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红河州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倾斜

2012-08-15 00:44孙桂琴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红河州党校党员干部

孙桂琴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研究室,云南 蒙自 661100)

推进红河州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倾斜

孙桂琴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研究室,云南 蒙自 661100)

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监督者和推动者,是党在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必须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和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

红河州;推进;培训资源;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倾斜

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实践者、监督者和推动者,是党在基层工作的中坚力量。基层党员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不仅关系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整体发展特别是边疆的巩固稳定。红河州委、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轮训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培训轮训各级领导干部,干部素质明显提高,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按照中央要求,围绕红河州新发展目标,将基层干部培训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措施上更加务实、保障上更加有力,不断提升培训工作水平,已成为当前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事业的实践中一项迫切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

一、红河州培训基层党员干部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基层党员干部所处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对干部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培训内容需求实用性更强。但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轮训工作与当前推动红河州新发展的要求以及新时期党员干部担负的任务仍然存在一些不符合、不实际、不适应的诸多情况和问题。

1、培训理念陈旧,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新的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作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一是认为当前红河州发展的任务特别重、热点难点问题特别多,一切工作要优先让位于发展,发展是务实,培训是务虚,经济发展是“显绩”,干部培训是“隐绩”。“重物轻人”,即重经济建设轻人的素质提高,抓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有的甚至走形式,消极对待培训任务,导致不少基层党员干部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一知半解,思维模糊、信念动摇、干劲不足、知识和技能贫乏,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重领导干部培训忽视一般党员干部培训,重视“一把手”培训,忽视副职和中层干部、业务骨干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培训,重视“初任”干部培训,忽视经常性的干部培训。三是重培训数量任务,轻培训质量效果,削弱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和目标。培训的目的性不明确,针对性不强,以会议代替培训,以考察代替培训,以业务学习代替理论政策学习是当前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现象和主要特征。在调查中,许多业务骨干、工作和生产一线的党员干部反映,他们能够参加培训的机会太少,特别是政治理论的学习培训机会更是太少了。他们想学习,希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非常渴望每年或两年有一次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四是相关培训单位在培训工作上各自为战,或存在培训空白,或多头培训,重复培训,各系统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商和合作明显不够;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情况掌握不及时、不主动、不全面,有的一年几训,有的多年不训;培训中存在干部个人意愿与需求被弱化,导致干部参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3、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少吸引力和影响力。一方面,存在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现象,仍然存在着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的做法,造成目标的不确定性,效果不显著。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基层党校教学内容设置上基本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为核心内容,但不成体系,或缺少地方个性,在实际工作中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培训内容不能针对不同年龄、岗位、文化水平的需求,共性教育多,个性教育少,普遍性培训多,特殊性培训少,难以满足组织、岗位和个人三方的需求。

4、培训方式方法单一,难以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多样化的需求。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形式单一,办学模式僵化、老化。集中培训多、灌输式培训多、课堂教学多,研讨式、互动式、辩论式培训少,忽视培训对象的主体性,难以调动基层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培训和各种宣讲较多,为基层干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差。事实上,基层党员干部点多面广,需求是多方面的,既要理论知识和党性知识,更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当前面对诸多的发展问题,面临复杂的形势,问题纷繁多变,各种矛盾突显,需要大量的化解社会矛盾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缺少财力支撑,难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需要。从调查情况看,全州13县(市)党校近3年(2009—2010年)财政拨付的培训经费,最多的县(市)每年都在10万元左右,一般的县(市)经费在5万至6万元,而较为贫困的县,每年财政拨付的培训经费只有4万元左右,难以满足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需要。

6、考评机制不健全,培训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约束力不强。干部培训本应成为广大基层干部的内在要求,但不少干部自身对培训热情不高,究其原因是干部培训激励机制的缺失。干部学习培训考核评价与干部的任用及管理结合度不高,培训的激励约束机制常常流于形式。一是忽视培训效果评价考核;二是对培训对象的学习情况考核较难,缺少有针对性的量化考核细则,也得不出定性的考核结果,从而对干部的培训学习情况难以实施行之有效的奖惩管理。干部学与不学区别不大,考勤考试对培训对象没有太多约束力和促进力。另一方面,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红河州基层党员干部在工作实践中承担着繁杂、重要的工作,大多数党员干部对新知识的培训要求非常迫切。一是关于党组织建设方面的知识需求多,即如何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在强调村民自治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党支部与村委会、支部书记与村委主任的关系。二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特别是优惠政策,如小额贷款等方面知识的需求多。三是发展农村经济,带领群众致富方面的信息知识需求多,特别是关于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方面的知识。四是农村实用技术知识的需求多。五是有关涉农的法律、法规知识,如土地法、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知识需求多。六是新兴媒体、网络知识需求多。在被调查者中,83.1%的人希望能熟悉法律法规知识,87.5%的人认为需要尽快掌握1门以上的致富技能,75.2%的人感到急需补充金融财税知识。普遍认为,基层工作比以前难度大了,更复杂了,过去更多靠管理,现在更多靠服务,需要做更多的思想工作。面对当前基层的大变革,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对在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感到束手无策、力不从心。一方面基层党员干部对现有培训工作不太满意,不少干部对培训热情不高,缺乏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被调查者普遍迫切希望获得最新知识,开阔眼界,转变工作思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党务工作能力、村务工作能力、特别是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二、红河州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倾斜的对策

