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继军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闻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001)
经济新闻是运用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形式,对经济政令及时准确地传达和解析党和政府的最新经济部署、经济决策和经济政策,且在最短的时间内与群众见面,并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新闻传媒的作用,也十分重视发挥经济新闻的功能。其实,改善民生的关键是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这指的是民生本义“民生的生计”。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后来演化的“民生”常与“国计”相对,泛指与国家大事、大政方针相区别的老百姓的生活、生计。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就是用经济新闻从民生角度报道老百姓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做好经济新闻,必须围绕百姓的生存和发展,着力报道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才能奏响民生工程的和谐乐章。
在报道国家重大的宏观经济政策,如金融、房地产、汽车等行业政策、新规时,要改变过去就事论事的报道方式,从民生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大政方针和经济政策,从对百姓生存的影响上来解读和指导这些政策,让百姓看到这些政策与自己生存的关系。经济新闻要宣传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经济领域的各种重要信息,同时还必须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兴趣、愿望和呼声,在政府与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国家方针、政策角度选题,而且还要从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就业、交换和分配的角度来确定选题,让经济新闻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地为平民百姓所理解和接受,引导百姓正确认识、感性判断。例如,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和出口肉鸡的加工企业,也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如果我们单纯从企业取得的经济效益方面进行报道,仅围绕出口额、销售收入等数字来报道,则难以引起普通读者的阅读兴趣。但如果我们从关注企业“生产道德、销售人品”的理念出发、从“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入手、用公司带动上万名农民就业致富的事实说话来做这篇经济报道,则会让读者特别是普通农民饶有兴致地知道如何“养正大鸡走致富路”,从而增加了报道的亲和力,既宣传了国家“三农”政策的具体体现,又增加了报道的可读性。
我们在做经济报道时,要站在民生的角度去考虑,既要有导向性,又要有权威性。要努力做到导向性与新闻性结合,在遵循政策主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讲求新闻性、突出新闻价值、提高新闻质量;要做到指导性和可读性相结合,除保证经济政策法规的权威性、正确性外,要采取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百姓解读,既有指导意义,又让百姓乐于接受;要注重权威性与群众性的结合,思想性与服务性的结合,既体现政策解读的权威性,又符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因为,这些政策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老百姓的生存与发展。如高速公路开通,动车组上路,我们不是简单地通报投资多少,通车公里居全国第几,哪位领导参加了通车仪式等等,而是站在百姓的角度,报道乘什么车到什么地方需要多少时间,节约了这些时间,能够在目的地做哪些事。对百姓生存现状和需求的报道,已经成为众媒体的主打内容之一。
做好经济新闻报道,必须心中有百姓。新闻报道追求的是揭示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看不到或抓不到这些变化,我们的报道就没有新闻价值可言。现在食品安全领域存在很多问题,如瘦肉精、染色馒头等。食品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出了问题不仅影响群众消费信心,也严重冲击社会诚信道德体系,同时对政府公信力、国家形象和外贸出口造成不利影响。经济新闻对这样的问题,既要让老百姓防范风险、消除不必要的疑虑,也要加大宣传食品安全的力度;增强人们的信心,引导老百姓科学认识食品安全的形势。但只看到或抓到这些变化不行,还要心中时刻装着百姓,才能写出有价值有生命力的经济新闻。务必从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角度去写经济新闻,把商品价格的变化、品种的换代、市场的预测等实用信息及时告诉受众和消费者。经济新闻要受到受众和老百姓欢迎,必须关注民生,服务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上学就业、投资理财等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话题,是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要着力搞好这些方面的报道。经济新闻关注民生,不仅在内容上要体现“关心群众的、群众关心的”选题,同时,还要监督危害老百姓身体健康的不合格食品,一旦发现不合格的食品,媒体要不留情面进行曝光,进行批评,跟踪到改正为止,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在形式上也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从新闻的语言、风格到内容要趋于平民化,要能赢得受众和老百姓的青睐,贴近社会生活和贴近老百姓必然成为经济报道创新的重中之重。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广大人民群众还有许多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经济新闻应在这方面加大报道力度,通过记者呼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帮助百姓解决问题;通过为百姓提供相关的信息,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记者深入采访一线,为解决问题创造可能。
做好经济新闻、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新闻要抓好时代前沿的新闻素材,要从百姓寻常生活中寻找线索。就经济报道来说,受众感不感兴趣,主要取决于新闻内容是不是发生在读者身边,新闻事实和受众有无关联,受众是不是真正关心,表现方式是否让读者乐于接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单纯从经济工作角度去搞经济报道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受众的需要。要善于抓经济发展中刚刚萌芽的社会苗头,善于写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新的社会现象,善于抓经济工作中大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使单纯的经济新闻走向民生化,自然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关注,使经济新闻真正发挥对改善保障民生的服务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社会朝着和谐社会的前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