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民生史观形成的三个维度

2012-08-15 00:45李成保姜纪垒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史观孙中山民生

李成保 姜纪垒

论孙中山民生史观形成的三个维度

李成保 姜纪垒

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双重际遇下,我们重新探究孙中山民生史观得以形成的三个维度:理论渊源、理论自觉和哲学基础,认真考量它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接合,从而祛除历史的遮蔽和“否定”的迂回;这从源头上梳理的三个方面,有利于破除对民生史观进行定性研究的错觉和标签化的处理,具有特别的理论建设性和现实关照性双重意蕴。

民生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渊源;理论自觉;哲学基础

在我们热烈庆祝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政府和学界有许多纪念活动,纪念文章也屡见报端,但是我们在大谈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以及要继承辛亥遗产之时,鲜有人谈及辛亥革命的精神遗产——孙中山的民生史观 (以下简称“民生史观”),这点让人不无遗憾。追根溯源,对孙中山的民生史观的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哲学倾向的定性研究使得其受到冷落。

三民主义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主张和理论成果,其最终是以民生主义为皈依,而它的哲学基础是民生史观。从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学界对民生史观还存有争议,往往着眼于定性研究和评价。这样就难免脱离当时的历史时代,同时,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思维方式。因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就批判性的指出: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只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从实践和主体方面去理解;反过来,能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但它又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众所周知,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真正的哲学思想是时代的精华,从来就是历史的回声和现实的投影。我们怎么能割断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标签化处理了之呢?本文就是要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突破传统研究方法,重新解读孙中山的民生史观得以形成的三个维度,转换研究视角,真正祛除历史的遮蔽和“否定”的迂回,从民生史观形成的条件角度解释其理论内核,才能为真正凸显其当代价值做好前提性的预设。

总的来看,作为那个时代精神精华的民生史观的形成有自己的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学界一般认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哲学家”,[2]他在积极扬弃中国传统哲学和广泛借鉴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基础上,从自己的时代出发,不断总结革命实践经验、加以理论概括和提升,实现了中国哲学思维方式的近代转换,“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与物质诸两极对立的思考框架之外,为我们民族的现代化设计了最富有涵融性与前瞻性的思路”。[3]民生史观就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哲学的这种特点,概括而言,它是孙中山把民众的“生存状态”作为哲学研究对象,以谋求民生幸福为价值目标,在总结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选择地吸收东西方各家学说而形成的具有鲜明近代特色的哲学理论,是孙中山社会历史观的核心和概括,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孙中山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进化的基本观点。同时,民生史观首次从哲学高度发出重视民生的呐喊,具体说来,民生史观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的理论渊源和一个方面的现实基础。

一、民生史观对古今中外理论的积极扬弃

诚如以上所指,民生史观是孙中山学习吸收中西思想成果而形成的哲学思想,其理论渊源可谓中西合璧、兼容并包的特点。孙中山曾指出:“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4]“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我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扶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5]由此观之,孙中山坚持的治学方法有三大特点:因袭、规扶、独见。

(一)民生史观对儒家的“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首先,民生史观突出的就是历史主体的“民”,认为政治要重视“养民”,关系到国家兴亡和政权巩固,这一点正切合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的儒家思想。孙中山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不足食胡以养民?不养民胡以立国?”[6]并进一步指出:“三民主义皆基本于民。”[7]其次,对未来大同社会的设想:“所有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国家皆有一定之经营,为公众谋幸福。至于此事,幼者有所教,壮者有所用,老者有所养,孔子离娄的大同世界真能实现。”[8]这一点是对《礼记·大同》观点的直接移植和运用,直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最后,孙中山也对儒家思想糟粕给予否定,“非一人之国家,乃我人民之国家。”[9]他还坚决反对君主专制、等级观念和“三纲五常”等儒家的封建思想。

