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振华
美学与语文教学的相互联系直接表现为引导人们从语文课的审美性质和功能来深化对语文教学过程的认识,在可能的条件下依照一定的美学原理组织教学活动,使语文课具有丰富的审美性。这样的认识导源于美学研究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活动领域的拓展,以及语文课与美学之间联系的日益广泛。而语文课丰富的审美意蕴、富于艺术性的教学实践和广义的美学思想又为语文课从美学意义上来深化认识提供了一种可能。正是基于这一点,语文课审美化的探讨,或可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贡献一种新视点。
一
语文课所蕴含的丰富而特有的美质是语文教学审美化的基础。语文课的美育是有极其丰富的内容的。它几乎包罗一切美的表现。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第一,语言美。祖国语言历史悠久,形式优美,表达生动。它不仅具有句读简短、形式灵活、富于弹性、富于韵律的审美特质,而且具有联想丰富、组合自由、声色显露、气韵生动的艺术禀赋。体现了一种世界语言中与众不同的文化精神、民族心理和思维形式。语文课中的这些语言文字的形象美、节奏美、组合美、意境美、表达美是其它学科所没有的。第二,自然美。语文课文所描述的山川形胜、江河湖海、日月星云、草木虫鱼、园林田野等广阔的自然景观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第三,社会美。社会美是语文课内容最基本的美质。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记载着人类的创造过程,给我们呈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这里有人类改造自然所表现出的非凡的崇高劳动美,有人类推动历史进步所表现的伟大奋斗美,有许多仁人志士为自由而抗争的高尚英雄美……这一切,无不体现着丰富的事件美、人物美、精神美、情感美、心灵美的特质。第四,形态美。语文课文所呈现的形态美千变万化,异彩纷呈。如记叙文的形象美、事件美、情感美,说明文的准确美、条理美、简洁美,议论文的气势美、说理美、严谨美,等等。仅文学作品中,就有小说的人物形象美、故事情节美、典型环境美,散文的意境美,杂文的犀利美,诗歌的音韵美,戏剧的冲突美,寓言的哲理美,童话的想象美等等。
历代教育家的教学实践和论述为语文教学审美化贡献了一种可能性。特别是我国古代传统的 “乐学”、“乐教”学说,无不具有寓美于教的思想。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明代王守仁提出:“今教童子,必须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近代的蔡元培、鲁迅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论述过教学中的美感作用。大量的教育成果表明,现代教学过程的改革正朝着“乐学”、“乐教”的和谐共振迈进。近年来,语文教育界“愉快教学”、“情意教育”、“快乐教育”等理论和实践的崛起无不有力地召示着愉快的、自我肯定的教学体验对增强师生从事教学的兴趣和力量的巨大作用。语文教学既是认识过程,又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更是审美过程。
而“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这一广义的美学思想则为语文教学审美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向。审美教育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精神的解放。语文教学是人们通过理解和运用母语传递民族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师生通过语文教学劳动领会和悟及母语所携带的固有的前人创造的美的光芒,同时,又看到自身的理想、智慧、力量,在相互映照中产生精神上的喜悦和快慰,形成美感。“我的劳动是生活的自由表现,因而我享受了生活的愉快”。以感悟母语所具有的人文精神、人伦情怀的过程中趋向和认同“人的解放”的精神文化美质,在感悟的印证和完善文化人格中实现自我肯定,这是语文课特有的审美教育领地。开拓这一领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投射和外化的过程,就是在“人的解放”中体验美的过程,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塑造人的过程。语文教学正是从人的本质力量的投射和普通化状态的表征和反映中体现着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建造的”的审美教育属性。
二
语文课的审美效应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是 “教学美”,明确教学美的内容,是实现语文教学审美化所必需的。语文课教学美的内容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大致包括教学目的审美化、教学对象的审美化、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和教学手段的审美化等几种。
(一)立美于教——语文教学目的审美化
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是通过传递文化把人培养成社会的人(审美的人)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语文教育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理解和运用母语,同时接受母语所携带的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教化。其间,语文教学传播和延续的祖国文化本身凝聚着前人创造的美的火花,同时又伴随着后人智慧启迪的美质。这种审美功能奠定了语文教学目的审美化的基础。“立美于教”不仅应和了马克思关于“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的观点,而且有利于挖掘教育主体的审美意欲,使得语文教学更加“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体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导美于学——语文教学对象审美化