大力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加快推动红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统筹协调,上下结合,整合各方面优质资源,扎实推进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实效。

1、建立健全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倾斜的管理体制机制。一要加强宏观管理,创新培训管理理念。必须树立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和倾斜的理念。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实践证明,单靠哪一个部门难以很好完成,必须进一步规范流程,将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方案规定的培训任务分解到州、县(市)部门、各乡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要进一步激发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培训主体、培训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填补空白区,又要防止重复培训、多头调训的问题,确保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健康有序的推进。二要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计划协调会商机制。州、县(市)各级干部培训管理部门与培训机构,每年要定期沟通交流,年度干部培训计划及重点班次教学计划要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尽早安排部署,避免干部培训的临时性、突击性、随意性。三要坚持分级负责的原则。党校、宣传部以及各个系统,分头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权、利相协调相一致,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培训机制。在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择优机制尚未形成之前,要进一步发挥好党校、行政学校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提高党校、行政学校的竞争优势,办好党委和政府自己的学校。四要加大培训需求的调研力度。管理部门要与培训机构共同开展干部培训需求的调研及分析,摸清基层党员干部的需求,适时在内容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上采取应变措施,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化的需求。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在干部培训中,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红河州党校系统逐步建立了“三·三制”(即在干部培训中,教师配备按党政领导占1/3,外聘专家占1/3,党校教师占1/3上课)教学体系,近3年先后聘请了州委、政府领导近200人次到党校上课。同时,还与省委党校、省社科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红河学院、州社科联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制度,逐步建立起了符合州委党校干部培训需要的智力支援库,进一步增强了党校办学的师资力量,实现了人力资源共享,为提高党校办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一要加快“师资库”建设。按照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争取上级党校对州县党校的业务指导,有针对性地聘请一些国民院校知名度高、学术成果丰硕的专家教授为党校的特聘教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善于课堂讲授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还可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优秀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和科技致富能手,充实和加强师资队伍。二要继续“强阵地”。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行政院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加强党校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完善学习进修、实践锻炼、激励竞争、考核评价等培养机制;营造在理论研究和教学方式方法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宽松环境;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进出机制,加强现有的师资人员的教育培训、进修、实践锻炼、调查研究。通过引进人才,充实力量,开门纳贤的方式,充实师资力量;采取送出去,异地拓展深造的方式,提高现有师资的能力;选送派下去,深入基层锻炼,进一步增强师资的实际工作能力;努力建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能担当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重任的师资队伍,要有计划地特别培养造就一批视野开阔、学高身正、立志党校事业的高层次教学科研骨干和学术领军人才。三要建立和完善讲师团巡回讲课制度。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发挥好讲师团的作用。要把专家、教授、学者、大学生村官、离退休干部及科普服务人员、法律服务人员等充实到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当中,进一步扩大理论、政策、法律、现代管理知识进基层工作的覆盖面,大力开展基层宣讲活动,通过组织骨干培训、召开座谈会、开展学习巡讲等方式,普及社科知识,推动培训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

3、加大投入,确保干部培训经费。近年来,尽管红河州及各县(市)委、政府在财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从有限的财力中对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加大了投入,办学办公条件有了显著变化。目前,全州各乡镇都配备了电脑、电教室,但也存在管理跟不上,有的基层党员干部甚至不会上网、不会打字、不会基本的电脑操作,难以发挥现代教学手段作用的状况。培训经费仍然捉襟见肘,一方面,一些该培训的工作难以开展起来。另一方面基层党校教师进修培训、社会调研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少,知识更新慢,社会调研经费不足,教师整体素质的难以持续提高。为此,一要加大财政投入的倾斜力度,进一步完善培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基层培训机构也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管理、使用,管好用好发挥好现有资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整合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对各项设备设施的维护、维修、保养,提高使用周期,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二要随着州、县(市)财力的增长,逐年提高对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建议设立基层党员干部教学、科研、信息、教师培训进修等专项经费,加大投入。三要认真调查研究,建立城乡统筹的党员干部培训格局,为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撑和物质保障。

