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党校后勤保障向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的思考

2012-08-15 00:49杨云峰吴治宇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市委党校后勤保障后勤

杨云峰 吴治宇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推进党校后勤保障向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的思考

杨云峰1吴治宇1

(1.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后勤保障向社会化方向发展,是改革开放形势下党校一直探寻的深层次问题。目前南昌市委党校后勤保障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在新形势下适应我校新的发展,使后勤保障向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

南昌市委党校;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

后勤保障工作是党校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随着南昌市委党校新校区的建成,无论是办学规模、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将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对后勤保障的要求必将更高。而现有的后勤保障状况将不能适应新党校的发展需要。目前,我校要构建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党校发展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后勤保障新模式,这对于深化党校后勤体制改革,促进后勤服务保障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校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意义

解决我校后勤工作难题的根本途径,就是推行后勤保障向社会化服务体系转变。党校后勤保障是指为完成全校教育工作而开展的物资供应、环境建设、安全保卫、生活保障等服务活动。党校后勤保障社会化一方面是指党校后勤服务范围从校内延伸到校外,求取社会效益,弥补经费不足,有效提高主体办学效率;一方面是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进社会化服务机制、服务实体为党校后勤服务所用,学习并适应社会化服务机制,推动党校后勤服务事业的发展。

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有利于打破原有的不合理机制,形成新的适应现时需要的运作机制;有利于克服单调的内部管理模式,形成科学、高效、灵活、便捷的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提升党校社会形象。

二、后勤保障的现状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旧体制束缚活力。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后勤工作从封闭走向开放。党校系统后勤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基础之上,未能突破供给制和福利型的模式,阻碍了后勤服务水平的提高。在思想上缺乏市场、效益和效率观念,缺少竞争意识,后勤保障还没有走向市场,社会服务业也没有进入我校后勤管理领域,后勤服务的内部经营也没有引入市场机制,管理落后,竞争能力差,效率低下。

2.缺乏竞争氛围。一是后勤部门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分,在管理中过多依赖行政手段,限制了职工积极性的发挥。二是责、权、利脱节,职工的贡献大小不与经济利益挂钩,造成“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缺少竞争机制服务无标准,无可比性,无竞争对手,无经营风险,导致竞争本能退化。

3.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文化程度偏低、技术水平不高、年龄结构老化、经营人才匮乏是目前党校系统后勤保障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集中表现。后勤管理要求懂经营会管理,业务专业性强,要有出色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但是我校后勤管理人员没有专门的选拔机制,后勤队伍缺少专门的水、电、厨师、绿化、保洁、保卫服务等技术人员。另外,正式职工比较固定,编制呆板,没有优胜劣汰机制,难以补充新鲜 “血液”。目前我校虽有一些临时工,而大多不是有技术的人员,服务质量还是得不到保证。

(二)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优势条件

1.思想认同趋于统一。社会办后勤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第三产业已经渗透到高等学校、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普遍认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各类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后勤保障社会化迎合了人们对生活品味提高的要求,是社会的普遍共识。

2.社会资源日臻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入,南昌地区的物业管理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比较成熟的产业,优势越来越明显。物业公司在信息共享、人员培训、资源配置、技术力量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党校后勤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3.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我校新校区即将建成运行,餐饮设施齐备,住宿条件大大改善,各项配置比较到位,为规模化办学创造了条件。这也为后勤保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对社会资源参与后勤保障的社会化服务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4.有可借鉴的经验。后勤保障引入社会化服务体系,江西省各地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已经充分地试行,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全国各地市党校也有许多宝贵经验,我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提出适合本单位运行的方案,做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三)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克服的障碍

1.政策机制方面的障碍。总体来说,有关政策制度显得滞后,很多方面无章可循,不能适应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客观需要。特别是运作机制、领导责任、组织人事、经费保障、合同招标与管理、质量监督、服务仲裁和执行方法等方面,缺乏政策制度的明确支持。如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与社会化服务相适应的组织人事调整、经费保障的立项和缺口的补齐、质量监督责任等方面,都处于不确定状态,存在诸多人为因素,与长期健康地推行社会化保障不相匹配。

2.管理监督方面的障碍。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使之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监管机制。物业人员进入校区后,畅通交流渠道,协同解决难题等方面,需要不断的磨合。物业人员成分比较复杂,管理难度明显加大,如何化解矛盾,消除安全隐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物资采购监督、经费独立核算、奖罚措施的落实等都是对监管人员的考验。

