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街道办事处现代服务经济发展思路、路径及政策建议

2012-12-22 15:50:18张志勇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千佛山历下区办事处

张志勇

千佛山街道办事处现代服务经济发展思路、路径及政策建议

张志勇

《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服务业打造成为济南市的首位经济,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使服务业成为济南经济的主要支柱。”在这一规划指导下,作为历下区乃至济南市服务经济最发达地区的千佛山办事处,现阶段如何集聚发展高端现代服务业、如何促进辖区现代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是当前急需破题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千佛山街道办事处发展服务经济的背景及目标

(一)千佛山区域发展服务经济的政策背景

2011年8月16日,中共济南市委焉荣竹书记在历下区调研时强调,努力当好主城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要围绕老城改造提升和东部新区建设,要坚持把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区位优势和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历下区以构筑空间形态科学、功能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城区为目标,实施“西部提升、中部崛起、东部腾飞”战略,将构建“一区双核、六片区”的服务经济发展格局。“六片区”是指六个服务产业功能片区,其中地处千佛山办事处辖区的有两个功能片区: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区和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区将着力引进金融、中介、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企业,强化片区金融保险、高档酒店的主体功能,打造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高端商务区。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将加快发展数字传媒、科技应用等创意产业,打造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2011年8月25日,历下区在年初提出的“一区双核、六片区”的发展格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发展思路,即按照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契合的要求,重点发展科技研发、设计咨询、文化创意、科技中介服务、经营性教育医疗等重点产业。在济南市和历下区服务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千佛山街道办事处作为历下区知识经济主要产业集群集聚区和西部提升的核心区域,通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提出了跨越发展服务经济的目标。

(二)千佛山办事处发展现代服务经济的目标

1.适应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

在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着力打造创意产业、金融产业等高端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经济”,这是千佛山办事处“十二五”期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新的跨越发展所给出的答案。这一思路在保持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现代服务业中的知识经济产业的引领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强大作用,把握住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

2.打造支撑和引领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通过完善千佛山办事处现代服务体系,可以促进区域内服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水平,从而为知识经济产业发展拓宽市场空间。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现代服务体系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服务网络系统配套和品牌效应,成为总部集中地,能把商业、会展和各类服务业集成,为总部集中地服务,客观上为知识经济产业发展构筑起一个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未来将被打造成为辐射全省全国的现代服务业重要载体,成为支撑和引领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3.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千佛山办事处现代服务体系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尤其是服务经济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可以使集聚效应得到拓展,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同时,千佛山办事处现代服务体系有利于实现服务组织机构的网络化,促进知识交流与服务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向集约化、智慧型发展,从而成为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

二、当前千佛山办事处服务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和问题

(一)发展的优势条件

1.总体经济规模领先

千佛山办事处经济规模在历下区举足轻重。2010年办事处地方财政收入实现近3亿元,占历下区地方财政收入的11.3%,在历下区13个办事处排第 2位 (如图 1);2010年办事处重点服务业增加值10亿元,占全区比重保持在14%左右,在历下区13个办事处排第3位 (如图2)。

图1 2008-2010年历下区13个办事处地方财政收入 (单位:万元)

图2 2008-2010年历下区13个办事处重点服务业增加值 (单位:万元)

2.特色产业集聚明显

(1)金融、商贸服务业集聚发展

泺源大街是历下区调结构、促转型的重心,集聚金融业、零售业、餐饮住宿业的各类要素,是打造金融商务区的理想地带。泺源大街金融服务业集聚发展。各类金融机构20余家,包括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泺源支行、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泺源大街支行以及证券、保险机构。泺源大街商贸业以零售业为主,聚集了银座商城、山东统一银座商业有限公司、济南人民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以及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2010年千佛山办事处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近70亿,占全区比重保持在18.3%,在历下区13个办事处排第1位。

(2)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

经十路-文化西路大专院校、新闻传媒集中,具备了打造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条件。经十路-文化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大型文化创意企业较多,如山东电视台、济南电视台、济南人民广播电台、山东教育社、山大科技园等,是今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场所。

