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被苏丹反政府武装劫持的29名中国工人成功获救,结束了长达11天的被绑架经历。另外,在埃及遭扣的25名中国工人也得到释放。
点评:连续两起中国海外工人遭绑事件,让中国海外工人的安全问题引发社会反思。一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内涵需要调整,今后发展的趋势,应该不是大量的人员走出去,而是大量的技术走出去,机械设备走出去,观念走出去。二是确保中国驻外工人的人身安全,需要政府、企业和工人自身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事件: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管理工作会议,有消息说,针对近年来公务员招录中存在的问题,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将加紧出台公务员考录面试规则,促进面试规范化,提高面试公信力。
点评:这应当被看作相关部门对时下公务员招考乱象的一个回应。但是被纳入“加紧出台”序列的公务员考录面试规则,是否能够彻底解决公务员考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虽可期待却无法乐观预估。因为,究竟如何规范和细化这一最难于被规范程序的监督,不啻是一场对权力运转状态的根本考验。
事件:最高人民法院前不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危害生产安全的刑事案件审判中,严格控制缓刑、减刑和假释的适用。
点评:可以预见,《意见》的出台将有助于遏制对有关人员量刑过轻的倾向,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企业负责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但减少安全生产事故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司法部门一家就可以做到的。一方面,安全生产监督机关要从制度上加大监管和惩治力度,坚决遏制事故频发的态势;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全面修订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这一良机,广泛调研新情况、新问题,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尽快健全生产安全监管和惩治的法律体系。
事件:芜湖市政府网发布通告,宣布暂停2月9日公布的被称为2012年第一个地方政府救市的房地产新政策。这与去年11月广东佛山市政府暂缓执行放宽住房限购令的动作相似,并且也是在中央的干预下叫停。
点评:对于“松绑令”,民意的反应最为激烈,而民意反应则会影响到舆论关注度,进而会惊动上级。“中央检查组抵达芜湖”很大程度上就是循着这样的路径。按理说,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出台、调整都是很严肃的,不容朝令夕改。但我们看到,楼市朝令夕改的闹剧频繁上演,难道说,楼市成了公共政策的试探场?
事件:2月9日,银监会对外发布《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对银行业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同时要求4月1日起各银行对于服务收费项目明码标价。
点评:仅仅明码标价还远远不够。公众不仅需要知道哪些服务收费,更需要知道该收费合不合理。遏制银行乱收费,不能寄希望于银行良心发现、道德自律,也不能一味期待行业内的监管,必须从重建制度和制度改革入手:一方面明确银行乱收费将承担法律代价;另一方面进行金融改革,推进银行业更充分竞争,打破银行靠收取手续费和吃利差赚得盆满钵溢的不合理局面。
事件:由广州警方起草的《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规定: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可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的失物,失主领回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获人。
点评:不难看出,规定首先肯定了给予拾金不昧者一定报酬的正当性。别人捡到你的东西如数返还,作为失主,此刻以物质方式对拾金不昧者进行感谢,这原本是一种非常朴素甚至与生俱来的人类情感。因此建立在感恩心理基础上的自愿物质感谢,政府部门不应该也没必要强行规定一个具体的比例。正如西方小费不可以成为制度安排而只能作为一种感恩文化一样,对拾金不昧者的感谢也是如此。
事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近日在新华信汽车市场研讨会上透露,为了有效治理交通拥堵,国内一些大城市今年很可能会制定“交通拥堵费”政策。
点评:如果果真实行便是个无奈的选择。在这方面,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很明显,一个城市真正要治堵,不是靠简单的收费思维就能解决问题。怎样让城市拥有强大的公共交通后盾,怎样让交通建设更符合顺畅流通的规律,怎样合理引导公众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怎样实现公共交通的无缝换乘转接……这些,恐怕才是收费之外,城市公共管理者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事件:教育部基础一司公布了2012年重点工作。其中,一大重点是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点评:显然这只是教育改革迈出的一小步。随迁子女读书难的背后,与流入地政府部门热情不够、包容性不强、怕承担责任有一定关系。为了让随迁子女更好地接受优质教育、融入城市生活,显然还需要更多的制度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