3.职工转岗安置的障碍。党校后勤保障引入社会化服务,意味着相当一部分职工,将处于无事可做的待岗状态,如何安置也是一个难题。

三、党校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后勤服务,实际上就是后勤服务人员运用自己的体能、技术和知识,利用一定的设备和设施,为单位工作和人员生活提供以劳务为主要形式的服务。党校后勤服务具有政治性、复杂性、随机性、时效性的特点,理应充分挖掘和发挥党校后勤工作的五大功能:基础性功能、保障性功能、服务性功能、安全性功能、先行性功能。围绕五大功能搞好服务,是对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基本要求。

后勤保障向社会化转变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转化过程。其转化的基础是现有后勤服务机构,转化的动力是改革,转换的关键和本质是服务商品化,转化的方式是与社会服务业相互交流、融合,转化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后勤服务劳动方式、管理方法、运行方式,将完全从供给制、福利性服务中解脱出来,其服务产品的供求将通过商品交换方式来完成,其劳动服务不再只以本单位的有限需求为目的,而将进入社会化大市场,以社会需求为目的。所以,我们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思路,必须从市场经济出发,以市场经济的规律、要求为坐标系。

(一)创新机制是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前提。

后勤服务保障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活动,它具有产业的性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党校后勤必须摆脱计划经济赋予的特别属性——小而全,封闭式自给自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后勤服务过程就是党校后勤社会化的过程,它涉及党校内部人、事、物等方面。

南昌市委党校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是个新生事物,原有的机制不能适应新事物的发展需要,所以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适应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运作机制,以保证社会化服务有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后勤社会化改革创新的实质是在党校后勤系统中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和企业化的运行机制,使党校后勤服务实体实现从校内计划管理体制向社会市场运行体制的根本转变,只有这样,后勤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如机构方面,可在后勤分支中设立专人负责、经费可独立核算的后勤服务中心,组织人事制度中的后勤人员编制,就应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员编成,精减直接从事后勤保障的人员,如从事伙食、保洁、保卫等具体工作的人员主要由社会提供;财务方面,将后勤保障中的拨款制过度为服务收费制,使党校的后勤工作逐步实现契约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实现“三分开”,即事企分开、行政管理与经营服务分开、资产所有权与经营使用权分开。

(二)提高后勤人员管理素质是提升社会化服务质量的关键。

后勤工作是建立在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性工作,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党校后勤服务工作的优劣,影响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运作,因此,后勤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业务技能等综合素养。党校后勤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责任最终落在后勤管理人员身上,需要后勤管理者在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理念创新、知识创新的基础之上,运用管理政策、管理技能、管理手段将各项具体工作紧密连接在一起,组成一项系统工程。这项系统工程作用发挥的好坏,也取决于后勤管理队伍,取决于后勤管理者如何把握政策、落实制度、科学监管、实现利益最大化。

在我校后勤部门推行社会化服务体系,后勤工作的复杂性日益加大,技术含量不断增加,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必然会对后勤管理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后勤管理社会化能否顺利推进,关键看有没有一个懂得现代化管理的队伍。现代管理要求后勤管理者的管理意识要强,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决策水平;具有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具有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具有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全时监管的奉献精神;还应具有知识面广、业务精通、组织协调力强等综合素质。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是推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手段。

把后勤保障推向市场,就要按市场的规则操作,市场有竞争,这就需要利用激励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积极性。要创造条件激发其奋发向上的精神,为其提供自我提高和发展的氛围。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为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进修、学习机会,以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建立一种良好的用人机制,如利益驱动机制、流动汰选机制等,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委任、聘任、竞争上岗等多种形式,选拔人才,鼓励社会及党校其它部门的人员与后勤部门之间人才的合理流动,使后勤管理队伍建设步入动态的良性循环。利用激励机制激发后勤管理者的工作激情,为后勤的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培养出一支思想敏锐、懂业务、精管理、政策水平高、专业知识面广、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专业队伍,从而促使后勤管理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D630.1

A

1672-4445(2012)10-0034-03

2012—08—27

杨云峰(1964—),江西余干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副校长,主要负责党校后勤工作;吴治宇(1967—),安徽无为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总务处主任科员,主要从事后勤保障工作。

猜你喜欢
市委党校后勤保障后勤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后勤服务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组稿方向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编排规范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来稿须知
新形势下完善军队后勤管理体系的思考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组稿方向
医院后勤改革在路上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