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慧
阅读始终是作文的基础,它不仅为学生写作提供技巧上的范例,而且在积累素材、丰富语言、增加思考、陶冶情操等方面也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足够的文学素材,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做到“厚积而薄发”,才能写出言之有物、富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
因此,阅读教学,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这两个环节往往是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很多教师习惯把这两个环节人为地割裂开来,把它们看成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
我们知道,阅读练习中所选的文学类文本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很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文章融汇了许许多多优秀作家的写作智慧,是学生极佳的阅读材料,是他们积累素材的一个最好的来源,也是他们学习写作的最好的摹本。我们教师如果能在学生把握好文本的思想内容、解答好文本后面的题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从文本中提炼出写作的方法、素材、语言等,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会大有帮助,就能很好的解决学生阅读不够、素材不足的问题,就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在精讲细品完一篇文学类文本的内容,认真解答完文后的每一个习题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再一次去阅读文本,把写作的技巧作为切入点再一次去理解课文,指导学生带着作文的眼光积极主动的去阅读,去感知作者在文本写作过程中选材的典型性、谋篇布局的精巧、情感的丰富以及语言表达的优美准确,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地感悟到这些文本中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深入的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例如,我在讲评桃花的《背水的日子》这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时,我让学生重点阅读文章第二、三小节,这里,作者通过比喻、拟人、细节描写等一系列手法生动具体的描绘了水井边的景及背水的场景,从而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情,我引导学生在以后写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一系列手法去描绘一个具体场景,增加作文的生动性,也能自然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我们教师在文学类文本解题过程中就要对很多文章进行这种写作知识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文中的写作技巧,并要求学生在自己写作中进行实践,这样,文本知识就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写作技能。
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所以,我们教师要利用好文学类文本这一典范,让他们进行模仿,可以模仿文本的语言,如遣词造句、语言风格等;可以模仿文本的文体,如记叙文的构思、散文化议论文的体例等;也可以模仿文本的立意,如文章是从哪个角度立意,可以想到哪些内容等;还可以模仿文本的章法,如文章的开头、结尾的写法等,通过模仿,我们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最终达到创造。
例如,在马国福的《跟着炊烟回家》文本中,我让学生分析作者的构思:作者描写炊烟这一意象,由“炊烟”想到了家中的父亲,又想到了记忆中的村庄、美好的生活,最后写到炊烟能让自己的心归于平静,使“炊烟”这一意象上升到是我灵魂的导师,能让我回归精神的家园。在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我就让学生模仿这一思路完成“痕迹”这一意象的作文构思,也可以从实的联想到虚的,如从具体的一个“痕迹”,可以想到自己的经历、亲人、友人,再可以到自己的认识、感悟等,我想,我们教师能够经常的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模仿,慢慢的,学生就能把文本中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领悟。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在读完一篇优秀的散文或小说之后,都会有所感触和启发,都会受到文本中特有的情和理的感染。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文本中内容对学生的触动,让学生尝试着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类文本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例如,学生在完成许俊文的《乡村的风》这篇文本之后,都能深切的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要抒发的是对故乡的一种眷恋之情。带着这种情感,我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意象也可以寄托对故乡的情感,很多同学想到了家中的老屋、后院的桂花树、门前的水井等,接着,就让学生选取一个意象,完成一篇作文,抒发对自己故乡的情感。我觉得,学生结合了文本阅读的感受去写作,对作文的情感抒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当然,面对一篇篇精美的文本,可以挖掘的还有很多。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手上的教学资源,抓住课堂上的阅读材料,多动脑筋,引导学生对一切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内容加以借鉴、吸收,真正把作文教学融入到文学类文本的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