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明
(吕梁日报社,山西 吕梁 033000)
现在,党报的很多时政报道为群众所诟病,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多数时政报道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工作、娱乐等没有实际用处,所以他们不喜欢,因此,我们要从群众的角度看时政活动,从群众的视角写时政报道,把他们的眼球吸引过来。
时政活动主要有会议、典礼和调研、慰问、参观等几大类,会议类一般的写法是开什么会、会议议程是什么、什么人参加、会议指出了什么、领导说了什么等,调研类一般的写法是什么人调研、什么人陪同、看了什么地方、领导说了什么等。这些写法一般从组织和领导的角度入手,“官本位”明显,官话套话空话太多,内容和群众太远,大多群众不喜欢看。有些报道中即便有群众想知道的内容,也因为形式“官样”,群众一眼就能看出,对它形成了习惯性的排斥,再加上社会节奏变快、媒介多样,这些文章往往“群龙见首不见尾”,大多数人根本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时间和必要。
时政活动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形式,党报进行报道也是重要报道任务,有些活动甚至用一般的报道形式还是很合适的,比如党代会、人代会等。但是,党报是用来“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的,是用来“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如果大多数群众大多数时间连报纸都不看,宣传的效果可想而知,党的事业必然会受到影响,党报存在的必要性也就不大,这是万万不行的。
党报时政报道的改进呼吁了很多年了,但一直没有彻底改变现状。目前,时政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过分强调宣传性而忽视了新闻性,即在处理宣传价值和新闻价值上出现了严重不平衡,在指导思想上存在重人不重事、重领导导不重受众的陈旧观念,不能满足读者多样的阅读需求。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宗旨意识淡漠,封建意识浓厚、官僚主义严重是一方面;党报使命感不强等是另一方面,记者责任心不强、对新闻不敏感现样也存在。对此,我们必须全面治理。
首先,要强化宗旨意识,明白自己进行时政活动是为人民服务的,报道出来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能逢事必报、必我、必显、必长、必臭,影响党的形象,“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主动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有关部门应带头改变对时政活动报道的要求,并出台制度长期执行。
其次,党报要增强使命感,“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深入实际,多报道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多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多宣传人民群众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激励全体人民信心百倍地创造美好生活。”主动向领导请示,改进时政报道,不能因为领导喜欢就跟进,也不能因为领导不管就敷衍了事,更不能没有忧患意识、不努力寻求自我发展办法,永远躺在党的怀抱睡懒觉,而应该在主动搞好舆论引导的同时,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发展自己,在为党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再次,记者要强化责任意识,掌握群众所需,钻研业务知识,“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宣传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从群众的角度写时政报道的方法很多,具体有这样一些方法:减活动、加新闻,要根据新闻报道活动,根据新闻及其价值的大小来确定新闻的详略和宣传力度的大小;减“虚”活动、加“实”活动,只有级别、没有新闻的“虚”活动要减,而关系国计民生的“实”活动,即使没有领导参加也应增加报道量;减现场、加场外,时政报道来自现场,但它的根却应该是在场外,只有将场内与场外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好的时政报道;减领导、加群众,写时政报道不能只把眼睛盯在主席台上、领导身上,主席台下、领导身边的人员的活动、发言也不能忽视,只要留心,时政报道也会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