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核心素质及培养路径

2012-08-15 00:44:26丁贞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预备党员毕业班党性

张 馨 丁贞栋

(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论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核心素质及培养路径

张 馨 丁贞栋

(北京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

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核心素质包括坚定的政治素质、牢固的思想素质、扎实的理论素质和高尚的道德素质。目前,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普遍存在:重发展,轻教育;重形式,轻内容;重低年级党员教育,轻毕业班党员教育等问题。在新形势下提升预备党员的素质,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关键,以理论教育为重点,以党性修养教育为根本,以教育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辅助,进而全面提高预备党员的素质。

大学生;预备党员;素质;理想信念;培养路径

大学生预备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大学生预备党员整体素质的高低、模范作用发挥得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发展,更是关系到党组织在普通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全面提高预备党员素质,对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党员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核心素质构成

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素质”。①概括起来,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核心素质包括以下几方面:

1、坚定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预备党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是新时期预备党员素质的核心。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为核心的政治素质,是一个政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党员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的动摇和丧失,就会直接导致政治方向的迷失和政治敏锐性的降低。列宁指出:“党不要徒具虚名的党员,应当把那些一心想从执政党党员的地位捞取好处而不愿意为共产主义忘我工作的党员清洗出党。”②他赞扬在国家危难时刻申请入党的无产阶级群众所表现的对苏维埃政权的无限忠诚、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英雄主义热情。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2、牢固的思想素质。从根本上讲,影响党员素质的主观原因,就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党员的思想素质。一个人加入了党组织,只能说明他初步具备了党员条件,离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应当是无产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就是说,他具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觉悟,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素质。因此,在如何提高党员素质上应牢牢把握这个根本,把党员的思想素质作为党员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

3、扎实的理论素质。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员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要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坚持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科学文化,努力提高觉悟,精通本行业务。”③新发展的预备党员,由于他们入党前经过基层党校的短期集中培训和支部的集中教育活动,懂得了党的性质、纲领、任务、宗旨、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但是,他们普遍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缺乏深刻认识,如对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肩负民族振兴的使命、党的执政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等。对于预备党员而言,理论素质至关重要,是预备党员真心信仰党的基础,是预备党员真正懂党的基点。

4、高尚的道德素质。道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结晶,是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新时期共产党员是社会主义国家道德规范的践行者与示范者,是实施以德治国要求的主要体现者。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崇高人格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量和教育力量,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开展各项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对于预备党员而言,守纪奉公、乐于奉献,热爱本职、艰苦奋斗,顾全大局、团结互助等道德品质至关重要,只有具备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才能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国家和社会的要求,用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坦荡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为人,激励与凝聚广大群众,进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大学生预备党员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重发展,轻教育——预备党员教育行动薄弱。目前,部分大学党组织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相对忽视了对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一是部分基层党组织认为发展党员的数量是衡量高校党建工作好坏的重要指标,为了完成计划造成批量、匆忙发展,忽视了后面的教育工作,一味提高学生党员的发展比例,盲目放宽要求,使得少数入党动机不纯、觉悟不高的学生也加入了党组织,影响了党员发展的质量。二是预备党员的教育仅限于组织生活,缺乏科学、系统的教育计划,缺少完善的教育制度和考核机制,对预备党员的考察停留在表面的思想汇报或表格等书面材料上,这些情况使得部分高校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流于形式,缺乏富有实效的具体行动。

2、重形式,轻内容——预备党员教育实效不高。对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前紧后松”现象依然严重。在学生入党前,各党组织通过严格的上党课、举办各类不同层次的党校培训班等,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部分学生入党后,逐渐放松自我要求,忽视对于党的知识自我学习的要求,忽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甚至放弃党性原则。当前,高校预备党员再教育目的在于提升党性素养,其实质是实现党性意识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在他律向自律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推进预备党员教育科学化,是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助推力,而目前少数高校预备党员教育舍本逐末,忽视引导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始终把党员培养作为一种纪律教育和任务要求,注重教育的形式,忽视教育内容,没有从根本上调动起预备党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党性意识教育最终只能停留在知识积累与情感塑造层面,没有涉及深层次的世界观改造和价值观塑造,活动仅限于工具层面,没有达到提高预备党员素质的目标。

