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王中平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最能享受习作的乐趣,可现在有几个孩子真正喜欢作文课呢?学生大都反映:把作文写好太难,学作文难理出头绪,难有大的进展。为什么呢?当前,封闭式的作文教学和无端地设置各种条条框框的作文训练,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了作文水平的提高。不难看出,现在的小学生作文的程式化、成人化现象相当普遍,而反映少年儿童的童心、童真、童趣的作品却寥若晨星。对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尝试和改进工作。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把话写好自然也离不开勤练笔。人的语言能力的发展,除了要有大量的积累,还要有不同水平的丰富语言的实践。
习作往往是由仿写开始的,它犹如一根拐杖把学生带向成功。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课本中的有利资源,指导学生仿写。如教学《妈妈的爱》时,在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博大后,我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模仿文章格式自己编儿歌。这时,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有的写道:“在一个很冷的早上,我从梦中醒来,妈妈已为我准备好早点。啊!妈妈的爱是丰盛的早餐。”有的写道:“在一个很冷很冷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来接我,她脱下温暖的大衣披在我身上。啊!妈妈的爱是温暖的大衣。”……学生的话语虽然幼稚,但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学生心中有着某种感受需要去倾诉时,便可自由创作出好的作品来。这些作品闪烁着儿童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让我们成年人都自叹不如。
如何摆脱这种现状,挣脱作文教学的种种人为的束缚,走出作文教学的一片新天地来?笔者认为,应在作文教学中推崇、实行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开放与创新。
作文不再被禁锢于课堂,局限于教材。如果局限于每周的两节作文课,拘泥于学校、教室里进行的作文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作文训练的时间和空间应该是开放的,时时、处处都可以让学生进行作文训练。
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教材走向生活。把作文训练巧妙地、有机地结合于饶有兴味的各类活动之中,诸如参观访问、科学实验、文学社团、广播板报、征文竞赛、艺术审美、手工制作、小发明、实地“写生”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的渠道和方式,更丰富的素材资源、更广阔的时空,让他们自由地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想象、创造。就训练的空间而言,除了要在校内让学生进行习作训练外,尤其要重视让学生走出校外,亲身去观察、感受、思考生活,继而自由表达。我们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做适量的家务事;开展“手拉手”互访活动;游览名胜古迹……拓展学生习作的空间。
大语文观告诉我们:处处是语文,时时是语文,事事是语文。我们要重视学科间的互动,把作文教学渗透到各学科之中。一节精彩的自然实验课,一次激烈的拔河比赛,一堂难忘的手工劳动课,一段刻骨铭心的舞蹈音乐欣赏,无不是作文的好题材。语文老师要善于与各科老师协调,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的同时,得到作文的训练。
作文教学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比如写“家乡的变迁”,就要求学生课后去调查访问;写“环境保护”方面的作文,就要求学生查找资料。我们更提倡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要围绕某一个重点进行小范围、短篇幅的自由表现,可以描写一个小物品,刻画一个人的外貌,叙述一次见闻,烘托一处场面等,只要积少成多,作文水平就能逐步提高。
我们强调自由表达,允许学生“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赞可夫主张让学生进入一种自由的写作状态,有充分的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想,应该让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不受什么条件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有表达自己想法的自由,而不是诸多限制。
我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写真人真事,不限时间、内容和篇幅,命名为“自由”作文,并在班上办了一个“自由作文展览栏”。通过多方启导和鼓励,使学生形成“一事一文”、“无事不可入文”的观点,养成关心生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的良好习惯。
要写真实,也可写真想。因为把假的写出来,这也是在反映真实。真的能写,假的(只要没有造假的动机)也能写,真想可写,假想也可写,这和写真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写真的真谛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拘无束地写出来(想当然包括假想),真的假的都能写,大胆想,大胆写。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根据“公路上机动车、摩托车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进行习作时,引导学生尝试创真。有一位同学根据她的堂叔在公路上行走不知闪避而被从后面来的汽车撞伤致残这一惨剧,提出应更改交通规则,行人要靠左行走与汽车逆向这一大胆想法。她说,这样,一碰到意外,行人就能主动避让,从而就可能避免许多悲剧发生。
总之,小学作文的教学目的,主要不在于教会学生掌握多少作文知识和写作技巧,而在于培养一种“创作”素养,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通过创造新的真实的写作实践,充分张扬学生个性,让儿童敢于想象、勇于探索,保持一种追求创新的状态、执著的精神和坚强毅力,在自由自在而又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引发创造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