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新理念

2012-08-15 00:45:02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馆藏图书馆服务

张 恋

试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新理念

张 恋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决定图书馆工作全局的成败。图书馆扎扎实实地改进、发展读者服务的基础项目,使图书馆成为教师静心执教、学生素心问学的有力支撑。“馆藏”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和底气;借鉴国内、国外优秀图书馆经验,调整藏书布局;优化服务,建设好“软”、“硬”环境。图书馆还以基础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强化各项拓展服务。文献传递是馆藏的有力补充,新业务的拓展要求健全完善的网络环境作后盾,参考咨询是现代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专业化知识服务,坚持进行读者培训。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

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读者服务工作的优劣决定图书馆工作全局的成败,这一点在教学与科研人员及受教育者集中的高校尤其表现突出。这就特别要求紧密结合不同读者群的特点,敏锐把握新时期文献信息变化的新趋势,既稳步发展基础服务,又大力推进新型拓展服务,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一、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变化

图书馆的主旨就是用“图书”服务于“读者”。但图书和读者的供求关系除了文化经典的传承不变外(即增补),其图书配置和读者需求又是受新时代新趋势影响的(即更新),我们对此不能不察。国内高校大体分为专业高校(集中在工农医法商)与综合高校(包含文理工艺宗教)。而且与上世纪分科专业化不同,现在更倾向一种文理综合趋势。大体来说,一是沿袭科学发展的需要,分科的精细反而更要求跨越学科的“基础综合”与“前沿综合”;二是社会历史的需要,“现代人”的“单面化”缺陷使得“博雅素质”教育重新获得了刻不容缓的重视。如此两个方面综合趋势成为21世纪的文化教育新特征,它们对今天高校图书馆的观念、书籍及其工作无疑提出了新的检验。

高校图书馆特定的读者群也为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一般为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这个读者群体虽然相对固定,但由于总体的文化层次较高,对馆藏文献的要求也相对多样化,如上所述,今天更要在专门化的同时,突出其“知识性的综合面”和“人文性的博雅面”。因而,这个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其需求又是很不稳定的。随着课程的逐渐展开、研究的逐步深入,读者对专业书刊与博雅教材的需求将有很大的变化。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在校时间的主要自修场所,对教职员工来说,则终其整个教学、研究生涯都不可或缺,因而,高校图书馆对自身读者群的作用几乎相当于第二生命的塑造。特别是,在网络资源滥觞的今天,研究者们要获得优秀的专业资源,往往需要借重网络,而高校中网络用户相对集中,网络的普及使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图书馆形成了很大的挑战。能否为本馆读者提供专业化、多样化、高层次深化的网络资源,如今已成为衡量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读者服务工作的新理念

1.“馆藏”是图书馆的生命线和底气。馆藏问题属于间接读者服务工作,但直接左右影响着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贯彻“以人为本,一切为读者着想”的服务理念,首先要保证过硬的馆藏量。建设馆藏,一方面要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中外文化元典、经典以及基础学科的基础图书、通识教育的博雅教材等采购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有效交流,尽快采购读者推荐的书刊。当然,馆藏的数量要与质量并重,需要建立完备的学术资料遴选体系,做到“经典不漏、讹滥不入”。

2.借鉴国内、国外优秀图书馆经验,调整藏书布局。如何为丰富的馆藏书刊布局,体现一座图书馆的眼光和水平。过去一些年里,高校分科越来越细,学科门类划分和名称拟定都显露出很强的现时性。在纷繁的现代分科体制下,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判断,为馆藏图书打造经典充实的坚固结构,为读者提供坚实可靠的学术引导。

3.优化服务,建设好“软”、“硬”环境。图书馆服务人员及服务氛围,是读者服务的软环境;各项基础设施、馆舍条件,则为硬环境。在软环境建设上,应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明确权责,在科学、公平、有效的人事管理机制下,使服务人员不断修养自身素质、改进服务质量。同时,优良的馆舍条件、必要的基础设施如查询用电脑、自助式复印机,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基本保障。

三、以基础服务为立足点和出发点,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强化各项拓展服务

1.文献传递是馆藏的有力补充。规模再大的图书馆、再多的资金投入,也不可能做到馆藏上的“自给自足”,因此,广泛的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是读者服务的必要环节。另外,在有效的互借和传递网络下,各馆还能更集中力量发展自身优势学科的专业馆藏,使网络内的各成员馆读者获得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服务。

2.新业务的拓展要求健全完善的网络环境作后盾。馆际互借服务的畅通,需要成员馆之间实现联机检索、联机借阅、联机编目、网络互查互借;文献传递服务除了以上条件,还需要一整套成熟的运作流程。这要求图书馆不仅要配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还要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新业务运转流畅。

3.参考咨询是现代化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专业化知识服务,是现代图书馆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网上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图书馆要研究建立专业性的信息资源指引、专业信息集成系统,以便读者和学科馆员查找使用。另外,要善于整合网络资源和图书馆主页咨询功能,使信息检索查询功能更便捷、更强大。还要充分利用各院系二级馆、学科馆员和图情顾问,建立良好的信息互动链条,丰富学科导航信息、提高学科导航数据库的使用率。当然,必须认识到,图书馆不同于互联网,不是“社会信息中心”,过于强调图书馆信息查询的“万能”,只会徒耗资源、降低专业服务水平。

4.坚持进行读者培训。越是开展新的拓展业务,越需要与读者培训工作相结合,否则,就会出现新业务“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读者培训”工作,作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迄今在各高校图书馆还是一个有待研究和推进的新课题。这方面的工作普遍存在不够系统、不够细致、不够科学、不够实在的欠缺,以至于培训年年届届搞,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不了解、不会用图书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的业务、购买的资源。

总之,图书馆第一位的职能始终是教化职能,高校图书馆尤其如此。要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须牢记这一核心职能,以此为前提,通盘考虑如何发展基础服务与各项拓展服务。惟其“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才能真正为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化存续贡献力量。

[1]颜务林,李亚芬.对新时期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走势的几点认识[J].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8,(1):44-47.

[2]刘嘉等译.国外图书馆学重要著作选择[C].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40-45.

[3]姚冀越.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19-21.

[4]孟玲玲.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77-78.

[5]顾小明.学科馆员制度的实践与探讨[J].图书馆建设,2007,(1):80-82.

(责任编辑 马晓黎)

book=32,ebook=32

张恋,海南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邮政编码570228)

G258.6

:A

:1672-6359(2012)03-0109-02

猜你喜欢
馆藏图书馆服务
馆藏
现代装饰(2022年6期)2022-12-17 01:07:32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艺术品鉴(2019年11期)2019-12-27 09:06:18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飞跃图书馆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文物春秋(2014年2期)2014-12-24 21: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