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文柱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教研部,上海 2012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北京等国内大城市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更,中心城区开始实施功能调整,制造业大规模转移至城市外围或郊区,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厂房。这些处于城市良好地段的废旧工业厂房,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多重压力下,经历了大拆与大建、拆与保、废弃与再利用的激烈碰撞。在此过程中,许多城市以一天推到50座烟囱的速度进行中心城区的旧厂区改造,无论是那些具有典型历史文化特色的工业遗存建筑,还是那些普通但又具有再利用价值的一般旧厂区,都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毁灭,以极快的速度消逝。但是,这种简单的推平重建显然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老厂房、老建筑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一个时代的印记,一旦遭到破坏,不可能再恢复,如同我们不能回到过去的时间一样,老厂房所代表的城市特色,其视觉及形体亦将渐渐从我们的记忆中褪色。即使那些不属于工业遗存保护的废旧厂房,或多或少也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时代印记。而且,许多废旧厂房具有坚固的结构,独特的内部空间,具有很高的再利用价值。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决策者和经营者如何对待这些曾经为城市做出贡献、具有很高再利用价值的废旧工厂区,如何对这些老厂房进行保护再利用,尽可能为城市保存城市文脉,给居民留下宝贵的城市记忆,又能使这些旧的厂房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改善周边环境,为城市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税收来源,是一项不得不考虑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和难题。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北京、上海等城市的一批艺术家自发利用市区的老厂房建立工作室,逐渐发展成为文化生产机构的聚集地,如北京的798、上海的M50等。这些文化聚集区在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后而逐步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并随着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提出和应用,这些现代创意产业园成为目前广泛获得政府支持的产业遗存再利用的主导模式。这些具有历史特色的老厂房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提供了生存空间,带动了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也使一批特色工业厂区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
随着一些老厂房成功再利用案例的出现,人们对城市工业遗产的态度正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对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对产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也开始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此种背景下,一些老厂房被列入城市遗产保护名录,或成为工业遗产的普查对象,并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获得再利用。但是,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老厂房或历史工业建筑在城市废旧产业建筑的总量中毕竟只是一小部分。绝大多数废旧工厂区在建筑和使用过程中并无显著特殊意义,经过长时间生产使用以后,呈现杂乱、破败的景象,它们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城市中心区的各个角落。
当人们大声呼吁保护城市的历史脉络、呵护城市记忆载体的时候,目光却局限于少数历史保护建筑或街区,而对那些承载着几代人生活足迹、但不被列入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废旧厂房视若无睹,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拆除和更新。[1]事实上,第二产业的逐步淡出并不意味着厂房、仓库等废旧工业建筑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许多废旧工业厂房,虽然不像产业遗存保护建筑那样具备典型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仍然具备坚固的结构和独特的内部空间,经过适当的立面修整和内部改造之后,完全可以为城市重点支持的产业提供发展空间。如果简单地将这些结构坚固、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废旧工业建筑一拆了之,不仅费时费力,污染环境,而且也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人们对一个城市的记忆。因为这类废旧工厂区同样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者,保存这些建筑的某些外形或特色,同样是在为公众保存一份城市记忆。从废旧工厂区改造而成的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即为我们改造再利用不具备典型历史文化特色、但具有再利用价值的废旧工厂区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废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的研究与保护实践最早源于20世纪中期的英国。至20世纪末,一系列重要章程的通过和国际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重视。广义的工业遗存是指产业革命以后城市中建立起来的与生产活动相关的所有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及附属场地,通常包括工厂、市政设施、交通仓储等类型。广义的工业遗产根据资源的价值及保护再利用程度,又细分为工业文化遗产、工业遗迹和工业遗留三个层次。狭义的工业遗产仅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2]首先引起学界关注的是那些具备典型历史文化特色的产业建筑,即工业文化遗产,有时又译为产业文化遗产(细微区别在于产业比工业的范围更广泛)。
