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播

2012-08-15 00:49:13傅梅芳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红色价值文化

傅梅芳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播

傅梅芳

(华南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红色文化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红色文化在新时期,对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多种路径创新和利用红色文化促使其与当今时代衔接也是其价值实现的关键。

红色文化;价值;传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2011年,在建党九十周年这一特殊“政治节日”的作用下以红色歌曲、红色旅游、红色书籍、红色短信、红色影视作品等为载体的红色文化的宣传和传播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红色文化是在中国红色土地上培育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属于“政治性质的文化”。红色文化不仅在革命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红色文化对于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助于唤起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属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于什么是红色文化,目前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表述。有的认为红色文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和人民群众从党与人民军队的创建到土地革命、红军长征、解放战争各个时期所留下的足迹以及所取得的伟大功绩,以及在取得功绩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的伟大人格、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1]有的认为,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优秀文化具有历史阶段性特色,不同的革命阶段诞生不同的精神内涵。[2]还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文化指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中人们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狭义的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解放与自由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的历史实践中凝结而成的观念意识形式。[3]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可以把红色文化理解为一种与中国革命、中国建设、中国共产党及其建立的红色政权紧密联系的,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积极、健康、先进的文化。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必然包含其物质载体和精神指向两个层次。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即红色文化的外在显型部分,包括革命文物、文献、纪念地、会议遗址、革命领袖故居等物质产品,是红色文化的活动方式;在这些实物的红色文化形态上体现的非物质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革命信仰、价值以及在革命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形态、规章制度等,则是红色文化的观念形态和精神指向。红色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中产生的,因此红色文化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的特点。[4]

“红色文化”热潮的再次掀起除了“政治节日”、“政治纪念日”的推动作用之外,与红色文化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和功能密不可分。在以往,红色文化往往被赋予教化工具色彩,对红色文化价值的分析也更多从其德育功能来研究,因此并没有科学、全面、深刻地认清红色文化的真正价值。笔者认为,就红色文化的价值而言,可以从其历史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五个方面深入探讨。

1、历史价值

红色文化的历史价值即历史印证价值功能。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成果,具有独特的时代历史烙印。红色文化主要是在炮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孕育的,它承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阶级革命、抗日战争、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它所固有的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核,在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传承和发展。红色文化的历史印证价值表现在:一方面,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各种革命纪念馆、文化遗址以及红色文化的历史深刻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另一方面,红色文化的精神形态完整地再现了革命先辈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2、政治价值

红色文化倡导的是崇高思想境界和革命道德情操。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主要是指红色文化的思想政治功能,具体表现为传播政治意识、引导政治行为、培养政治人格、营造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其一,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红色文化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赋予的,传承红色文化,解读红色历史,有利于帮助人们了解党获取执政地位的奋斗历程,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在重大事件上有利于引导公众舆论方向;其二,对于青少年而言,红色文化是青少年德育的重要载体,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青少年德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其精神形态则承载了大量的思想信息和内涵,红色文化能够使青少年在生动的环境中形成社会主流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政治态度和理想信念;其三,对于党的干部,红色文化在党员干部中的传播是其重温党的历史,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洗礼,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先进性的有效形式。

3、文化价值

红色文化属于“政治性质的文化”,既属于政治领域,也属于文化领域。[5]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其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功能和价值,主要表现在:其一,转型时期,我国社会各种矛盾凸显、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现象时有存在,红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又融合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转型期的中国,执政党试图通过主旋律文化的熏陶以重塑社会价值体系[6]。其二,红色文化在实践和文化两个方面都是党执政文化中最强有力的声音,也是影响世界其它国家发挥我国文化软实力最主要的部分,因此就我国国际竞争力,红色文化有利于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扭曲,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其三,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中所提炼和凝聚的光荣传统和精神财富则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得到不断的传承和升华,因此有利于文明的传承。

4、社会价值

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是通过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发生作用的。一方面是红色文化通过其价值导向功能倡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引导人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品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进而使其转化为自觉行动,以实现凝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指红色文化总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渗透到各种文化中,弘扬主流文化,调解文化冲突,引导文化正确的发展方向。

5、经济价值

从本质上讲,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人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素质,增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经济价值。[7]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已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就是指红色文化可以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红色文化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已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一些革命老区保留下来的文化遗址和革命故事都是发展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进而形成新型文化产业经济模式,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同时也能够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动力和民族文化发展、升华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当今时代,要从根本上提升红色文化在社会意识范畴内的影响力,发挥其强大指引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准确界定红色文化的内涵