语文教学对象的审美化主要是指按照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自身的成长需要形成语文人格的过程,使他们不仅受到美的教育,而且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语文世界和开创美好人生。学生语文人格审美化的核心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所谓审美心理结构,就是人们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也即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这四种心理要素按一定比例组合,达到和谐自由状态,使产生审美愉快。”马克思曾经把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成果形象地比喻为“人的心理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其自身全面的心理要素参与其中,在自由、和谐、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包含着积极的感知、丰富的想象和活跃的思维,离开了这一系列心理要素,美的事物不可能激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同样,教学中的审美感知必然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各种心理要素,提高学习效率。因而,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文特有的美质,创造欢悦的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审美心理的把握、调控、开启,发挥,力求使学生享受智慧潜能释放的快感,因为“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是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有时一个个别的高峰体验,就可以使生活的意义充满一生”(弗兰克林语)从而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按照美的规律学习语文。“如果能把美育自觉、纯熟地渗透在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么就是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最高层次及建树学生良好人格、心理素质的最高层次上完成了党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三)寓美于教——语文教学过程审美化
首先寓美于教的实质是创造性。语文教学中学生所理解和运用的祖国语言文字包含着我们民族所创造的文化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意向和创造性精神力量,由于它们的被对象化,其中全部的创造性都被感知为一种存在、一种可接受性。语文课通过教学在感知这种丰富的创造性中,同时又伴随着创造。这些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化实质。对教师的教来说,应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创建鲜明的教学风格中感受到教的快乐和满足,同时以自身的教学美感染诱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美感。对学生的学来说,只有张扬个性、完善心理、塑造人格的自由创造本质力量高度体现的学习活动,才能迸发美的火花,留下美的轨迹。师生在教和学的相互映照中不断深化审美体验。其次,寓美于教的形式是节奏性。语文教学过程中审美主体间信息交流的调控、知情同构的协同自然形成节奏感。通过教学的张弛、动静、呼应、快慢、长短、疏密、浓淡、深浅、纵横、开合、起伏、总分、有序无序、平衡失衡、分析综合等呈现美的韵律,在动静结合、张弛相间的教学艺术境界中,调动学生的美感,体现语文课的审美性,提高教学效率。
(四)施美于教——语文教学手段审美化
教学手段是传播和使用人在精神生产领域中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方式,是促进人类向前发展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的成果。它的美是显而易见的。重要的是把语文美育作为手段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渗透到语文课的各个领域,使学生在“美”的形式中获取“教”的语文信息。让美的手段真正成为学生开启心智、培育情感、升华人格的钥匙,以此实现以美启真、以美扬善。这就要求教师在挖掘传统语文教学手段美的同时,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使教学发挥日益壮大的审美作用。除了以语言、图表、动作、体态、音响等主要手段表达语文教学,还要善于广泛应用录音录像、幻灯投影、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等电化教学手段。当然最主要的还在于把传统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创造性结合,更好地体现和发挥语文课的艺术美质。上述教学美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的整体。
三
语文课的审美化这一命题成立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艺术特征与美学之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因而分析这一问题的具体实施,就有必要把语文课审美化的过程特点和美学的一些相关因素结合起来进行。
