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樱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ICU 四川双流 610213)
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中,我院于5月13日至7月21日共接诊337人,收入住院189人,其中ICU5月13日凌晨至14日8时,共收治21人,以后陆续收入23例。这次收治伤员之多史无前例,广泛脑挫裂伤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合并腰椎骨折1例,合并四肢骨折8例,有2例急诊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1例因第2天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并给予了呼吸机支持治疗。按有关部门要求,将1例因精神症状重和1例需呼吸机支持治疗的病员转到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有气管插管病人28例,脊柱手术6例,关节置换5例,截肢术12例,肝破裂手术1例。这些伤员中男23例,女21例,平均年龄42.7岁,最小2岁,最大78岁,平均住院天数2.1d,最短几小时,最长8d。
我院领导班子在危难面前快速反应,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很快安置了原住院病人,5月13日下午成立了第二监护室,将原有病人转至第二监护室,为大量的地震伤员的安置创造了条件,及时增派救援人员到监护室,保证了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因安置伤员之多,及时做好病员标牌,口头医嘱多,护士须忙而不乱地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严格执行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协作,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工作。昏迷病人重点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各管道通畅,加强基础护理,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重点观察拔管指征,及时拔管避免了意外拔管的发生。拔除气管插管指征如下[1]:(1)生命体征平稳;(2)意识及肌力恢复,病人可根据指令作睁眼;(3)自主呼吸状态良好,SPO2大于95%;(4)吞咽呛咳反射恢复,有吐管现象。对极度烦燥者,根据医嘱应用镇静药物。有以上指征即可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前先用带阀吸痰管吸尽痰液,再放导管气囊空气,然后将带阀式吸痰管插过气管插管远端,边吸痰边拔除气管插管,拔除导管后继续给予氧疗,观察SPO2情况,估计病人自我呼吸功能状态有无呼吸困难、哮喘等,防止喉头水肿和喉痉挛发生。如SPO295%以上,生命体征平稳,将氧流量降至2L/min。适度抬高床头30°,这样保证了病人顺利渡过麻醉苏醒期。清醒病人重点倾听伤员主诉,及早给予心理干预,因他们许多伤员是从掩埋的废墟中被救出来的,许多的亲人遇难以及惨烈的灾害场面都对病员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极易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及早的心理干预,可以舒缓伤员的恐惧、悲痛、焦虑等不良情绪。减轻应激损害,调整病员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也可减少灾后心理疾病的发生,这也是成为我们救灾工作的一部分。
ICU是院内感染重地,它不仅影响手术成功率、病人康复甚至增加死亡率,极易造成特大院内感染流行基地,因此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1)灾区病员的随身物品由护理员用塑料袋封闭包装,并注明病人的基本信息,贵重物品及钱财物由主管护士、护理员、护士长清点签字后装入塑料袋内封闭并注明姓名、床号、年龄、以便病员及亲属认领,如污染严重,先将身体血迹和污物清洗干净,将污染衣物剪下,浸泡于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内1h后,由清洁工交统一垃圾管理。
(2)病室及走廊每日四次由清洁工用含氯消毒液1000mg/L分类湿拖地面,擦拭床旁桌和床,启动空气消毒机循环消毒空气,有血迹和其他排泄物污染处用含氯消毒液2000mg/L喷洒作用30min后湿拖。
(3)病员推车管理,放置一桶含氯消毒液1000mg/L,推车上用一次性单子,一用一换,进出病室用备好的消毒液擦拭消毒,ICU入口地面铺设有含氯消毒液1000mg/L的消毒湿垫,供推车消毒。
有战斗力和过硬技术的队伍,面对困难毫不退却,冒着余震的危险坚守工作岗位,体现了在灾难面前众志成城,超越自我,勇于牺牲和奉献精神。
所有收入ICU地震伤员得到了最快速、最有效、最适当的治疗和护理,入住ICU的伤员除两人转上级医院,其余伤员均好转后转回病房,无护理并发症和院内感染发生,把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
[1] 外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