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2-08-15 00:51朱伏波
中小学电教 2012年4期
关键词:情景人文教材

☆朱伏波

(南京市双闸中学,江苏南京 210019)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无论在内容的编写上和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会阻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笔者就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对策。

一、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材更新不及时,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该领域不断涌现出新技术、新观点、新理论,这使得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现有的教学内容、理论、方法和手段。[1]这无形中对信息技术教材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及时修订更新。但实际情况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修订与更新速度显得相当迟缓,导致一些过时陈旧的内容仍然出现在教材中,致使教材明显无法突出信息技术课程特有的时代特征与专业特征,更不能反映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当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

例如:Windows7系统早已风靡,而教材介绍的操作系统仍然是使用十多年的系统WindowsXp;教材中介绍的动画软件是Flash8,而Flash的最新版本已达到CS5,很多学生表示目前教材中的技术内容明显落后。同时,目前对社会与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如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在现今教材中也很难找到。可以说现行教材在选取新技术与新理论的生活应用、社会影响、发展趋势内容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2.教材过分强调“任务”或“活动”,忽略知识的系统性

目前,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是以“任务驱动”或“主题活动”的方式编排的。这样的安排方式虽然得到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认可,但问题也很明显:由于教材内容是按一个个活动或任务组织起来的,学生很难提炼知识点,更难以形成知识基础,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常常被淹没在任务或活动中。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学时,较为典型的现象是学生“一学就会,过后就忘”,学生参照教材操作能够顺利完成任务,一旦丢开课本或换一个任务或活动就无所适从,具体表现为“为任务而任务,为活动而活动”。由于教材是按一个个任务或活动组织起来的,很难实现内容的完备性、系统性,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教材中设置的情景缺乏意义性,与学生情感体验有较大距离

“信息技术教学情景化”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情境在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中具有营造探索氛围、激发求知欲、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和培养应用意识的作用。如果教材所提供的情景素材是学生陌生的、不感兴趣的或是脱离生活体验的,上述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同时,目前学生所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是面向全省广大城、乡初中生的,而不同地域学生会受教学环境、知识基础、家庭和社会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而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教材的情境素材无法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4.教材重技术轻人文,忽视信息社会人文精神与信息责任的培养

信息技术在体现技术性、科学性的同时,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体现着一定的人文特征。信息技术能力包括技术与人文两个方面,人文能力则包括信息评价与选择,也包括新课标明确要求的信息价值观与信息责任。但现行信息技术教材大部分内容仍然以“计算机教育”、“技术型知识”为核心内容,没有体现技术所蕴含的艺术、文化与道德责任。

二、解决的对策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提出了如下的解决策略。

1.把握最新动态,吐旧纳新

对于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兼顾基础性和发展性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遴选。教师应该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旧知识进行删改,改变教材内容容量过大、过旧和脱离学生实际的现状。在原教材基础上适当拓展新知识、新内容,同时,精选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必备内容,并进行新知识的渗透。

例如:对于操作系统这部分知识的介绍,教师可以适当布置探究性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或“操作系统模拟器”了解较新的操作系统如Vista或Windows7的有关知识。对于动画软件则可以选择较新的版本Flash CS4对学生进行授课。通过有目的地选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较新的技术,掌握的知识也不会马上就变得落后。

2.活动、任务与知识相互穿插,加强总结

针对教材过分强调“任务”或“活动”,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对教材做如下调整:一是知识引领,活动及任务穿插,在学习系统知识时安排一些小型任务或活动来练习技能。二是任务、活动引领,知识穿插,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方法和技能,这两种策略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成效,做到学习效率与效果的有机统一。三是在任务或活动中加强总结和归纳性的内容,在一个子任务完成后,及时总结有关知识、技能与方法,在每个任务或活动结束后有一个综述性的总结,引导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将一节课的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或活动,每个任务或活动根据教学需要在任务或活动中穿插知识点,或者是通过知识点引领后穿插任务与活动。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或活动之后教师及时带领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样的学习程序,学生不仅在任务活动中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还能及时将知识与技能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3.教学情景生活化,让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联系

离开了生活,知识将变得枯燥乏味。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经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从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建构情境,从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和城乡差异的角度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创设的情景必须是学生所熟悉和喜爱的,并且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有进一步探究、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图片的处理》这节内容的教学时,正巧赶上学校要进行黑板报的评选。于是笔者创设情景,让学生利用Photoshop制作一个“水是生命的源泉”的主题黑板报。由于水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这一主题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了。通过创设学生熟悉而喜爱并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这一情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纷纷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制作出风格各异而优秀的作品。

4.改革教学思想,贯穿人文观念

新课标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求信息技术学习之中始终要体现人文精神。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以课标为蓝本,选取教材中没有的却符合课标、更具有人文气息的个案。或者把人文背景和信息伦理道德渗透到技术章节内容中去,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例如:笔者授课时会有意识地添加一些教材上没有、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如学生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让他们了解求伯君创造WPS软件的故事,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介绍互联网时,不仅让学生知道网络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帮助,同时,也让他们了解网络黑客及中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带来的危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郭芳.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7,(1):66.

[2]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猜你喜欢
情景人文教材
情景交际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人文绍兴
楼梯间 要小心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