3.发展平台雏形已现

服务经济产业功能片区发展平台雏形已现。千佛山街道由两大功能片区构成的“三横二纵井字型”的整体空间结构雏形已现。由泺源大街所构成的金融商务商贸轴、经十路创意文化街区和文化西路创意文化街区三条东西向街道,以及泺文路-青年东路和佛山街-千佛山路两条南北向街道构成的“井字型”发展平台雏形已现。

4.区位条件出众

两大功能片区地处济南主城区核心区域。以泉城广场为中心及其周边商业设施所形成的商业核心,是当前济南市人流密集度最大,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地区;泺源大街金融服务区和经十路文化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正处于或毗邻这一商贸中心,与泉城路商圈、滨湖商圈互为补充,区位条件优越。

(二)千佛山办事处服务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土地存量趋于饱和、增量不足,遭遇发展瓶颈

千佛山办事处位于济南老城区核心,空间发展结构基本成形,可供开发的地块稀缺,发展空间较为有限。片区内楼群密集,土地存量趋于饱和、增量不足。受泉城风貌带影响,片区内地块建筑限高、容积率等规划指标严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楼宇建筑容量。其次,新颁布的城市国有土地征收暂行条例增加了拆迁工作和存量土地整理的难度,存量土地拆迁、改造成本日益提高,使开发商总是处于观望状态,片区发展遭遇发展瓶颈。

2.服务业态产业层次低,服务产业密度低

目前,千佛山办事处区域内服务业态以传统服务业如中低端商贸流通业、餐饮住宿业为主,现代服务业态如金融业、商介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种类少,比重较低。现有服务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低,急需调整优化。受区域内服务产业结构中低端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的影响,导致千佛山办事处区域服务产业密度低。2010年历下区重点服务业服务密度平均值是20923万元/Km2,千佛山办事处重点服务业服务密度是20784万元/Km2,在历下区13个办事处排第6位。

3.单位土地面积创造价值不理想,创收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千佛山办事处经济规模在历下区占优: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在历下区13个办事处排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排第1位。但单位土地面积创造价值不理想:2010年历下区收入密度平均值是6482万元/Km2,千佛山办事处收入密度是6041万元/Km2,在历下区13个办事处中排第6位。2010年历下区社零密度平均值是89747万元/Km2,千佛山社零密度是140000万元/Km2,在历下区13个办事处排第4位,低于泉城路、大明湖和东关3个办事处。

4.投资规模和投资密度处于劣势

2008—2010年千佛山办事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逐年增加,比重却基本不变。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54617万元,占13个办事处投资总额的4%;2010年79964万元,占13个办事处投资总额的4.1%,比重增幅几乎未变。13个办事处相比较,千佛山办事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排第10位,比龙洞办事处少42亿元,比泉城路办事处少8.2亿元,投资规模明显处于劣势 (如图3)。

图3 2008-2010年历下区13个办事处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万元)

另一方面,按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即投资密度衡量,2008—2010年千佛山办事处投资密度虽从1.1亿元/Km2增长到1.6亿元/Km2,但2010年投资密度排位第11位,仅略高于智远办事处 (0.6亿元/Km2)和文东办事处 (1.1亿元/Km2)。投资密度同样明显处于劣势 (如图3)。

5.发展环境配套性有待提升

(1)政策配套性、优惠性差,导向效果有待提高

目前市级和区级引导促进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体系还不完整,配套政策相对滞后;同时在政策执行方面部门之间的配合还未形成合力,导致政策导向效果较差,不利于优质服务企业的引进。

(2)平台配套有待提升

目前千佛山办事处区域内部分楼宇建设水平和标准都不高,软、硬件环境不够理想,5A级商务楼宇、高智能化综合性楼宇偏少。商务配套设施分布在地域上较为分散化,与商业区相互混杂,同时业态较为单一,娱乐餐饮设施相对不足,影响各功能的高效运作。