我国对废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大致起步于20世纪末,当时已经有几处工业遗存改造的案例,但是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进入21世纪,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城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传统工业化相比,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在内涵上发生了质的改变,城市中心区以工业制造业为代表的旧工业要逐渐被新兴产业所代替。特别是随着近些年城市中心区的不断膨胀和扩张,一些工厂搬迁至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中心城区出现了很多废弃的老厂房区。如何处置这些废旧工厂区,尽可能以保护性再利用方式,使这些旧厂区为一个城市保存城市文脉或历史记忆,那些具有典型历史文化特色的产业建筑(即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问题首先引起了国内研究界的关注。[3]
围绕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近些年国内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著作和论文。这些文献主要以国内外的具体案例出发探讨国内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问题。俞孔坚、方婉丽从界定工业遗产的内涵、明确工业遗产的价值着眼,揭示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并从工业遗产的认定与登录、保护与重新利用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4]张毅彬探讨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不可持续的原因,指出在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功能定位中需要整体观,只有具备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城市规划的整体思考方法,城市工业遗产才能成为城市中再生的细胞。[5]王建国从制度和实践角度,分析了我国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制度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并通过我国现有案例的解读,提出目前面临的问题。[6]阮仪三、张松等则从促进都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阐述了近代产业遗产保护对都市文化产业开发所具有的重要意义。[3]白青峰用实例系统评述了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历史沿革与进程。[7](P1)
有关上海工业遗存保护的案例研究也不少。薛顺生整理并介绍了上海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址。李东生以上海杨浦老工业区改造为例,研究大城市老工业区工业用地的更新与调整。韩舒齐等则关注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产,介绍了苏州河沿岸仓储库房演变为艺术园区的过程与现状。张松对上海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探讨了优秀历史建筑等城市遗产所面临的问题。[8]常青等探讨了杨树浦路沿线工业遗产的现状与困境。[9]左琰结合国内外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案例,为世博会工业遗产的改造提出一些建议。[10]刘小红结合上海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实际,具体提出了工业遗产再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11]
由上可见,国内有关废旧工厂区保护再利用的相关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具有突出历史和文化特色的工业文化遗产,即狭义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并且也主要集中于探讨如何利用这些历史建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或主题公园等利用模式。这些研究对于揭示保护工业文化遗产的必要性,探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再利用的方式,增强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创意集聚区、主题公园、博物馆等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方式,对工业遗产的多功能综合再利用、利用废旧工厂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关注较少。另外,这些研究相对忽略了中心城区数量众多的普通废旧工厂区的保护和再利用问题。这些数量庞大的废旧工厂虽然不具备突出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但大多数同样具备很高的再利用价值,不能在城市改造进程中一拆了之。因此,无论从理论研究角度,还是从实践需求角度,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城市产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更新改造起步较晚,废旧工业建筑保护再利用的实践也相对滞后。以上海、北京为例,20世纪90年代,部分停产工厂出于经济自救目的而自发对外出租厂房,出现了一批家具城、建材市场和餐饮大卖场等。在当时的背景下,对城市老厂房的再利用模式存在认识上的局限,并没有认识到保护这类工业旧厂房的价值,导致对产业遗存价值的低估,忽略了其转化为多种功能空间的可能性。