(一)发掘语文课的形象性——审美感知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语文课也不例外。它以“画面”的形式、形象化的特点为师生所观察、感知,成为一种审美动力源。同时又以符合审美感知论的规律为语文课从美学观点导向,使审美感知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先导、发展语文智能的一种方式提供了可能。它可以从这样几方面进行:(1)美读。用美读、吟诵情文并茂、理文并茂的课文,突出美的形象性。(2)美听。借助音乐、录音朗诵进行美的赏听,捕捉美的形象性。(3)美看。利用图片表格、幻灯投影、影视画面等,再现美的形象性。(4)美书。教师运用美的板书、学生进行“三笔”字训练,体现美的形象性。(5)美做。结合教材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美的形象性。这几个方面可单一进行,可综合运用。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用美学观点统帅教学,引导学生发掘语文课的形象性,使学生闻其声、见其形、入其境,整体感知美,从而实现“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因为“美的感性实质保存在审美升华之中”。
(二)体验语文课的情感性——审美渗透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认识活动都有感情的参与。语文课的情感性特点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创造和利用各种审美因素来激发学生高尚的情感,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实现的途径只能是潜移默化、渐进有序的感染、熏陶、渗透。通过最有渗透性的审美教育信息来体现以美扬善。从审美角度看,语文课的情感性大致包括这样两点:(1)教学中师生情感与课文情感的同步。(2)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协同互补。第一点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施:第一步,想象入情。“就是要求同学通过想象把自己置身于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因为“语言是一种想象性活动,它的功能在于表现情感……任何特定思想的表达都是通过表现伴随它的情感而实现的”。“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也不能产生特定的审美感受”。第二步,体验领情。通过想象再现实现了“入情”,但“入情”的目的是为了“领情”、“辨情”,需要学生结合个人的经验进一步深入体验感情,因为“个性的核心不是知识,而是情感”(扎波罗热茨语)。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体验入境的直接功用就在于让学生结合个性情感经验以情领情,以情激情。以此净化心灵,升华感情,抑恶扬善,完善人格。第三步,品评辨情。语文课情感教育审美化的真正实现是让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因而在“入情”、“领情”的基础上还要“辨情”,因为只有引导学生从“共鸣”的动情心境中跳出来,用理智对课文中的情感进行审视,结合自己的体验、修养加以品评,以情辨情,才能真正弄清真善美和假丑恶,提高审美情操,提高鉴赏美的能力。第二点是指语文课中师生双方的审美情感、人伦情怀的相互影响、相互激发和相互促进。如同智慧要靠智慧去启发,行动要靠行动去带动一样,情感也要靠情感来激发。语文课中学生能从教师以爱导行、以情感人的创造性活动中受到感染,体验“教学美”。同样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学习中受到激励,体验“学习美”。师生在情感的相互映照中协同互补,和谐共进,使语文课“审美教育场效应”得以充分地发挥。
(三)开拓语文课的创造性——审美迁移论
教学的创造性劳动是教学美的生命力。语文课的审美化只有通过师生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最终实现。从教师的教来看,审美化是以每一位教师具有鲜明的教学风格为前提,在自身的创造性劳动中获得美感,并以美的教学创造劳动促使学生得到美感;从学生的学来看,学习过程本身便是个性的表现和发展,而个性的作用又常常表现为个体创造性的活动,成为学习美的源泉,并以美的学习激励和鼓舞教师强化自身的审美心理。语文美育的归宿最终表现为学生审美鉴赏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因而语文课审美化的过程应以学生的个体体验为主。以个体为主的审美体验是开拓语文课创造力的最重要最鲜明的因素,也是学生最直观最具感染力与迁移性的审美教育动力。它会强化学生在审美感知中所形成的观念,提高审美理解;激发学生追求美的动机,提高审美情感;促进学生联系新旧体验完成迁移,提高审美鉴赏。这三者相互联系,综合统一,在迁移中给学生以全方位的审美教育。审美迁移开拓语文课的创造性常常通过课堂练习、课外阅读、课后作文等多种形式来实现。课堂练习以类比联系、对比联想和类化推排等鲜活灵便的多种方式,充实、丰满和深化审美影响;课外阅读又以其定向延伸课内审美体验的相对自由性,拓宽学生个体的审美空间,在自由的环境中享受审美愉快;课后作文则以鲜明的审美观照和实际操作的相辅相成,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是语文课基本的艺术禀赋和审美特质,三者即有联系才具系统性,又有层次而成统一体。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或倾向某项,或三者相融,各有侧重,灵活运用。创设审美情境,启发审美感知;拓展审美想象,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审美鉴赏,发展审美创造。在此基础上,实现语文课教学的审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