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生鸿
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老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田,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语文教师不是演员、播音员,也不是演说家和艺术家,但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语言美,努力追求演说家、播音艺术家的言语风格,从而使他(她)的课堂教学语言准确、严谨、幽默且情感丰富。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哪些语言美呢?
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是要诉诸学生的听觉的,因而具有整体感的和谐的教学语言就成为了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和谐美,主要表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整体的流程美,包括有趣新颖而恰如其分的导入、平易通畅而平等对话式的沟通、自然巧妙而天衣无缝的衔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进行和课堂实际的需要,教师言语的高低起伏交错,配合体态语的动静结合、因教学内容主次难易的语言的抑扬顿挫,以及引领学生思考的耐人回味的结语,都会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语言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语文教师正是用这生动优美、富有变化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感发学生,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富于变化而又舒畅悦耳的教学语言中,不断调节学习的兴奋点,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语文学科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审美性,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力求简练。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教学语言的简练性,努力做到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以便让学生从教师简练的教学语言中把握教学信息流,掌握每节课的重点。事实证明,拖沓重复啰嗦的教学语言,往往会转移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弱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降低教学内容的接受效果。学生对一堂课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在课堂简练的教学语言相关。“删繁就简三秋树”,语文教师一定要自觉锤炼语言,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力求言简意丰,使学生在一种简洁凝练的语言氛围中有效地接受知识。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既要强调口语化的质朴美,也要注重书面语的形象美,当然还需要借助教师的丰富的表情、得体的体态和恰当的动作来做有声语言的辅助,从而增强教学语言的有效传递信息实效。口语化的教学语言,因其平实质朴可以增强课堂亲和力,降低学生接受信息的难度;书面语言的准确运用,又可使教学信息的传递科学准确,利于信息传递的形象化。二者恰当的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避免教学信息的流失。尤其是在诗歌散文的教学中,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恰当把握作者感情主线的基础上,运用形象、生动、质朴、准确的教学语言,就可以有效而轻松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主动探究体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而富于形象的课堂中体悟作者的情感,感受文本带给他们的美感。教师在教学中,随着教者情感的变化恰如其分地表达,同时辅之以或爱或憎,或兴奋或喜悦的面部表情及相应的体态语,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师生间情感交流与传递,从而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根本。语文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及作者,紧扣教材,选择最恰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拨动学生的心弦,以教师之深情、激情来引领学生走入作品,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来领会作者感情。反过来,学生一旦走入作品,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又可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走向深入。也就是说,教师富于情感的教学语言,可以成为学生与作者情感沟通的桥梁,一旦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作者、教师、学生就可以三位一体,情感共鸣,从而有力、有效地实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梁启超说:“用感情来激发人就好像磁力吸铁一般,有多大分量的磁,就能吸多大分量的铁。”可见教师充满感情的教学语言可以撞击学生的心灵,激活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
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睿智,它能使整个教育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因此愉快轻松是创造最佳教学效果的前提。这种氛围的创造除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因素外,运用幽默语言艺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这些幽默的语言教学是教师智慧的闪烁,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机智,而正确而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的语言是每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幽默的语言能使学生受到感染,令身心感到喜悦,在欢声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当然,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必须是捕捉最佳的时机来展现,否则就不会达到激活课堂、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
总之,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较好地运用课堂语言艺术,注重课堂语言美,使自己的语言如春风春雨,润物无声;如清泉溪流,铮淙有声,就一定会深深地吸引学生,从而有力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