4、与时俱进地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基层党员干部对培训内容需求的门类之广、科目之多是前所未有的,集中体现为实用性和有效性。因此,一要树立按需培训理念。要切实改变大一统的培训模式,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甚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进行分层分类培训,突出特色;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广大基层干部在新形势下需要什么,想知道什么,需要通过培训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的思想困惑,从而选择那些与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工作联系紧密,有利于促进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知识作为培训实施的内容。二要准确把握和定位组织需求、工作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并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组织需求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应该是党的事业发展需要什么,干部就培训什么,干部履职尽责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就培训什么,而不能仅仅只满足个人的需要或个人的兴趣爱好。作为组织需求,基层党员干部教学布局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执行力,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宗旨意识和改进作风为重点,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培养着力点,根据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不断充实和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布局;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新本领。当前尤其要加大对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危机处理、社会管理、媒体引导、法律法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宗教信仰等知识的培训力度,以期达到提高基层党员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化解社会矛盾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维护边疆稳定的本领,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

5、积极探索推进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倾斜的渠道、方式和途径。要加强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索与研究,针对不同培训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培训对象的需求。一要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对党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等公共知识要集中培训,而对一村一品的相关产业培植、农业科技推广等要分散培训。二要坚持往上送与往下派相结合。既要把基层党员干部送到其他地区接受教育培训,又要把上面的优质培训资源送到基层。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需求多样,但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和倾斜,就要送教下乡,送教到田间地头,送教到基地,送教到示范点。三要把培训与帮扶结对相结合。要充分利用高校、企业的培训资源,开展结对帮扶培训;积极争取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发达地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等做好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四要坚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利用现代工具,特别要以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为平台,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电化教育、报纸、电视等的作用,大力宣传党的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实用科技知识,多渠道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6、推进基层一线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要积极依托、挖掘各种教育培训资源,加快现场教学基地建设。目前已正式挂牌设立的蒙自县草坝镇国家级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教学基地、蒙自县芷村镇查尼皮省一大会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河县迤萨镇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教学基地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要根据教学目的、任务的要求,结合现有教育资源状况和干部教育培训对象的特点,确定涵盖爱国主义教育、警示教育、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新型工业化示范、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文化产业、新农村建设等内容的现场教学基地,加快建立一批与红河州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需求相适应的各类现场教学基地。

7、建立和完善优质培训资源向基层党员干部延伸倾斜的考评机制。要探索建立基层党员干部培训与干部选拔任用及监督管理相结合的新机制,建立良性循环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一要将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轮训纳入全州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考促训,以考促学。二要加大对各级党校、行政学校的考评力度,建立科学动态的教育培训考核机制,及时反映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考核培训效果。三要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参与培训成绩考核的力度。把教育培训与使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参加教育培训的表现和学习培训考评结果作为使用与提拔的重要参考指标。

D261.4

A

1671-2994(2012)01-0090-04

2011-12-14

孙桂琴(1960- ),女,安徽亳州人,中共红河州委党校社会建设与公共管理研究室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中特理论。

2、培训师资力量薄弱,制约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有效开展。一是培训师资数量有限。作为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轮训主阵地、主渠道的党校,目前全州党校系统有教职工316人,其中专职教师151人(高级职称44人、中级职称74人、初级职称33人、硕士研究生2人、硕士2人、党校研究生6人),除少数专科学历外,大多数均为本科学历,但专业结构难以适应基层干部多样化的教学工作需要。另一方面,许多党校几年都没有进年轻教师,少量的进人也是从中学或者是行政部门协调进入的,短期内难以适应党校教育工作。二是师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教师队伍老龄化突显,40岁以上居多。教师知识老化突出,教师培训进修、科研缺乏专项经费支撑,外出学习培训以及与各级党校交流的机会太少,科研成果少,导致知识更新缓慢。有的教师几年甚至十多年都没有机会外出进修,特别是高层次的培训就更少。三是熟悉基层情况的教师太少。教师培训能力与学员需求不相适应的现象突出。党校教师,身处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体验不到基层工作实际,教学内容容易变成机械教条、枯燥无物的说教。许多教师从校门到校门,对州情、县情、乡情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机关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缺乏足够的了解,课堂上就只能就理论讲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课堂授课生动性和吸引力不够。因此,党校教师在学历专业、信息获取、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和广大干部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尤其是基层党校,专职教研人员大都兼有大量行政工作,缺乏潜心钻研和调查研究的时间,并且缺乏熟悉掌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态的平台和渠道,经常出现“理论政策讲不深、专业知识讲不透、身边发展讲不清”的情况。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红河州党校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晋源区委党校:历经四年寻访 赓续红色血脉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