(二)民生史观对墨家的“兼爱”思想和基督教“博爱”思想的扬弃

“兼爱”与“博爱”思想是民生史观重要思想渊源,也是理解平民之爱的关键。墨子认为统治者应该“爱利万民”(《墨子·尚贤中》),通过“兼相爱,交相利”建立一个“饥者得食,寒者得衣,老者得息”的理想社会。孙中山的“民生畅遂”的主体对象是广大民众,而且他的“博爱”注入了经济内涵,宗旨是满足民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并非伦理道德的抽象谈论,也非非理性的宗教信仰,“博爱云者,为公爱,而非私爱”。[10]孙中山还将“博爱”与社会主义相联系:“博爱平等自由,社会主义之真髓。”[11]

(三)达尔文“进化论”理论对民生史观形成的影响

民生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是进化发展的。在《民权主义》中,孙中山提出社会发展的四个时代:洪荒时代,神权时代,君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他认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社会发展有内在的联系,即从低级到高级进化的规律。孙中山研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说:“于西学雅癖达文之道”;[12]“进化者,自然之道也。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此物种进化之原则也”。[13]但孙中山同时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只适用于自然界,而不适用于人类社会,否则会导致强权主义,因此,他严厉批判过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它是一种把人类降低为动物的野蛮学问,是一种强盗逻辑。

此外,孙中山吸收古今中外的理论渊源绝不止以上三个方面。比如,作为民生史观中社会进化动力论的重要内容的“互助”思想是对克鲁泡特金、赫胥黎和荀子等人的“互助”和“能群”思想的借鉴。还有孙中山提出的“人类求生存”是历史发展的原动力的思想是对威廉的“求生存”思想的吸收和超越。但是真正对民生史观形成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当属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对民生史观的启示

历史观是用来探讨人类社会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而解释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层原因,是对人类社会历史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总结。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把哲学的辐辏点定于现实的人及其生活世界的物质生产实践。孙中山从对现实民生问题的关注中得到启发,自觉地从哲学视角思考社会问题,认为“我们能够明白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再来解决社会问题,那才容易”。[14]

孙中山早年在大英博物馆阅读了当时几乎所有欧洲流行的政治学说,其中就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他自己也将民生主义的形成归因于在英国的阅读和见闻。20世纪初,中国处在一个东西方文化激荡的历史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竞相涌入。通过对各种社会历史学说的分析,孙中山发现马克思的学说与众不同。他认为,马克思之前的各种社会主义学说都在描绘人类未来社会的理想图景而没有具体的手段和方法,不免沦为脱离现实、无法实现的“乌托邦”;而马克思则是从人类历史和社会现实出发去研究问题,“到了马克思出世以后,便用他的聪明才智和学问经验,对于这些问题作一种极透彻的研究”。他还对马克思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独创性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专从事实与历史方面用功,原原本本把生活问题的经济变迁,阐发无遗。”[15]孙中山甚至激情宣示:“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区别。”[16]当然,他所谓的共产主义是宽泛的,他坚信共产主义必然是以不同的方式去实现的。

在《民生主义》的演说中,孙中山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对近代民生问题产生的社会经济根源进行较为完整的表述,自此正式提出了民生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的民生史观。他首先从生产力角度分析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由于“人类的生产力忽然增加,着实言之就是由于发明了机器,世界文明先进的人类便逐渐不用人力来做工”,[17]结果导致许多人的失业。

可见,孙中山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事实出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问题,设想改造中国的方案,勾勒出理想中的“大同世界”,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是直接得益于马克思的。民生史观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历史视野:他把中国落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问题纳入了自己的哲学思考与研究,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视角探求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和规律,把哲学研究的对象拓展到人的生存境遇,顺应了哲学主题回归“生活世界”的转向潮流。但是,孙中山研习的是马克思的方法,并没有完全接受马克思的观点,在很多方面存在误解和偏差,甚至针锋相对。