我国真正将废旧工厂作为工业遗存进行保护性再利用,始于21世纪初,开始主要是一些民间艺术家自发地对一些完全或部分丧失生产功能,而又具备历史文化特色的废旧工厂或工业建筑,进行有意识的开发再利用。这些工业遗存的保护及再利用在初期呈现的是利用在先,保护在后的态势,直到近年来随着这些成功再利用案例广受关注,工业遗产概念在国内兴起以后,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才被提上日程,才开始出现有意识的工业遗产保护行动,且出现了一批成功保护和再利用的典范。
北京798艺术社区的形成并非始于保护工业遗存的意识,是因其再利用而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艺术聚落,恰好此时工业遗存保护的意识开始在中国学界出现端倪,这类废旧工厂的保护再利用才开始进入政府决策者和学界的视野。因这里有完整的工业建筑群,如车间、仓库、火车站、龙门吊、各种庞大的管道和高耸的烟囱等,聚集了所有人们对工业判断的标志性要素,于是,798艺术社区理所当然地被立为工业遗存保护的一个标杆,更成为工业遗存再利用的最好注解。
国内真正有意识地进行工业遗存保护及再利用,其实始于广东中山的岐江公园。俞孔坚领导的设计团队将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粤中造船厂改造成为了一座综合了工业时代的历史记忆、城市景观和人文生态环境的休闲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及公共休憩区,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再利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能最大化体现遗存的全民共享式的方式。
当前城市工业遗存主要以博物馆、文化艺术空间、公园等方式获得保存或再利用。像北京798文化艺术社区一样,国内多数废旧工厂再利用的例子,其缘起其实并不是基于对工业遗产的认识和保护,而是自发地再利用成功之后才被“套上”保护之名,而且往往是一个案例成功后,就会被不同的地区复制,使得再利用的方式显得过于单一。
另外,现阶段对废旧工业建筑的保护性再利用,主要也集中于那些具有独特历史文化、且有保护价值的产业建筑,即所谓的工业文化遗产。而且,即使是这类产业建筑,也得不到全面审慎的调查,无论在现状调查还是规划利用阶段也经常会被无情地抹掉。那些众多具有利用和改造价值的建筑与设施,但却缺乏独特历史文化、无法被纳入工业遗存保护目录的废旧工厂区,其命运就更加莫测了。这些废旧工厂区因地处中心城区,在城市更新与开发过程中经常成为房地产开发商虎视眈眈的目标,绝大多数总是免不了“弃之如敝履”、一拆了之的命运。以上海为例,市区内数以千计的废旧工厂区中仅有极少数以历史保护建筑或市、区级创意产业园等形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政府认可与扶持,其余绝大多数均面临在城市更新与开发过程中被简单拆除的命运。其实,这些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大多结构坚固,有的则质量良好,堪为所用,如果拆除这些建筑,一方面费时费力,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很多废旧工厂也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者,是保持公众集体认同感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保护性再利用同样可以为城市发展新的产业(如现代服务业)提供优质办公空间,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城市文脉尽可能得以延续和保留。
花园坊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虹口区,紧邻中山北一路、花园路,与内环高架和轨道交通3号线、8号线比邻,地处虹口足球场旅游集散中心板块,交通非常便捷。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的工业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其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4左右。在中心城区,大量的工业区与居民区交错分布,这既不利于工业发展,也不利于居民生活,更不利于改善城市环境。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上海开始实施“退二进三”的工业布局战略调整,即将中心城区的工业转移到郊区或外围区域,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据政府部门调查,当时上海市沿黄浦江和苏州河共有71个工业街坊,“九五”期间通过“退二进三”撤销了地段好、环境影响严重、经济效应差的工业街坊38个,占地面积约457万平方米。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工厂拆为平地,原址上新建了办公楼,成为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一小部分厂房和仓库获得了改造再利用,比如苏州河沿岸的不少仓库厂房通过改造,成为创意产业集聚区。
花园坊所在地原来也是上述工业街坊中的一个,这里曾经是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发动机的铝合金缸体压铸车间,机器设备的轰鸣声不仅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所排放的大量粉尘也经常使居民晾晒的衣服留下很多斑点,附近居民为此曾多次向政府投诉。在上海市实施“退二进三”功能布局的进程中,这个发动机缸体压铸车间也于20世纪初搬迁至嘉定区,留下了大小18栋、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工业厂房。
