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媛莹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同时,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看出,党中央为顺应新的形势和变化,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群众的结合。我们从网络媒介这一角度探寻一种全新的传播路径,解决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认识、接受、掌握和应用的问题,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掌握的过程。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式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群众掌握科学的理论,让马克思主义深入到千家万户,深入到人民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纸上谈兵的马克思主义,而是让群众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吸引力、说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使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成为广大党员群众普遍信仰、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唯其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就是要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一是在内容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二是在形式上把马克思主义同大众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三是在时代性上使马克思主义广泛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让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世界性,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是要用通俗的语言去解释深奥的道理、用形象的说法去阐释抽象的逻辑、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让科学理论走向平民百姓,贴近群众的生活,体现人民的诉求,解释民众的困惑,从而使得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内化到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大众化;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才能满足;只有这样,理论才能掌握群众。
当今时代是一个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政务、网上购物、远程教学等等的出现体现了信息技术引领时代和潮流发展的趋势。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其本身具有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以互联网为“第四媒体”进行教育、宣传、娱乐等等的文化活动。网络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虚拟性和隐匿性。网络文化不具有现实性,人们利用网络传播信息时并不直接现身,而是隐藏在网络终端即计算机之后,像带着面具一样,在身体不在场的同时发布和传播信息,这样就能够使人们在传播信息时自由度更大、安全性更高,便于思想的抒发。二是交互性和开放性。网络空间的超时空性使得人们在交往和传播信息时不必拘泥于时空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能够使用连接网络的终端系统,就能够进行信息交互,除了发布信息、接收信息以外,还能够对别人的信息加以评述,使思想交流和信息交换更加快捷、方便。三是平等性和多中心。由于网络空间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具有隐匿性与虚拟性,使得人们的真实身份隐藏了起来,因而每个传播和发布消息的单元都是平等的主体关系,没有权威的主导也没有主流意识形态的散播,这就造成在具有虚拟的平等性的同时也具有多中心的离散状态,即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个话题的中心,每个人发表的观点都有可能是该话题的主流。可见,利用网络媒介传播信息所形成的网络文化在当代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其传播的种种特性使得我们有必要利用这一载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种传播具有以往传统媒介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它将拓展出一条全新的马克思主理论宣传战线,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发展。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继续上升,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41.8%。初中学历网民增加明显,占比从26.8%提升到32.8%;高中学历的网民占比首次下降,从40.2%下降到35.7%,降低了4.5个百分点。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则保持相对下浮的态势。网民的上网工具更加多元,各类上网设备使用率普遍上升。其中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有78.4%,居于首位;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分别为66.2%和45.7%。随着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也不断改善,推动了农村地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以上数据说明,我国网民数量越来越多,上网工具多样,学历层次多元化。可见,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涉及社会的多个方面,对于信息的接收与传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网络覆盖的今天,网络媒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具有越来越大的促进意义。
1.网络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加生动具体。网络环境下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和普及被搬上了信息平台,人们可以利用各种上网工具进行浏览和学习。以往以宣讲和上课的教育形式进行的知识传播由于网络而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而以开展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育也因为网络变得更加省时、高效,各种理论知识可以通过专业的网站进行传播,广大干部群众只要能接入互联网,就可以轻松浏览各种信息。由于网络具有多媒体平台的优势,很多时事新闻和教育宣讲都可以通过视频录像的采集及时发布到网上,供网站浏览者观看、学习,使得理论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让学习者能够深入浅出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寓教于乐,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得更深、更牢。
2.网络在城乡的普及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和层次。随着农村网民的增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范围延伸得更广,受众人群更多,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具有时效性。以往由于农村地区硬件设施的落后,农村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造成了理论传播的城乡差距。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广大农村居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迅捷、高效的信息传播平台及时了解各种信息,获得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提高个人的修养。这样,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就能一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教育。利用网络,还可以解决受众层次性差异的问题,针对不同的人群开设专门的板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宣传马克思主义,遴选出适合这类人群学习的理论知识,有区别地对待不同的受众,使传播对象更加明确,传播的效果更加明显。
3.网络的迅速发展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性。以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方式大多通过电视、报纸、广播和讲座等形式进行传播,方式过于单一,都是纯粹的理论知识灌输,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忽视了对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解答,很多干部群众理论听得懂、遇事不会用或者对有些理论问题理解不透彻、掌握不全面,以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大打折扣。利用网络媒介平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不仅能够扩大受众范围,还能在线解疑释惑,提高大众化的效率。广大干部群众在网上学习相关理论之后,对于自己理解有困难或者概念不明确、内涵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以通过网站留言板留言,网站后台则通过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予以网上解答。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进行实时在线交流,像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多次组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民网上对话,显示了网络这一新兴的信息化平台对于广大干部群众理论知识学习与交流的重要性。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博客、论坛等供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探讨马克思主义;也可以通过QQ群、MSN等实时聊天软件进行学习和交流。这样,既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也给广大干部群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和学习园地。
4.网络环境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多视角传播提供了可能。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很多,网络的普及则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以中国化为基础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用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网络这一平台可以从不同侧面展示和宣传某一理论或全部理论,可以根据受众人群的专业领域区别教育。比如对于大中学生,则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为主,从“三观”培养上进行大众化教育;而对于企业单位职工,则以其工作领域为关注对象进行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以实现其职业操守与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党员干部,则应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基础,深化党性教育,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然而,网络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也使许多不良信息充斥于网络环境之中,各种国外反华机构散布不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信仰传播的不实消息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制造了障碍。此外,某些机构、组织和个人,有时候还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宣传非马克思主义或者传播反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的监督部门要把好网络的关口,把一切有利于我国马克思主义普及和发展的信息组织好、宣传好,将不利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谣言与虚假信息挡在门外,营造网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切实把网络这一优良的信息传播平台使用好、维护好,以促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断发展。
[1]曾令辉,丁莉,吕丹.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及其价值[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周楠.试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J].湖北社会科学,2010,(4).
[4]王太钧.网络大众化背景下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求实,2010,(4).
[5]鲍宗豪.网络文化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3.
[6]王玲.试论新媒体境况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0,(4).
[7]谢加书.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三重维度[J].理论月刊,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