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萍
(甘肃省临夏市第二中学)
初中思想政治课激发学生兴趣的探索
◆马丽萍
(甘肃省临夏市第二中学)
思想政治 学习兴趣 能力培养
兴趣是人们认识或参与某种事物的积极倾向,是获得学习成功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学生探求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搞好政治课教学,除了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以外,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没有兴趣和主动性,如何培养能力呢?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知识结合点是不同知识之间的有机结合,他反映了客观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产生于学生认识各种事实和现象之间的那些结合点。能正确把握知识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因为这样抓住这些结合点,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效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划等号。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是在讲解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比喻恰当,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印象,加强巩固。
“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闪耀着智慧光辉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如果你想使知识不变成僵死的静止的学问,就要把语言变成一种最重要的创造的语言工具。”思想政治课的说服力、感召力、战斗力也来自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语言风采。
漫画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选择灵活多样、结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