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魏炜
本世纪初开始的汽车产业大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社会对高端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为急迫。作为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理实一体化教学[1]是顺应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既在实训室中布置教学设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安排在同一教室中进行,教学模拟企业工作情境,由双师型素质教师指导,运用理实一体化教材,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练过程中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是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那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需要哪些教学资源的支持呢?
从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2]:既能进行理论讲授,又能进行汽车相关项目的实践操作,以便在学生的实训中给予指导。目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任课教师不善实操,指导教师不懂理论的问题[3]。解决任课教师技能化,指导教师知识化的难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任课教师理论功底厚,文化水平高,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提高技能的主要障碍是实践锻炼不够,不能或不愿走进企业一线,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督促任课教师利用节假日或定期安排教师到汽修企业实践锻炼[4],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实践技能和经验,做到既了解本专业及行业的发展趋势,又能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开展教学及教研;指导教师文化水平偏低,理论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学校应引导他们从长远发展考虑,克服自身的困难,努力提高知识水平。理实一体化教学能够促使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互相取长补短,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水平。
总之只要有了一批双师型教师,才可以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虽然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已得到职业院校的普遍认可和实施,但适合教学的教材几乎没有。现在所用的只是在课时上做了调整,安排了实训课时,本质上还是分开的,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论讲解与实践训练相融合的问题[5]。
因此,专业教师可自编教学讲义或教学任务设计书。通过对教材的整合,将每一单元按现场演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构重新编排,按由案例引入相关系统结构和原理的演示讲解,之后再进行检测、排故等实践训练的思路编写现场演示教学及实践教学任务设计书,实践教学部分设计供学生使用的用于取代原实训报告的任务工单[6]。如汽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结构与检修这一单元的教学可由发动机加速不良故障现象引入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展开相关部件的检测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等技能训练。理论演示讲解,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学生对部件的内外结构、安装位置有了感性认识,在对工作原理理解的基础上,上课才听得懂。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训,学生就不会无从下手了。
由于学生实践经验少,动手能力差,班级人数多不适合学生训练和教师指导,且需较大师资、财力和物力投入;班级的人数少,实训强度够了,但设备利用率低,相对投入大。为使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好,实训场所利用率高,每班以不超过40人为宜,可分成10人一组,一名教师负责一组,情境式模块教学以保证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无缝衔接,避免因时间间隔,造成理实脱节[7]。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在教室学理论,再到实训室实训。理论学习时,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没有感性认知,对汽车的结构和原理无法理解。而到了实训环节,又因对相关系统的结构和原理不理解,需要教师手把手指导,不能独立操作完成任务。理实一体化教学使知识理解、实践认知与操作训练衔接紧密,教学直观性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8]。在这样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上,教学过程以问题为载体,任务为导向,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决策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教师演示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分组实践操作来完成解决问题所需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项目即任务。
与理实一体化教学配套的教学场地可按现场演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类型[9],有针对性地进行布置:(1)现场演示教学场地要配置教学实验台、废气排放装置、移动照明灯、工具车、零件车、380V电源取电盒、学生课桌、教师电脑、讲桌、电子翻页笔、投影仪、移动白板等,以便于教师演示讲解汽车各部件结构、装配关系及其常见故障现象和检测步骤等。(2)实践教学场地根据汽车结构和实训室功能设置专项实训室。每一专项实训室中配置4~6套实训设备,用于拆装检测用的工具、量表具和仪器等。如汽车拆装实训室配置汽车整车、主要总成、专用拆装工具、量具及表具等。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实训室配置电控发动机实训台、检测仪、废气排放装置、移动照明灯、工具车等。除大力发展校内教学平台的建设外,还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与条件较好的汽车4S店或汽修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弥补校内教学条件的不足,这样还可使教师有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学生体会企业生产实情,利于毕业后尽快上岗。
职业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可改善单调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死板的教学方法,改变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通厌学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培养起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就业面。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条件下,建议职业院校抓住机遇,大力推行教学模式及配套项目的改革与建设,不断完善办学条件,把职业院校建设成为高端专业人才的摇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9).
[2]王勇,王宏宇.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构建能力教育体系的关键[J].职业教育研究,2005,(5):23-24.
[3]吴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4]李亚军.高职师资培训基地现状分析及创新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22-24.
[5]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北京:2006(7).
[6]高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国外职业教育,2008(1).
[7]易钜全,纪敖顺.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在学校的实施[J].中国培训,2006(4).
[8]刘占山.需求导向的职业教育探索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7(6).
[9]王冰蔚.我们能从能力本位职业教育吸取什么.职教论坛,2002,(3)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