三、千佛山办事处服务经济发展思路及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一)发展思路:重点培育→规模发展→区域提升

千佛山办事处服务经济发展可考虑“重点培育→规模发展→区域提升”的发展思路,即“增长极点→增长集群→增长极核”发展思路。

1.以点为基,精心选择、重点培育“增长极点”

增长极点是增长集群与增长极核产生发展的基础。千佛山办事处应培育符合服务经济产业发展方向的增长极点,包括现代服务企业 (特别是智力型企业)和特色服务业载体 (如城市综合体)。尤其是特色服务业载体的开发建设是促进两大功能片区跨越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强力推进特色载体的建设和运营,使其成为发展的强大载体平台,就可以突破性提高服务能级。

2.聚点成群,发挥极化效应,吸引集聚形成“增长集群”

在“增长极点”培育完善的基础上,就可以充分发挥“增长极点”的极化效应,吸引集聚相类似的现代服务企业形成现代服务业“增长集群”。主要是培养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区和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两大服务经济产业功能片区。两大片区作为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经济的主要产业聚集形态,应成为集聚现代服务经济产业集群的一个平台,发展出自身的特色。片区内各具特色的“增长集群”分别以金融业或创意产业为主体,以信息化为基础,相关服务产业相配套,互补发展,聚点成群,为区域升级发展打下基础。

3.以群促面,发挥辐射效应,重塑提升区域价值,促进千佛山办事处成长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核”

其次,以两大片区为龙头重塑区域价值。建造两大功能片区的根本目的是使土地价值和区域价值最大化,两大功能片区的最大价值不单单是满足物质层面的消费,它对于人群的精神层面也会产生非常大的提升。应充分利用两大功能片区是“城市名片”、“城市地标”的广告效应,提升该地区的人文价值。为此,要准确定位两大功能片区在区域内核心价值点,塑造两大功能片区的核心价值,精心提炼价值口号,从而达到在发展过程中重塑区域价值,实现以两大功能片区为引领的区域变迁的目标。

(二)产业空间布局构想:打造“北提、中强、南快”发展格局

优化空间布局是千佛山办事处服务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要前提。根据千佛山办事处服务经济布局现状和新一轮结构调整方向,应注重产业与人口、资源环境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按照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各类要素协调的空间布局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合理地确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十二五”期间,根据历下区“西部提升、中部崛起、东部腾飞”战略和“一区双核、六片区”的城市发展框架,千佛山办事处服务经济发展产业空间布局设想按照“基础设施共享、产业定位相关、区域特色鲜明和布局重点突出”的原则,加快形成“北提、中强、南快”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梯度分布、专业集聚、特色突出、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该格局的发展内容是:

1.北提:提升优化传统商贸业,集聚发展金融业

“北提”区域指主城提升优化区,包括由北起泺源大街、南至文化西路,东起泺文路、西至佛山街围成的区域。该区域地处济南主城区以泉城广场为中心及其周边商业金融设施所形成的商业金融核心区域,与泉城路商圈、滨湖商圈互为补充,区域内传统、高端商贸流通业和金融业密集,区位条件优越。“十二五”期间,主城提升优化区重点提升优化传统商贸业,多业态发展、错位发展精品店、专业店、摩尔、城市综合体等高端流通业态,提升优化传统商贸业,稳定服务业基础。集聚发展金融业,增强服务增值功能。

2.中强:强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

“中强”区域指现代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高地,包括由北起文化西路、南至经十路,东起青年东路、西至千佛山路围成的区域。区域内大专院校、新闻传媒、大型文化创意企业集中,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具备了打造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条件。“十二五”期间,“中强”区域重点强化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商务服务业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引导发展具有技术含量高、富有创意特色、知识密集型和知识服务型的新型文化创意产业,形成软件及动漫设计制作、工业营销、产品设计、包装印刷设计等新型都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同时促进科技研发、科技中介服务产业等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使“中强”区域成为全市主要的现代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高地,成为带动济南现代服务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区域。

