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慧 徐有水 刘日才 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 江山 324100
柴胡疏肝散为疏肝解郁之经典方,临床广泛应用于肝气郁结、气血瘀滞引起的各种病证。近年来,笔者以柴胡疏肝散为主加减治疗一些消化系统疾病,每获良效,兹介绍如下。
柴胡舒肝散出自《证治准绳》引《医学统旨》方,其以疏肝理脾的“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为基础方,去枳实,加香附、陈皮、川芎、枳壳而成。具有疏肝理气,和血止痛之功。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君药;以香附、川芎活血理气为臣药;以陈皮、枳壳导滞;芍药柔肝为佐;以甘草调药和中为使,寥寥数味,共奏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之效[1]。全方以入肝理气之药为主,辅以养血柔肝、活血畅脉、和胃降逆之品,疏肝兼以养肝,理气兼以调血,调肝兼以和胃,诚为疏肝理气解郁之良方。故而主治气血瘀滞引起的胁肋疼痛、寒热往来等症,临床广泛用于属肝胆气郁、肝脾不和、气血瘀滞的各种病证。
2.1 慢性胃炎 毛某某,男,58岁,2010年3月7日初诊。上腹部隐痛2个月余。患者2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隐作痛,遇劳累生气加重,饥饿时痛甚。曾在外院胃镜检查示:“慢性胃窦炎”,予以吗丁啉、养胃舒治疗,效果不明显,症状逐渐加重,故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症见:神疲乏力,胃脘胀闷隐痛,每因情志而发,纳差食少,大便尚可,面色萎黄,舌质偏紫暗,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肝失疏泄、横逆犯胃,治宜疏肝理气和胃。予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香附、枳壳各15g,陈皮6g,白芍15g,甘草10g,青皮6g,佛手10g,郁金12g,莪术6g,麦芽30g,神曲12g。患者服用5剂后症状缓解,上方加减续服1个月后,患者上腹部隐痛消失,饮食如常,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上腹部疼痛、痞满是慢性胃炎常见的病证,其疼痛主要原因是气滞血瘀,所谓“气滞则胀、血瘀则痛”,气滞亦可生痛,血瘀亦可增胀。唐容川《血证论》谓:“木之性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患者肝气横逆犯胃,出现胃胀、隐痛不适的症状。故当以柴胡疏肝散疏肝和胃,行气化瘀,加用青皮、佛手、郁金、莪术旨在加强活血行气之功,麦芽既有消食和中之功,又可辅以疏肝理气,诚如张锡纯所云: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胃为燥土,喜润恶燥,在治疗时主张“以和为贵,以运为补”。临证治疗时应补消兼施、升降有序、气血并举,达到机体阴阳平衡,邪去正清。
2.2 胃神经官能症 顾某某,女,55岁,2010年11月7日初诊。胃脘胀满疼痛半年余。患者半年来经常自觉胃脘胀满,食后尤甚,时时隐痛,情绪抑郁,伴有右胁痞胀,睡间流涎,乏力,头重,纳寐欠佳,二便尚可,舌暗红、舌下络脉瘀曲显露,苔薄黄,脉细弦。胃镜及B超检查未有异常发现。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g,陈皮6g,川芎10g,枳壳、白芍各15g,炙甘草 10g,香附、苍术、神曲各 15g,山栀 10g,淮小麦30g,艾叶6g,麦芽15g,7剂。二诊(11月14日):自诉服药2剂后胃胀痛消失,恶心止,流涎止,今诉心慌。原方去苍术、山栀、淮小麦;加丹参30g,檀香5g,砂仁6g,全瓜蒌15g,7剂。后加减调理半月余,患者诸证俱除。
按:胃神经官能症属中医“胃院痛”、“痞证”等范畴,多由情志不遂、饮食伤胃、劳倦伤脾等所致,其病位在胃,但与肝关系密切。肝气郁滞,疏泄失职,则横逆犯胃,形成肝胃不和,所谓治肝可以安胃,用柴胡疏肝散为主方使肝气条达,胃不受侮,则胃自安和。《灵枢·五味篇》“心病者,宜食麦”。该患者胃胀隐痛,伴胁胀,又有情绪抑郁,纳寐欠佳,故加越鞠丸合甘麦大枣汤以行气解郁,则诸证自除。