三、民生史观的形成是回应时代的理论自觉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18]因为它能抓住时代的主题,回答时代产生的迫切问题,符合时代的进步要求。民生史观的形成也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的产物。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出现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列强几乎都侵略过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割地、赔款、出让权力等成为那个时代的关键词。稍晚一些,改变中国的各种尝试相继发生,如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自强、起义、改良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是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令人不堪的中国。辛亥革命之后,各国势力纷纷扶持军阀代理人,对中国的侵略和对中国人民的盘剥有增无减。孙中山不无感叹地说:“中国现在祸乱的根本,就是军阀和那援助军阀的帝国。”[19]

孙中山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多灾多难的动荡岁月出生、成长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历经多次武装起义的失败,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王朝,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又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运动等,顶住了历史的种种逆流,在逆境中愈挫愈奋。这些革命实践都为后来的民生史观的形成作了实践上的准备。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宣传的先进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时代进步的闸门由辛亥革命一经打开,就没有停止过。俄国十月革命让孙中山看到了希望,并认定俄国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不仅把世界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20]他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政策,明确了反帝的目标。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任何企图变革现实的思想都只能来自现实背景,时代影响着孙中山思想的发展和转变,他同时也以自己的哲学思维回应着他那个时代。个人的生存状况及前途命运并没有困惑和拘囿孙中山于自己个人的狭隘圈子,而是推己及人。正如同马克思不顾个人困顿的“普罗米修斯”情结一样,“民生”在孙中山思想深处形成了一个不可解脱的情结,他始终把民生作为革命行动实践和革命理论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曾经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21]他的三民主义之皈依——民生主义的目的要改变群众的经济状况,解决中国人民的疾苦。可以说,孙中山有感于时代潮流和历史使命,出于改造中国和改善民生的实践需要而自觉探求哲学历史观问题的。

四、民生史观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除了以上两个不可或缺的维度或条件以外,哲学基础无疑是民生史观得以创立的内在属性所规定的。孙中山把哲学的研究对象延伸甚至直指人的生存领域,在历史观上突破中国传统哲学取得巨大进展绝非偶然,得益于他的自然观、认识论和价值观上的切实转变,而这些哲学思想是民生史观得以创立的必要条件。

(一)民生史观的宇宙观。进化论是民生史观的基础,在《孙文学说》中,孙中山集中阐发了自己的宇宙进化思想。他借鉴了欧洲的以太说、地质学和星云假说等自然科学,又吸收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思想,较系统地阐述了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发展问题。孙中山并进而认为物质进化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世界万物皆由进化而成”,“夫进化者,自然之道也”。[22]他又依据自然科学史和人类史的有关知识,指出宇宙进化是漫长的过程,经历三个时期:“其一为物质进化之时期,其二为物种进化之时期,其三为人类进化之时期。”[23]在他看来,浩瀚的宇宙进化过程,不过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系统。这一思想的理论价值虽不突出,但是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决定了民生史观的唯物主义倾向。同时,孙中山又认为人类进化与物质进化、物种进化明显不同,人类的进化是一个逐渐摆脱“兽性”渐变为“人性”的过程,此后“则与动物种之进化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24]他极力反对把“物竞天择”的原则用于人类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在社会进化中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从而提出“突驾”说和“后来居上”思想。孙中山认为只要人类把握了历史的规律,就能顺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实现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这一点体现出孙中山不但认识到规律的制约作用,还看到人在其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民生史观的价值观基础。孙中山早在檀香山求学时就立下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崇高理想,这无疑是他以后革命实践活动的鲜明的价值目标。早年就把如此伟大的使命和历史责任写入自己的人生规划,在当时迷乱的中国实属不多,他以后的行动无一不是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的。当然,任何情感的冲动、现实的刺激和其他感性的体验都不能代替理性的思考,更不能完成一个人理论学说的建构。然而,在这个革命先驱者的思想深处,存在着一个救世的情结,他把推翻清王朝、消灭君主制、摆脱列强侵略和急救民生苦难等统一为“救国纲领”的历史使命。其中对人民的真挚感情上升为民生主义纲领,最后又升华到民生史观,从早期的“平均地权”到后来的“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他都未偏离为人民谋幸福的轴心。尽管日后孙中山革命实践活动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忧国忧民的振兴中华的价值目标是矢志不渝的。