3.南快: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便民服务全覆盖

基于ERP系统的水泥工程管理系统,满足了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的各种需求,有助于水泥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对于采用ERP系统的水泥企业来讲,需要对系统进行持续的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完善。

“南快”区域指社区服务业覆盖区,包括经十路以南区域。区域内机关单位、住宅区集中,就目前区域内社区服务业的情况看,社区服务业涵盖的层面和服务的范围还十分有限,相对人们生活需要的服务还有许多空白点,一些高层次的社会服务项目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健身、娱乐、信息文化、咨询中介、非义务教育、老年康乐等服务的潜力和空间还相当大。“十二五”期间,“南快”区域重点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便民服务全覆盖。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导向,顺应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家务劳动和家庭生活社会化的大趋势,不断拓宽新的服务领域,不断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服务项目体系,促进便民服务全覆盖。按照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家政服务业、物业管理、消费性娱乐业、商业与流通服务业等社区经济,逐步建立产业结构合理、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街道社区服务体系,引导和扶持社区服务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大社区服务业”发展格局。

四、千佛山办事处服务经济产业发展重点和路径

(一)产业发展重点

1.重点集聚现代服务企业特别是智力型企业

重点集聚文化创意、设计咨询产业。借助省市广电、大众报业的集聚作用,加快发展、积极引导文化创意、设计咨询、影视制作、文化娱乐等新型服务业态集聚发展,以研发设计创意、建筑设计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咨询策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为主体,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使其成为辖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点集聚金融机构总部。积极吸引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地区性总部入驻,争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规模大、评级高的城市商业银行来济设立分行。加快盘活启用中银二期步伐,打造泉城金融中心;着力引进民生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业优质财源企业。

重点集聚新型金融机构和金融业态,着力发展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集团在济设立财务公司,依托我市汽车制造业发达的优势,探索设立汽车金融公司,积极争取金融监管部门支持,探索创建消费金融公司。积极推动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2.辅助集聚总部企业和中介服务产业

辅助集聚服务业职能型总部企业。应突出写字间的单位面积财政贡献率,着力引进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广告公司等总部企业。

辅助集聚科技研发、科技中介服务产业。借助山大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集聚作用,以科技创业为重点,以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孵化为载体,提供集技术检测、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与试验、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各类专业技术服务,集聚发展数字传媒、科技应用等创意产业,打造科技创业园。

(二)产业发展路径

1.打造服务产业“特色载体平台”

强化金融业和高端商务服务业的载体建设。以盘活启用的金汇大厦、即将启用的银座三期等高端商务楼宇和有关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打造金融“双核”,全力引导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总部型金融机构集聚发展。同时,带动中介、商务服务、商业零售业的快速发展。以希尔顿酒店、交警广场、空招东院、曼哈顿广场项目为依托,进一步引导高档酒店集聚发展。以银座三期、星光天地等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扩大商贸经营规模、提升品牌档次。

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载体建设。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以创意山东项目为引领,重点策划山大两侧地块、山东省旅游局地块等项目,推进历山名郡四期、创意山东项目、空招、九鼎地块建设步伐,有效辐射山大科技园等周边项目。

2.打造现代服务业“特色增长集群”

打造现代化金融商务产业集群。应注意强化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区的金融支持、生产性服务支持,着力强化金融、保险、信息服务高能级、强辐射的主导功能,实现产业、企业与载体的有机融合,提升泺源大街金融商务区的产业集聚效果,打造现代化金融商务产业集群。积极引导项目建设沿佛山街向南推进,适时策划启动棋盘街、佛山苑两大居民区二次改造,着力引进金融、商业、中介等现代服务业企业,强化片区金融保险、高档酒店的主体功能,打造现代化金融商务区。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首先,培育文化创意创新策源地。整合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的各种服务资源,加速高新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引进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带动经营模式创新,最终形成文化创意产品策源地。其次,创建创意服务品牌示范区。通过打造“济南文化创意服务”品牌和制定“济南文化创意服务标准”,把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创建为品牌示范区。在此基础上,通过示范、培训、宣传等方式向外推介。再次,构筑成为文化创意产品输出基地。依托经十路文化东西路文化创意产业区的产业集聚、创新和品牌优势,积极对外输出文化创意产品,引导区域服务资源合理流动,扩大“文化创意服务”辐射半径,扩展辐射能力、服务半径和发展空间。

