窍之一是有名师的指点”;其二,“190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奖金的巴甫洛夫曾得到著名生理学家齐昂和海登汉的指导”;其三,“190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布赫纳的老师拜尔,是两年前就曾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的化学家。”可以说这些事例都非常典型。然而,论据本身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应该抓住他们的相同点和相似点,加以综合分析,找出一般规律。对这组论据的综合分析如下:“一个人要在学业上做出成绩,在科技上取得成绩,除了努力学习,勤奋钻研,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外,一定还要有名师的指点,在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下,学业上才会有进展,事业才会有成功。”通过这样的求同分析,事例论证才显得流畅自然。
第二,运用“求异法”。则是选用意义不同或相反的论据,找出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通过比较分析,引出正确的结论。例如下面一组论据:其一是“鲁迅先生与周作人是同胞兄弟,两人都到日本留学,后来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其二是“同生在红旗下,在长红旗下的新中国青年,也有极少数人被私欲驱使而滚进了历史垃圾堆。”以上两者是相反的材料,作者通过比较分析,指导归纳出具有规律性的结论:一个人的生长环境,是不容自己选择的,而走的路,则是自己选择的。鲁迅与周作人,同生活在一个环境内,现在的新中国青年同生活在一个大环境内,最后却有人发生质的变化,可见内因是变化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见,一篇议论文,只有遵循实虚结合原则,才能使文章思路流畅,论证严密紧凑。
由于对材料和观点之间的本质联系缺乏深入的思考和严格的鉴别,缺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工夫,往往仅凭直观的印象就草率下笔,急于求证,结果违反了观点和论据不一致原则。比如有一位学生写《重理切莫轻文》时说:古今中外,凡在文学上,科学上有成就的人,都极其重视语文,俄国的托尔斯泰写的文章再三斟酌,改了又改;唐朝的贾岛为了“僧敲月下门”中用“推”或用“敲”而苦心思索。在这些事例中,运用托尔斯泰、贾岛的例子只能说明他们重视修改文章而已,这和重视不重视语文不相干,就象古语说的“风马牛不相及”。很明显作者违反了材料和观点一致的原则。
那么在实际写作中,应如何实施这个原则呢?
1.要理解和“吃透”材料,对材料是概述什么内容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不但要了解材料的表面上的意思,而且又理解字面上所蕴含的深刻寓意。
2.要抓住论据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很多。有前因后果关系,即论据是原因,论点是根据原因推出的必然结果。有结果和条件的关系,即论据是结果,论点是产生这种结果的条件的看法。一般在选材时就要根据这些关系,从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方面入手。所谓“是什么”,指在论据部分所选材料的内容中说明论点是什么。所谓的 “为什么”是指在论据部分所选材料的内容中阐明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所谓“怎么办”,是指在论据部分中所选材料的内容中回答应怎样做才能达到观点所涉及的倾向。比如要证明“切勿轻视语文”这个论点,从“为什么”的思维方向寻找到的合适论据是:“其一,小学、中学、大学都开语文课,无论是升学考试还是招工考试都要考语文;其二,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基础课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三,学不好语文就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甚至要闹笑话。”从“怎么办”思维方向寻找的论据是:“其一是只有纠正学不学无所谓,学不学都能应付考试的糊涂观念,才能重视语文的学习;其二,必须多读、多想、多写,才能学好语文。”
3.要遵循事例简略原则。所谓事例简略原则是指在引例论证时,对所引的事例论据不要求长篇记叙,只要求简明扼要地把例子叙述,或者对一些众所周知的人物事件,干脆只提到这个人就行。这是由议论文的特点决定的。然而,有些学生在运用事例时,用的例子过长,往往观点三言两语,例子铺设琐叙、长而无当。这样做一方面导致了结构失衡,理据失重。另一方面也淆乱了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界限,造成了文体串换。
1.恰当运用排比例据,增强文章气势。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能起到加强气势的作用。在论证时,运用排比的手法把论据一一陈述起来,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能加强论据的力度,增加雄辩的力量。比如武汉大学戴芳的演讲词《青春,应该闪光》:“青春不只是壮实的身体,年轻的美貌。青春,应该放热,应该闪光!青春如鲜花一样的美好,像黄金一样的宝贵。‘花无百日红,人无常少年’,人在年龄上的青春是短暂的易逝的,然而在精神上的青春却可以万古长存。无数革命先烈就是很好的例子:刘胡兰在侧刀面前从容不迫;张志新在暴力下大义凛然;雷锋为人民甘做螺丝钉;刘玲愿化作到死丝方尽的青蚕,……他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他们却有着世界上最壮丽的,最伟大的青春。”在这段话中,排比了刘胡兰、张志新、雷锋、刘玲四例,文笔简练,气势充沛,读起来铿锵有力。
2.运用典型事例,增强文章说服力。
平庸的事例往往不能充分论证观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在写作时随意性大,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信手拈来。另外学识水平肤浅也是造成引例不典型的重要因素。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就必须明确精选事例的重要性。在选取事例时必须把它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全面地进行鉴别和分析,看它是否能从个别反映一般,是否能体现出生活的本质和必然性,是否能体现着生活的发展规律性,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必然性的事实,才具有典型性,才有雄辩的力量。比如吴晗写的《谈骨气》,在论证“中国人是有骨气”时,要论证这个论点,在古往今来有骨气的人和事可谓多矣,但作者写进这篇文章的例子,只取三个例子。在写闻一多一例的典型性很强,因为敢于奋不顾身地顽强斗争的闻一多是打着时代烙印的,在他身上,集中地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豪迈气概。运用这个例子,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从以上的分析探讨中我们知道,在事例的运用中,只有遵守实虚结合原则、材料和观点一致原则和事例简略原则,才能符合议论文例证的要求。只有正确运用排比例据和讲究例据的典型性才能提高例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