与一些具有悠久历史、代表时代印记的其他工业历史建筑相比,花园坊所在的旧厂区无论是在建筑年龄,还是在文化内涵方面,都不可能列为工业历史建筑而受到保护。但是,该厂区地面上的大小18栋建筑,结构仍然非常坚固,而且很多楼层的层高很高,有的高达18米。这些建筑虽然没有北京798和苏州河沿岸的工业遗存那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时代特色,但这些工业建筑也是上海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部分,坚固的结构及内部空间都存在很好的再利用价值。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于2007年获得了该厂区的租用权。该公司之前曾有过投资改造老厂房、发展文化创意集聚区的成功经历,这栋老厂房位于虹口区沙泾路10号,建于1933年,由当时著名的英国设计师巴尔弗斯设计,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屠宰场。投资方利用该栋旧建筑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内部空间结构,将其改造成了一个时尚创意发布中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有对产业旧建筑改造成创意聚集区的经历,投资方起初也是准备将其改造成一个文化创意聚集区。但是,在此期间正值国家开始重视节能减排,上海市政府也开始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及相关机构的发展。2001-2008年,虽然上海市在节能减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环保节能方面共投入了2000亿,但上海市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有的年份仍有反复,节能减排的任务依然非常重。为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上海市政府欲将分散在全市许多地方的节能机构整合起来集中办公,正在为这些节能机构寻找集中办公的场所,而新筹办的上海市环境能源交易所也在寻找办公场所。上海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敏锐地意识到,节能环保产业未来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文化创意园区的同质化竞争比较突出,于是改变了将该旧厂区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最初构想,提出了建立节能环保产业园的功能定位设想。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政府部门对该功能定位非常认可和支持。投资方对环保产业发展前景的乐观判断以及政府部门的支持,一种全新的旧厂区改造利用方案由此开始付诸实践。
在将园区的功能定位于节能环保产业之后,投资方在改造过程中,始终秉持节能环保理念,对旧厂区进行改造。在改造中,首先对园区的18幢建筑物进行了分类,制定相应的节能建筑改造标准。其中2幢建筑物采用国际上认同的美国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5幢建筑采用国家3A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和国家节能建筑强制标准认证,其余的建筑物采用企业技术与产品嵌入式改造模式。在采用国际认可的LEED绿色建筑认证标准的2幢建筑物种,其中一幢用于金牌标准认证,另一幢用于认证级认证,从而实现同一标准内的可对比性。另有5幢采用国家3A绿色建筑认证和国家节能建筑强制标准认证,其中2幢为3A绿色建筑认证,同样实现同一标准内的可对比性。与此同时,在改造过程中,还采用了企业技术与产品嵌入式改造模式,鼓励承租的节能环保企业在建筑中展示自己的产品与技术,如外墙保温刨面、洗手间中的无水便斗等。
除了采用节能建筑改造标准改造这些建筑物之外,花园坊还将许多节能环保的理念和技术应用到整个园区的改造过程。园区在改建过程中把建筑拆弃物和原工业厂房的金属拆弃物充分利用于园区景观及雕塑的布置中,以此来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有过工业加工的历史。在改造过程中广泛采用外墙保温、屋面保温、窗体遮阳、开窗面积控制、门窗断桥隔热铝合金型材、中空LOW-E玻璃、两层透气型木窗等节能环保科技手段达到建筑节能。洗手间内普遍采用无水小便斗,室外自渗透型停车位地面,雨水回收系统用于卫生间冲洗、清洗车辆等,无不体现着节能环保理念。太阳能热水、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采用地缘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热电联产中央空调系统、热交换新风系统、节能照明灯具等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在园区中的应用,大大提高园区的能效综合利用,使园区处处体现着节能环保的理念。
旧厂区经过上述一番改造之后,已经完全改变了以前的破败衰落景象,漫步其中,人们仿佛置身花园式社区,丝毫找不到它的前身——机器轰鸣的厂房的影子,只有保留的烟囱和管道及那些利用废旧设备制成的雕塑,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是一个生产车间。改造后的花园坊,不仅为节能环保企业和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办公空间,也是一个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的公共展示空间,还是一个供市民休憩、晨练和漫步的公共空间,从而实现了废旧厂房的多功能综合利用。
首先,花园坊的成功改造,无论是原工厂,还是投资方和政府,都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花园坊在改造前,是一个被废弃的旧厂区,在旧厂区完全停产之前,该厂区经济效益低下,一年的盈利只有100万元左右,对政府几乎没有税收贡献。改造后,花园坊共吸引了100多家与节能环保相关的行业和机构入驻,这些企业和机构属于高科技含量、高创新性的产业,他们不仅为乾通公司每年带来了2000万元的房租收益,而且投资方上海汽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每年也可实现近1000万元的净利润回报,100多家节能环保企业和机构的入驻,政府从园区获得的税收也大幅增加。