(三)民生史观的反映论思想。孙中山从革命实践出发,突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狭隘“知行观”,把知行关系诠释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超出了知行的伦理原则,融入了新的时代因子。他把“行”的范围拓展到生产活动、经济发展、革命斗争和科学实验等社会领域,又把“知”定位为自然科学的“真知特识”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等社会政治学等领域。“行先知后”是孙中山知行反映论的核心和精华。他通过饮食、花钱、作文等实例详细说明:人类总是先有“行”后有“知”。在《三民主义》中,孙中山说:“宇宙间的道理,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才发生言论,并不是先有言论然后才发生事实。”[25]至此,他的知行学说有了重大发展,“知与行”发展为“事实与言论”这一对新范畴,前者指的是宇宙间的客观存在,后者指的是人类的思想认识。这就肯定了客观事实的第一性,思想认识的第二性,他的反映论的唯物主义性质也得以凸显。

以上,民生史观形成的哲学基础只是主要三个方面的,除此之外,孙中山特别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根据革命实践的需要选择理论,而不是盲目崇拜西方学说。另外,民生史观也具有强烈的实践特征。从民不聊生的国情出发关注劳苦大众的生存问题,针对性很强。

五、民生史观对当前民生建设的启示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费尔巴哈把唯物主义和历史彼此完全脱离后,紧接着就强调:“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仍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人们仍是为了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一样”。[26]因此,不论生活发展到什么阶段,民生总是人们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孙中山首次把民生作为政治实践活动的中心和价值承诺,民生史观在经济意义上反观历史、审视现实,同时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孙中山不止一次强调民生的重要性:“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7]“民生就是社会一切活动的原动力”[28]等。孙中山认为,社会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求生存”的发展史,他以“进化论”为支撑,把“民生”问题作为观察社会现实和探索社会历史进化规律的出发点和目的,把民生作为社会历史的“重心”和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在此,民生已经在孙中山那里有了哲学诠释,具有了认识和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已经从利益普惠过渡到了利益分割时代,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业已成为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此时回首20世纪初孙中山这种张扬民生和人类求生存的问题在今天变得如此具体和细致,民生问题引起了全党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已经把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和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我们再来考察孙中山的有关民生的思想及其主张,尤其是他的民生史观学说,可以明晰的是,这一学说始终贯穿着以“民生”为本位的价值理想与追求,蕴含着人类社会自身的价值取向,至今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孙中山把人民的生存、生计和生活问题作为其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此关照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将之作为衡量人类历史活动得与失的根本标准,充分彰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里指出的:“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29]当然,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民生显然不是“历史的重心”,但却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核心;民生虽不是“历史进化的原动力”,但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

[2]肖万源.孙中山哲学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25.

[3]郭启勇.孙中山的哲学思想[A].孙中山及其思想[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244.

[4][13]孙中山全集(第6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180.195.

[5]孙中山全集(第 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60.

[6][7][10][14][17][21][28]孙中山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1.75.22.75.802.86.835.

[8][11]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359.523.

[9]孙中山全集(第 3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349.

[12]孙中山全集(第 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47.

[15][16][20][25][27]孙中山全集(第 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60.360.100.264.355.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21.

[19]孙中山全集(第 1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38.

[22][23][24]孙中山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40-141.141.14.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29]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李成保,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姜纪垒,河南移动通信公司濮阳分公司营销经理,硕士(邮政编码100091)

B26

A

1672-6359(2012)01-0027-05

(责任编辑 曹连海)

猜你喜欢
史观孙中山民生
别开生面先行者——孙中山的哲学创意
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三个维度:目标·方法·价值
孙中山的绰号
论莫言《蛙》的暴力史观——兼及1950至60年代乡村叙事“历史”的重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民国时期孙中山邮票赏析
孙中山的澳门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