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萍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人民医院,山东 德州 251100)
神经内科护理安全是指神经内科护理在相关法律法规确定范围内进行,患者未发生超出允许范围外的机体功能以及心理损害、缺陷、障碍及死亡[1]。神经内科患者多为脑血管疾病,且年龄较大,常伴有意识或精神障碍,病情危重,进展迅速,较易变化,病程较长且预后较差,临床致死致残率高[2-3];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发展,人民健康及维权意识增强神经内科护理,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特别是神经内科护理安全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与此相关的医疗投诉呈逐年增加趋势[4]。故及时总结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相关防范对策,避免可能安全隐患对于降低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预防医疗纠纷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资料,分析护理安全隐患,并总结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神经内科患者年龄较大,身体机能退化严重,多伴有偏瘫等,行走不稳,同时对于病床位置、高度等不习惯,易发生跌倒、坠床等危险;②癫痫患者在神经内科较为常见,其抽搐发作具有突然性,常因防护器具未佩戴而发生舌咬伤及骨折等[5];③神经内科脑部实质损伤患者易出现烦躁不安,恐惧及绝望等精神异常症状,攻击性增强,易发生无故伤人或自残等行为;④神经系统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等可能导致呼吸肌受累[6],产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症状;⑤部分神经内科患者痛温觉功能障碍,如家属或护理人员未注意保温装置温度,易引起患者烫伤;⑥神经系统疾病也会导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咳嗽反射丧失,引起误吸或呼吸道堵塞等,最终导致窒息发生[7,8]。
神经内科患者年龄较大,血管功能退化,长期静脉滴注刺激性较大神经内科药物较易发生静脉炎[9];同时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技术进步,许多新型设备引入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进行技术含量较高的护理措施,这显著增加工作压力,亦加大护理工作风险,导致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
神经内科病房缺乏根据患者疾病特点而安装的相关防护装置,如病房走廊、浴室洗手间护栏等,患者如病情发作无法找到扶靠工具,而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10];同时地面清洁后,未注意是否有积水或过度潮湿等,患者因年龄及肌肉无力等因素,也易发生摔伤,跌倒等现象。
1.4.1 护理人员因素
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紧缺,且神经内科护理中基础与专科护理工作量均较大,现有护理人员工作繁重,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工作效率降低,易导致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发生[11-12];部分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慎独精神缺乏,不能定时巡视病房,发现病情变化不主动与临床医师沟通,以致延误病情,且护理过程中态度粗鲁,无法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同时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水平不高或者缺乏临床经验,这也是导致安全隐患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13];已有临床研究表明,护理人员业务水平及工作经验与护理差错发生率密切相关[14]。新进护理人员因工作急需未进行充分培训即进入临床工作,因缺乏理论及实践积累,对于患者护理安全带来隐患。
1.4.2 患者及家属因素
患者与家属对于疾病特点,康复护理重点及可能诱发疾病复发因素等缺乏必要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有效配合临床护理治疗工作,增加护理安全隐患发生风险;同时经济原因也易导致治疗护理中断,威胁患者安全。
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讲座,使护理人员清楚了解护理工作中权利及义务,在心中牢固树立“安全质量第一”,依法护理、预防为主等护理意识,在注重患者权益维护的同时,加强护理工作中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严格制定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并完善检查奖惩制度。对于巡视,查对,交接班等重要临床护理制度应当严格贯彻,这对于保证护理安全,减少危险发生起到关键作用[15]:每天做好病房巡视工作,定时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异常应及时告知医师,早期诊断处理;加强“三查七对”工作,防止用药用量错误及相关治疗设备损坏或缺失。同应当每周召开一次护理安全讨论会,针对出现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总结,制定改进及预防措施。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特别是对于新近护士,应当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年资护理人员带教作用,以使他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临床护理基础知识及操作水平[16];对于新引入设备,需要邀请技术人员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定期考核,以保证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操作,避免在治疗抢救过程中发生意外。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预防床上坠落,神经内科病床两侧安置防护栏,对于烦躁不安、抽搐等症状严重患者可行必要肢体限制,病床距离地面高度低于50cm,同时加强对于患者及家属解释工作,避免误解;②神经内科跌倒高危人群是具有活动能力同时体弱老年患者,对于此类患者应当向其宣传“三个30”观念[17],即清醒后-坐起-站立-行走四个阶段间均稳定30s后再行下一阶段活动,加强病房巡视工作,积极主动给予搀扶,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行走步态改善、站立平衡等锻炼;③对于感觉障碍患者,应当主动向患者介绍局部热敷方法,热水袋等需将温度控制在50摄氏度以下,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同时定时翻动,改动位置,并多触摸热敷部皮肤,防止烫伤发生。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危重,并发症较多,护理工作任务繁重且安全隐患多;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治疗,避免安全隐患发生对于改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极为关键。通过分析总结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同时针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制教育,强化护理规章制度建设,努力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及注重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等一系列对策,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显著改善护患关系,从而保证医院长期健康快速发展。
[1]郝淑青,余晓齐,张凤霞.年轻护士的护理安全管理及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 7(23):5537-5538.
[2]赵晓艳,王平,邢英欣.神经内科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 (5):157-158.
[3]丘彩兰,韦巧灵.护理安全隐患意识的调查及警示牌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 1621.
[4]武传欣.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85-86.
[5]叶钦清.从护理角度看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 4(10):49-50.
[6]张鸿波.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J].护理研究,2004,18(4B):728.
[7]芮丰.神经内科老年住院病人常见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4):156-157.
[8]陈莉萍,陈明秀.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现代护理,2007,13(4):383-385.
[9]董爱珠.护理人员对安全管理认识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94.
[10]潘爱兰.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家庭护士,2006,4(8):45.
[11]邱笑玲.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4):326-327.
[12]刘红娟. 护理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2B):73-74.
[13]潘瑞珠,姚爱丽. 老年人常见安全隐患及其预防对策[J].解放军护理,2005,22(3):41-42.
[14]常红,戴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策略[J].护理研究,2007,21 (2):450-451.
[15]沈卫红.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30(17):2228-2229.
[16]李明子(译).护理与病人安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1):23-24.
[17]石群.护理部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B):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