五、促进千佛山街道办事处服务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综合服务、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继续转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规范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优化综合服务、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实行各部门联动,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打造高效便捷的办事平台,着力扩大综合服务覆盖面,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政府服务手段,主动加强与省、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沟通,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打造配套服务平台。建立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平台。如动漫基地的后期制作技术平台;科技设计园的设计成果转化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公共服务平台为现代服务企业聚集发展、集约发展能起到良好促进推动作用。

(二)完善“政策平台”,优化宽松灵活、引导发展的政策环境

完善政策平台,继续清理妨碍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规定,全面把握政策新走向,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宽松灵活、引导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定完善土地使用、价格收费、财政扶持、人才引进使用等优惠政策,在财税、产业、环保、土地等方面制定更符合实际、更富有效果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同时政策内容方面应制定具有前瞻性、延展性、引导性强的区域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

(三)整合“投融资平台”,优化功能引导、渠道多元的投融资环境

对现有政府投融资平台继续进行整合重组,完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实施有效监管,拓宽现代服务企业融资渠道,优化功能引导、渠道多元的投融资环境。一是创新政府投资使用方式,更多运用贷款贴息、以奖代补、风险投资引导等方式;二是引导各类股权投资基金、信贷资金,积极利用市区两级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扶持资金,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三是设立知识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知识经济从业机构开展科技创新、实现规模化发展进行扶持;四是积极扩大民间投资,最大限度开放民间投资领域,推动民间投资更多地参与政府主导性服务项目建设。

(四)强化“选招商平台”,优化项目选商、规划引导的商务环境

进一步强化“选招商平台”的建设完善工作,优化项目选商、规划引导的商务环境。选择与片区发展趋势要求吻合的服务业态和企业,尽快实现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方式上坚持开发项目建设引资和建成载体招商并举,加大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力度,加大项目对接和推介力度,招大引强、招商引税。切实做好项目储备和信息的有效对接,在举办好专业招商推介会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的联系,不断拓宽招商渠道,争取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财税贡献能力强的好项目。进一步强化“楼宇平台”的选招商工作,优化楼宇经济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提高楼宇选招商效率。着力扩大楼宇综合服务中心覆盖面,实行地税、工商、财政等部门和街道联动,打造高效便捷的楼宇办事平台,促进其错位经营、健康发展。(作者系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副教授,挂职于济南市历下区千佛山街道办事处,任党工委副书记)

[1]王新军.加快济南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8).

[2]徐宁波.济南现代服务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4).

[3]济南市历下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历下区2008-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Z].2008.

D267.7

A

1672-6359(2012)01-0112-06

(责任编辑 胡爱敏)

猜你喜欢
千佛山历下区办事处
家乡的千佛山
小主人报(2022年18期)2022-11-17 02:19:52
让成长遇见“憧憬”,让崇璟成就未来
济南历下区召开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座谈会
지난(济南)시 관광 텍스트 한국어 번역에 대한 소고*——―‘쳰포산(千佛山)’의 관광 텍스트를 중심으로
济南市历下区“集团化办园” 助推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云朵城堡的小天使
幼儿园(2019年21期)2019-03-10 10:30:40
爬千佛山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党史纵览(2015年8期)2015-08-20 00:31:41
千佛山挑夫:挑起悠悠岁月
山东画报(2015年8期)2015-05-30 10:48:04
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有哪些
党史文苑(2015年3期)2015-04-27 1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