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建刚
湖北省汉川市皮肤病防治所,湖北 汉川 431600
癣是由皮肤霉菌引起的发生于皮肤浅表的皮肤病,临床中治疗困难,且容易复发。肛周皮肤癣位于隐晦部位,患者往往避讳就医,给治疗带来困难。2009年2月—2011年2月笔者采用自制中药熏洗剂治疗肛周皮肤癣30例,取得了满意治疗结果,现汇报如下。
肛周皮肤癣临床表现:病变位于肛周,以环形或斑片状界限清楚皮肤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皮损周缘往往出现水疱或小丘疹,并伴有鳞屑,患者往往感觉瘙痒难忍,常由中心往外逐渐愈合。病变范围组织进行真菌培养为阳性。
30例肛周皮肤癣,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5岁,最大65岁,最小14岁。平均病程1.6年(2月~11年)。其中初发病6例,其余24例发病次数均在3次以上。
①自制中药熏洗剂组成:苦参15 g,土茯苓20 g,白癣皮20 g,蛇床子15 g,苍术10 g,黄柏15 g,茵陈10 g,甘草10 g。对皮肤干燥者加生地20 g,当归10 g,丹参10 g,鸡血藤10 g。严重瘙痒者加白矾和硫磺各20 g。②使用方法 嘱患者自制高40 cm方凳,上方开窗(类似马桶)。将上述要加水2500 mL,武火煮沸,然后文火煎煮20 min。待水温合适时,患者取出衣物,坐于方凳擦洗肛周,并熏蒸30 min,当水温降低时可适当加热,以熏蒸时不烫伤皮肤为准。2次/d,2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①显效 临床症状和皮损消失,且真菌培养为阴性。停药后3周后无复发;②有效 临床症状和皮损消失,但真菌培养为阳性或3周内复发;③无效 临床症状及皮损无改变或症状加重。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5.4月(3~7月)。治疗期间无过敏等并发症发生。本组30例,显效18例(60%),有效12例(40%),总有效率为100%。
癣是由皮肤霉菌引起的发生于皮肤浅表的皮肤病。真菌首先引起毛囊和汗腺组织损害,导致皮肤瘙痒、变为灰白色、干燥、弹性降低,甚至发生干裂、脱毛等现象。临床研究发现其发病多与居住处潮湿有关。临床中多采用外敷及内服手段治疗,但往往效果不理想。祖国医学认为肛周皮肤癣感染多于湿毒、热毒有关,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使用中药熏洗治疗癣症,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如楼淑芳[2]采用随机对照法,对100例迁延半年以上的足癣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其中52例使用中药熏洗撇和抗真菌外用制剂作为治疗组,另外48例单用抗真菌外用制剂作为对照组。结果显示单用抗真菌外用制剂疗程长,复发皿高。运用中药熏洗配合抗真菌外用制剂治疗,可大大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刘满堂[3]以杀虫止痒、清热燥湿为治疗原则采用中药熏洗治疗皮肤癣86例,患者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约有86%患者获得痊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100%,且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不但临床应用证明中药熏洗对治疗癣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学者采用试验方式证明中药熏洗可以有效抑制真菌生长,如谢淑霞[4]等采用试管内药基法,分别测定祛癣洗剂中各单味种菜肴及其组成的三个不同方剂对我国南方常见的十种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作用试验。结果显示祛癣洗剂中的十种中药有不同的抑菌普,其抑菌MIC>18-39%,组成的三个不同方剂,抑菌MIC分别为11.25%、6.25%和10.0%。他们认为祛癣洗剂中各个中药具有相互系统作用,共同作用具有消炎、止痒的作用。本研究采用自制中药熏洗剂治疗肛周皮肤癣,组方中苦参、黄柏、苍术均有除湿热的作用,茵陈具有泄热的作用,土茯苓,白癣皮具有消肿解毒燥湿的功能,蛇床子可解毒杀虫 燥湿 祛风,其用于可外治外阴湿疹,湿疹疥癣等疾病。以上药组合具有止痒、解毒、燥湿、除热等功效,通过熏洗使药力达到肛周皮损部位,达到治疗的作用,本研究显示其治疗有效率为100%,且患者未发现过敏等并发症,证明该方治疗肛周皮肤癣具有无刺激、简单易行、疗效可靠等特点,值得临床中大力推广。
[1]郭建峰,肖永芳.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皮肤癣95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4,6(14):45.
[2]楼淑芳. 运用中药熏洗配合抗真菌外用制剂治疗足癣52例[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2):123-124.
[3]刘满堂.中药熏洗治疗肛周皮肤癣8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2):22-23.
[4]谢淑霞,杨宏志,张玉清,等.祛癣洗剂及其拆方对致病性浅部真菌的抑菌试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