准确界定红色文化的内涵就是要弄清红色文化的“箩筐”里应该装什么。首先,红色文化虽然具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但其内容绝不仅限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而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因此还包含了发展的民族精神。我们既要深入挖掘其优秀的传统内涵,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与时代紧密结合,以新时期的视角甄别和继承红色文化。其次,要防止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把红色文化作为商业促销的噱头,造成传播的庸俗化,如在红色旅游中,一些导游牵强附会歪曲史实,或在影视作品中脱离红色文化的精神实质,庸俗恶搞。再次,要防止红色文化空壳现象,即红色文化被世俗主义、市侩主义的价值范式所冲击,并且被暗中抽空了具体内涵,成为脆弱的、镂空的储物盒,人们对革命时代的激情,丧失了认同的欲望,却保留了猎奇的幻想。[8]由此可知,如何让人们了解红色文化所包含的精神实质和崇高美,是红色文化传播中的难题。

2、明确红色文化的作用范围

明确红色文化的作用范围就是要明白红色文化应该用在何处,作用在哪里。近几年红歌传唱成为一种潮流,但不能误传误读。红色文化不是包治百病的药,准确认识红色文化的作用也显得尤为重要。其一,要凸显红色文化的德育功能,使红色文化在新时期通过倡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爱国主义等引导人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提高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并在生活中转化为实际行动。其二,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软实力功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构建一种更具生命力的良性循环的现代生态环境。[9]因此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合理借用新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媒介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红色文化在传播时要掌握大众传播的规律,时时要契合80后、90后年轻人的心理,用年轻人的审美解读红色文化,采用各种新的传播形式,使红色文化更加时尚化、通俗化。比如,据调查表明,中宣部等十部委推荐的“爱国歌曲大家唱100首”中2000年后的歌曲只占10%,红色文化的传播除了要深挖其内涵外,还要不断发挥其创造性,通过一大批优秀的影视作品、歌曲、书籍,通过红色微博、红色网站、红色短信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鲜活的事实、生动的材料赋予其时代特色。从“红段子”衍生出“红言颂”、“和段子”、“金段子”,就是红色文化与新媒体相结合,用红色文化占领新媒体阵地的生动体现。因此,要让红色文化转化为优良基因代代相传,必须结合实践,转变原来过于政治性和理论性的“布道式”的枯燥说教,不断为红色文化增添时代感,增强其感染力和生命力。

4、拓展红色文化的世界价值

全球化的背景下,哪个民族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它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先进文化,促进文化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就显得更为重要。要立足于国内,又要面向世界,积极主动地建立开放包容的中国文化系统,自觉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竞争,在全球化背景下阐释红色文化,挖掘红色文化的世界价值,以红色文化的合理因素去充实完善世界文化,扩大中国红色文化的吸引力。作为社会主义运动史一部分的中国红色文化,理当不断发挥其对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它凝聚了鲜明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的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构成。因此,一方面,党和政府以及文化机构要用红色文化占领思想和舆论阵地,要通过红色文化向人们传递健康、传系情感、传播知识、传送理想、传承文明,推动主流文化的大力弘扬和广泛传播;另一方面,要大力发扬红色文化的世界作用,以高度的自信心推动中国红色文化走向世界,为提高我国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功立业。

[1] 曾喜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8.

[2] 程新新.浅析红色文化建设与发展[J].理论导报,2011,(4).

[3] 赖宏,刘浩林.论红色文化建设[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4).

[4] 王以弟.“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D].济南:山东大学马列部,2007.

[5] 熊扬勇.论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及其提升战略途径[J].理论导刊,2010,(2).

[6] 苏永通等.唱红歌只是一种文化消费[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59173

[7] 陈世润,李根寿.论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4).

[8] 周志强.红色文化空壳忧思[J].人民论坛,2011,(5).

[9] 熊扬勇.提升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途径[J].长白学刊,2010,(1).

G129

A

1672-4445(2012)02-0056-03

2011-12-23

傅梅芳(1989-),女,江西兴国人,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责任编辑:张洋生]

猜你喜欢
红色价值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Coco薇(2017年11期)2018-01-03 19:42:51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