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邓小平对民生建设的历史贡献

2012-08-15 00:44张红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民生发展

张红明

(河北金融学院 社科部,河北 保定 071051)

略论邓小平对民生建设的历史贡献

张红明

(河北金融学院 社科部,河北 保定 071051)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始终对人民群众怀有无比深厚的感情,高度关注民生,努力改善民生。他从观念上纠正了忽视民生的两个倾向,从战略上构建了发展民生的三大理论,从政策上提出了关注民生的四大举措。

邓小平;民生建设;历史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民生问题始终牵动着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的心。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极为重视民生问题。他经常告诫全党:“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①邓小平对民生建设做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 留下了宝贵的思想和经验财富,对于做好当前民生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从观念上纠正了忽视民生的两个倾向

从历史上看,我党一直都高度重视民生。但在“文革”期间,因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我党对民生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出现了偏差。邓小平复出后,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旗帜,拨乱反正,全面实行改革开放,逐渐从观念上纠正了以往忽视民生的倾向。

1、纠正了重精神、轻物质的倾向。“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一针见血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②他语重心长地讲:“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建设物质文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③这里,邓小平坚持物质利益的原则,从而为发展民生确立了重要的前提。

2、纠正了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建国初期,因受苏联影响,我们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上一度存在片面认识:一是重生产,轻消费;二是先生产,后生活。其结果不仅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而且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生产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指出:“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④他在1992年视察南方的讲话中再次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⑤基于此,他在强调生产的时候,也不忘记消费。他认为首先要达到的第一步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达到小康水平是第二步的目标,最终是要达到共同富裕。他把第二步的战略目标,即小康作为重点。“真正到了小康的时候,人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⑥小康水平,不仅是一个生活水平的目标,而且还是一个消费生活的综合目标。

二、从战略上构建了发展民生的三大理论

1、根本依据:社会主义本质。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邓小平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的高度创造性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五句话的字里行间渗透了真诚的民生建设思想,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发展民生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第一,邓小平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的决定力量,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不断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为发展民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发展民生的重要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内含了公有制及按劳分配等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只有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做到公平公正地分配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保障和发展民生,最终达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目的。第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和谐融洽、民生富足的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但是,如果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即使生产力高度发展了,也只能是两极分化,而绝不可能会实现共同富裕。

2、内在动力:改革开放。邓小平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从建国以来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人民普遍贫困的根源后,明确提出了通过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消除贫困、发展民生。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⑦因此,在发展民生问题上,邓小平高度重视改革的重要性。实践表明,改革成为新时期发展民生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各项改革,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基本上扭转了普遍贫困的局面,民生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3、奋斗目标:共同富裕。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为全国人民指明了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路径: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而收人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向他们学习,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政策。”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明确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这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全体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三、从政策上提出了关注民生的四大举措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邓小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联系当代中国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新举措,努力做到让全体民众都能分享社会进步的丰硕成果。

1、高度重视教育。邓小平非常关注我国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教育的方针政策,在全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第一,重视“一个”根本,即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经济、社会面临诸多突出矛盾、严重困难和巨大压力,百废待兴。此时,作为战略家、政治家的邓小平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他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⑨;“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⑩。第二,提出“两个”尊重,即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早在1979年“文革”结束不久他就指出,现在我们国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不是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针对不对,而是缺少一大批实现这个路线、方针的人才。道理很简单,任何事情都是人干的,没有大批的人才,我们的事业就不能成功。第三,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该题词不仅是对景山学校的鼓励,更是站在当代世界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历史高度,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的总体要求。第四,强调“四有”标准。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青年一代健康全面成长,是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希望。邓小平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人才培养标准问题。1978年他就明确指出: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提出并逐步完善了“四有”新人的育人标准。

2、积极促进就业。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面临着农村富裕人口转移、军人转业、新增就业人口等严峻的就业形势,邓小平不断地思索如何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他在解决改革开放过程中重大方针、路线和原则的过程中,对就业问题作过一系列的论述。第一,就业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针对当时我国城镇存在近300万人失业和249万返城青年这样严重的就业问题,邓小平明确提出:“落实政策问题、就业问题、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回城市问题,这些都是社会政治问题,主要还是从经济角度来解决。经济不发展,这些问题永远不能解决。所谓政策,也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政策。”⑪第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首先解决农村就业问题。1984年6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的谈话中清楚地回答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⑫第三,解决就业问题唯一正确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邓小平说,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比方说,现代化的生产只需要较少的人就够了,而我们人口这样多,怎样两方面兼顾?不统筹兼顾,我们就会长期面对一个就业不充分的社会问题。解决这类问题,要想得宽一点,政策上应灵活一点。

3、改革分配制度。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创立了让一部分地区、单位、个人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收人分配理论,并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第一,坚持按劳分配原则,防止平均主义。邓小平针对过去分配上出现的错误,一针见血地指出,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人民生活永远改善不了。因此,我们要恢复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具体说来:一是实现等量贡献获得等量报酬。邓小平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的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⑬二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片面强调个人利益要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这在客观上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因此,邓小平指出,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第二,多劳应该多得,但是必须照顾整个社会。在强调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的同时,通过对贫困人口的社会援助,努力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一方面允许甚至鼓励由于按劳分配的收入不平等而先富起来,另一方面也注意防止按劳分配造成的实际差别过大,导致两极分化的恶果。他反复强调,多劳多得,也要照顾整个国家和左邻右舍。因此,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裕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这些原则要求和具体设想,充分反映了邓小平旨在克服按劳分配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加强税收调节、发展社会公益事业等手段,援助弱势群体的民生建设思想。

4、确保社会稳定。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社会稳定。邓小平指出,社会稳定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稳定和发展、改革的关系,要在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的稳定。所以,邓小平所讲的稳定不是空泛的稳定,而是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维护社会稳定,通过维护社会稳定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第一,思想稳定是中国民生建设的精神支柱。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如果思想不稳定,没有一个统一的意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因此,邓小平始终贯彻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学习和运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从思想上拨乱反正,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从而形成了统一意志,极大地稳定了人们的思想。第二,经济稳定是中国民生建设的坚实基础。回顾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五十年代政治上的“左”倾错误思想导致经济上搞“大跃进”,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又企图以“抓革命”来“促生产”,这些运动都使生产遭受极大破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邓小平强调“要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理论,并且制定和完善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这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有力保证。第三,政治稳定是中国民生建设的根本保障。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要搞好现代化建设,就必须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否则什么事都干不成。他认为,政局稳定是关键,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不可少的条件和保证;政策稳定是保证,要保持正确政策的长期不变,即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变,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注释:

①⑧⑨⑩⑪⑬《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 128、152、48、68、195、146 页。

②③④⑤⑥⑦⑫《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116、28、10、370、89、135、65 页。

A849.1

A

1671-2994(2012)01-0024-03

2011-12-11

张红明(1982- ),男,山西阳泉人,河北金融学院社科部助教、硕士,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大学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

*本文系2009年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民生视角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资源研究》(项目编号09YBA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生产力民生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