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冰
(河南省桐柏县人民医院内三科,河南 南阳 474750)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其中95%以上的患者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或高血压病。该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亦是脑卒中、冠心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1]。本研究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了川芎素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进行报道。
102例病例均来自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54例,女48例;年龄41~68岁,平均年龄49.6岁;病程4~16年,平均病程8.1年;均参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收缩压(SBP)不低于140mmHg、舒张压(DBP)不低于90mmHg]进行诊断,且排除糖尿病、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继发性高血压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基础血压值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14d停用任何降压药物,治疗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兰迪,扬子江药业集团上海海尼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468)进行治疗,5mg/次,1次/d;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川芎素(阿魏酸钠片,成都亨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583),100mg/次,3次/d。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
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SBP与DBP)。
显效:DBP较治疗前下降10mmHg以上(已降至正常范围),或DBP较治疗前下降20mmHg以上;有效:DBP较治疗前下降不足10mmHg(已降至正常范围),或DBP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未降至正常范围),或SBP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无效:DBP、SBP与治疗前差异不显著。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及分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51例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51例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2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0.59%。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比较(±s,n=5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值比较(±s,n=5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指标 用药前 用药后对照组 SBP 151.46±16.05 122.38±13.08*#DBP 108.67±10.33 79.52±8.12*#观察组 SBP 152.06±16.01 145.21±15.12#DBP 107.49±10.21 94.89±8.98#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的DBP、SBP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基础血压值相近,治疗后两组DBP、SBP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经钙通道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内,从而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降低舒张压,通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而降低收缩压,临床常用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3]。川芎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以及抗炎、镇痛、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有文献报道称[4],川芎素可拮抗内皮素受体和内皮素效应,从而达成拮抗内皮素引起的血管收缩,并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一氧化氮的合成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川芎素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从而减轻其并发症的产生;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1]张庆柱.基础药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1.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
[3]吕彪,黄奋生.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5):56-57.
[4]廖颖文,陈南官.阿魏酸钠合用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5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