其次,花园坊的改造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花园坊在改造前,上海乾通汽车附件有限公司在这片旧厂区上共有约1000个就业人员,大多数为生产车间的工人,从事高污染、高排放、高耗能的制造加工业。改造后,新园区提供了约2000多个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从事的是高科技含量、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绿色低碳的现代服务业。
再次,花园坊的改造还取得了明显的环保效应。改造前,这片旧厂区承担的汽车发动机缸体压铸作业不仅能耗高,并且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都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经常引起居民的投诉。改造后,园区的企业和机构从事节能环保方面的科技和服务类工作,这些活动能耗低,温室气体、污染物排放极少,极大地改善了空气质量和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另外,因为园区对附近居民常年开放,没有围墙,园区内环境优美,很多居民时常进入园区进行晨练、散步或休憩,与此同时,还可了解节能环保的相关产品或技术,使得园区成了供居民休憩的公共空间。另外,整个园区内的原有厂房建筑整体的空间布局基本没有发生改变,特别是几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苏式建筑得以保留,加之所保留的烟囱及一些废弃物雕塑,旧厂区某些工业发展历史痕迹和承载的社会发展信息得以保留,或多或少为城市居民留存了一些城市记忆。
由于历史原因,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中心城区存在大量的制造工厂,随着“退二进三”功能调整战略的实施,中心城区留下了大量的废旧工业厂房。这些旧厂房虽然不像那些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建筑具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但很多旧厂房不仅有坚固的结构,宽敞的内部空间,而且也多少承载着城市社会发展的信息,同样是城市文明进程的见证者,存在很高的再利用价值,对它们不能简单地一拆了之。因此,当人们大声呼吁保护城市的历史脉络、呵护城市记忆载体的时候,不能只局限于保护少数历史建筑和街区,对城市中众多具有再利用价值、但不具备突出历史文化特色的旧厂区,也应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保护性再利用。普通废旧工厂区的保护性再利用,不仅能为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办公空间,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念,还可以或多或少地为城市保存工业发展的历史文脉和历史记忆。
在提倡城市功能与景观多样化的今天,废旧厂房的保护再利用也不必仅仅局限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博物馆或城市公园等主流再利用模式。相反,可以灵活结合现代服务业、城市公园、展示、社区配套等多种用途,充分利用旧厂区建筑的坚固结构和空间特色,对其进行综合改造再利用,既可以为城市节约资源、为城市发展新的产业提供空间,也可以便利周边市民的生活,还可以使其成为城市景观体系中的一部分。
上海花园坊节能环保产业园由一个并不具备突出特色的旧厂区改造而成。在改造中结合功能定位,在保留旧建筑平面布局和结构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理念,对外墙和内部空间进行全方位改造,使一个破败的旧厂区变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健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供居民休憩的公共空间。花园坊的改造再利用,不仅为城市的功能结构调整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也为城市保存了工业发展的历史文脉,为周边区域的城市景观增添了亮色,更为普通废旧工厂区的改造再利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向。
[1]于一凡,李继军.城市产业遗存再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2010,(9).
[2]任宣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决策研究[J].学术论坛,2010,(1).
[3]阮仪三,张松.产业遗产保护推动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上海文化产业区面临的困境与机遇[J].城市规划汇刊,2004,(4).
[4]俞孔坚,方婉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J].建筑学报,2006,(8).
[5]张毅彬,夏健.塑造再生的城市细胞——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J].城市规划,2008,(2).
[6]王建国,戎俊强.城市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改造再利用[J].建筑,2003,(9).
[7]白青峰.锈迹——寻访中国工业遗产[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8.
[8]张松.上海产业遗产的保护与适当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6,(8).
[9]常青,魏枢,沈黎,董一平.“东外滩实验”——上海市杨浦区滨江地区保护与更新研究[J].城市规划,2004,(4).
[10]左琰.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世博契机:2010年上海世博会滨江老厂房改造的现实思考[J].时代建筑,2010,(3).
[11]刘小红.城市记忆中工业遗存改造开发——探析上海工业遗址保护与再利用[J].美与时代,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