3、重低年级党员教育,轻毕业班党员教育——预备党员教育覆盖面较窄。应该说,高校毕业班党员教育管理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绝大多数毕业班党员能够以党性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是,由于大四入党的大学生,预备期考察基本在大学以外的单位进行,发生脱节现象。高校毕业班党员教育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毕业班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少数毕业班学生党员长期在外实习,不能参与班级活动,脱离组织产生理想信念弱化,组织性、纪律性松懈等,表现为工作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缺失,应该参加的组织生活不积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发挥。二是毕业班党员思想状况难以掌握。由于部分支部存在着“重视低年级党员教育管理,轻毕业班党员教育管理”的倾向,加上大四预备党员长期在外实习而支部对其关注不足,部分毕业班党员不能按时递交思想汇报,不主动与支部沟通,造成了支部难以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三是教育方式与内容难以满足党员的需求。毕业班党员长期在校外学习,或忙于各种考试和毕业论文,加之支部活动内容针对性不强,支部组织形式不够创新等原因,导致党员严重缺席支部活动,使得许多教育活动难以开展,促使毕业班预备党员教育整体实效不高。

三、提高大学生预备党员素质的路径

1、以预备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为关键。理想信念决定着人们的前进方向和精神状态。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④当前,受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大学生预备党员入党动机日益多元化,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入党功利性取向日益凸显。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强预备党员教育,增强预备党员政治素质,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党员能够“抛头颅,洒热血”,崇高的革命理想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而今,由于市场经济发展,使得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致使一部分党员认为已经不需要再奋斗了,进而产生懈怠。因此,在新形势下,有必要进一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以读原著、听报告、看录像、主题演讲、讨论、参观及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通过预备党员真心喜爱的活动,引导学生真信真行,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崇高的人生理想自觉奋斗。

2、以理论教育为重点。从一定的意义上讲,理论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要求全党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注重研究现状,注重研究历史,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只有把学习搞好了,掌握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多了,政治认识和精神境界提高了,讲政治才讲得起来,正气才能树立和发扬起来。”⑤理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大学生预备党员的思想认识。大学生预备党员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理论基础不牢固、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经典论著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了解,而大学生预备党员的理论素养又决定着对党的认识,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教育的基础,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在预备期内,要把定期的理论学习与非定期理论学习相结合、把支部学习与支部外学习相结合,以周汇报、月汇报等形式,对预备党员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以知识测验与知识竞赛相结合形式,检验预备党员的学习实效,从而全面提升预备党员的学习素养。

3、以党性修养教育为根本。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对党性作了高度概括。他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者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要始终以党性教育根本,强化大学生党员的意识教育。一是要把预备党员对党的认识放在首位,只有让预备党员深刻的了解党,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使党员信党、爱党,真心跟党走。通过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辅导报告、专题讲座、重温入党誓词、知识竞赛等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为预备党员的党性锻炼搭建平台。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参观博物馆,赴革命老区调研,为烈士扫墓、图片展、优秀影片等,使预备党员在实践中增强党性修养。二是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靠党员的修养来实现,为此,要倡导通过博览群书、刻苦学习,以模范党员为榜样,逐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逐步提升预备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党性意识。

4、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辅助。现代化教育手段是促进党员教育的重要平台。传统的党员教育模式,因受现实空间的限制,多局限于“一对多”的方式,难以形成多层次、交互式的立体工作局面。在实际工作中,支部可以注重把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相结合,注重形成网上网下的教育合力,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不断拓展和深化党员教育工作。例如,支部可以利用QQ群、博客、公共邮箱、飞信群组等,甚至可以在校内网、开心网开辟专门的阵地,努力用预备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提高党员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预备党员培养的实效性。

5、以教育制度建设为保障。预备党员教育要想长期保持实效,就必须注重机制与制度建设,探索长效机制。在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一要构建党建目标管理机制,建立一套预备党员教育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将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作为总目标,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工作要求,在总目标下设若干子目标,每个子目标下又设若干具体目标,以目标为中心,层层落实,层层考察。二要构建自我教育机制。要使所有预备党员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性、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使每个预备党员都成为学习型预备党员。三要构建党性定期分析机制。要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的重点。四要构建跟踪考察机制,建立《预备党员跟踪考察登记表》,要求预备党员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每三个月或半年对自己作一次自我评价,找出差距,明确方向。毕业生预备党员可以凭活动卡与学校联系,接受教育、监督,也可以凭此卡,与当地党组织进行联系,接受教育、监督。五要构建预备党员转正答辩机制。在预备党员考核期满后,通过申请,基层党组织以答辩的形式考核预备期党员的思想素质发展情况,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正式党员的标准。

注释:

①③《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2、39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D263.1

A

1671-2994(2012)02-0088-03

2012-02-20

张 馨(1970- ),女,吉林吉林人,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大学德育、学生党建。

丁贞栋(1984- ),男,安徽合肥人,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艺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预备党员毕业班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小学毕业班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48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44
户外课
环球时报(2020-10-15)2020-10-15 04:14:36
对密大附属高中毕业班所作的演讲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6
浅谈毕业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预备党员能否参加党组织的民主评议活动
党章关于预备党员的有关规定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