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2012-08-15 00:51张茂兰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9期
关键词:三维液体目标

◆张茂兰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第一中)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张茂兰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第一中)

物理是以创新精神为主要特征的学科。现代物理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强调认知过程和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定位上的显著变化,就是“知识的传授和落实”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更注重认知过程和学生价值观的体现,在教学目标定位上强调应该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即“三维”教学目标,使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和谐统一。

那么,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探究的平台,构建“三维”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不应该是教学的唯一依据,对教材的本质要求是“以怎样的方式最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学校的情况,充分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注重个人的思考和体验,灵活地根据课程标准调整教学内容,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根据需要调整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服务。

在《液体的压强》一课中,教材的安排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及其特点后,直接给出了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然后利用给定的实验去验证。我认为,这样处理只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接受老师的灌输,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无法培养和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所以我对教材的编排顺序和编写意图作了调整——我采用我校“4+1”课改的新模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达成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我把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放在第二课时,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在本节课中,利用小组的优势,通过大量的实验,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因此,液体内部压强特点不是老师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学生的猜想和探究中逐步得出的。这样不仅使学生真正体验了探究过程和方法,在体验中找出了液体压强的特点,而且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它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培养的同时更加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使“三维”目标有机结合为一整体。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从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入手,实施三维目标

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好奇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教师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创设探究情境,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用科学家的研究历程感染学生,是实施“三维”目标的重要前提。

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模拟“帕斯卡桶裂实验”,当容器被提起时,容器突然被胀裂,水柱四射,看到这一现象后学生叹为观止,都被这神奇的现象所吸引,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我告诉学生,要想解开这一现象之谜,需要我们掌握关于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同学们看到的现象就是著名物理学家帕斯卡在研究液体压强特点时设计的著名实验。此时,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急于探究液体压强的奥秘;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我先让学生观察自由游动的鱼,再向学生提问这些自由自在的鱼是否受到压强的作用呢?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的结论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合理铺垫,为学生搭建必要的脚手架,促进三维目标的落实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就是要转变以教师教为主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学生的体验,强调三个纬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知识不再作为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刻意回避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相反,如果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游离于知识之外,凌驾于知识之上,只是一味地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做文章,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出花样,那将是建筑在沙滩上的楼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做必要的知识、技能的准备和铺垫,将成为学生探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脚手架”,不仅能减少探究过程的盲目性,有利于促成学生探究过程的完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促进“三维”目标的落实。例如,在探究完了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后,利用前一节课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从而加深了对实验探究结果的理解和巩固。

四、“合作探究”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让学生享受学习中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是创设有意义的探究情境,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自探求知识,体验和完成认知过程,重视挖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让学生去感悟,去发现,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从中享受探索和创造的乐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了大量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真正能体验到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并在体验中找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由于教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所以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设计出许多有创意的、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实验。例如,在探究液体内部是否存在压强及其特点时,有的小组把塑料保鲜膜套在手上后伸入水中,看到保鲜膜全部贴在手上,同时发现手所在深度越深,薄膜贴得越紧,他们在感受到液体内部压强存在的同时,也证明了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是朝向各个方向的,并得出了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有的小组则把一次性的空塑料杯正立着逐步伸入水中,观察到塑料杯向内凹陷发生了形变,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小组则利用上面用过的侧壁刺有小孔的可乐瓶,反其道而用,把空可乐瓶插入水中,发现外面的水从小孔向瓶内射入,不仅证明了液体内部压强的存在,同时证明了内部压强的方向及其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等等。

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从中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问题产生、到研究方案的制定、实验的设计和最后的交流总结,学生在探究中理解科学,培养了能力。同时,在实验中相互合作,交流时相互学习、借鉴、补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认为,对新课程的三维教育目标的理解,应该是有机的、整体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渗透,而不是刻意地去追求、不是矫情地捏合,应该是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平时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积极探索新的、更适合学生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能力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三维液体目标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液体压强由谁定
层层叠叠的液体
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After Effects中Form滤镜下的三维粒子特效研究与应用
三维数字化移交技术在化工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剖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