2.3 脂肪肝 王某某,男,45岁,2011年1月10日初诊。右胁隐痛不适1个月。患者1个月前开始出现右胁隐痛不适,偶有口干,寐差。查肝功能:ALT 56U/L,GGT 88U/L。乙肝三系全阴性,甲、丙、丁、戊肝抗体均呈阴性。B超示脂肪肝。舌淡红,苔黄腻中裂,脉细弦。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0g,陈皮6g,川芎 10g,枳壳15g,白芍30g,炙甘草10g,香附 15g,当归10g,元胡15g,7剂。二诊(1月24日):患者自诉服药后胁痛大减,效不更方,前方续服7剂。三诊(5月5日):患者诉服药后胁痛消失,故停药。2个月后又有胁部隐隐作痛,上方再加川楝子、片姜黄各10g,麦冬、生地各15g,半个月后诸证俱除,1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按:脂肪肝属中医“胁痛”、“积聚”、“痞满”、“湿阻”、“痰浊”等范畴。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常,脾失健运,湿邪内生,痰浊内蕴,肾精亏损,痰浊不化等导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湿热痰瘀互结于肝而致。病位在肝,影响脾肾。《内经》:“木郁达之”。本方以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剂,意在疏肝理气、柔肝止痛、引药归经、直达病所。
2.4 早期肝硬化 姜某某,男,34岁,2010年10月30日初诊。右胁下胀满1个月。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0余年,1个月前出现右胁下胀满,2周前在本院查肝功能:ALT 184U/L,AST 112U/L,ALB 36g/L,GLB 45g/L,其它无异常;乙肝三系:HBsAg(+)、HBeAg(+)、抗HBc(+);肝脏B超示:肝内光点增粗增强呈网络状,门脉增宽,脾大。诊为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西医治疗后无明显改善,遂要求中医治疗。诊见:精神倦怠,乏力,头晕,面色晦暗,右胁下胀满不适,食少,舌质暗,苔黄腻,舌下静脉迂曲,脉弦滑。予柴胡疏肝散加味:黄芪30g,柴胡12g,香附15g,当归、片姜黄各10g,鳖甲(先煎)30g,平地木、丹参各30g,枳壳15g,生白芍30g,陈皮6g,炙甘草10g,7剂。二诊(11月13日):患者服药后头晕、两胁不适均减轻,但仍觉乏力,大便溏薄,上方加炒白术15g,14剂。三诊(12月2日):患者自觉无明显不适,饮食、二便正常,复查肝功能基本正常,病情稳定,前方再服2月余。2011年3月6日查肝功能正常,肝胆B超示:肝内光点略有增粗,脾不大。
按:早期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癌,且死亡率极高。《伤寒论》“病胁下素有痞,连在脐旁,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藏结,死。”因此对于早期肝硬化的防治尤为重要。该病多属于中医“癥积”、“痞块”、“胁痛”范畴。《临证指南医案·胁痛》“久病在络,气血皆窒。”肝病日久,肝气郁结,肝木克土,伤及于脾,脾运不健,则水湿停留,痰浊内生。脾虚血运无力,则瘀血内停。痰瘀互结,阻塞脉络,日久积于胁下,甚者结而成块。可见肝气郁结、肝血瘀阻是该病的主要病机。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本质不离气滞与血瘀。因此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肝散结当为治疗大法。本例患者方用柴胡疏肝散舒肝解郁,加鳖甲软坚散结,黄芪、当归、姜黄以行气化瘀,调其升降,使瘀血去新血生,气行血畅,肝气调和,则诸症俱消。
2.5 胆囊炎胆结石 沈某某,男,60岁,2010年9月11日初诊。反复右上腹胀痛不适1年,加重1周。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右上腹胀满疼痛,纳差,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胆囊炎,服用消炎利胆片后,症状有缓解,但常反复发作。1周前,因家庭纠纷,郁怒生气,右上腹疼痛加重,伴恶心、厌油、暖气。诊见:精神软,右上腹胀满疼痛,纳食不振,大便二日未解,胆囊区压痛,墨菲氏征阳性,舌暗红,苔黄腻,脉细眩。查肝功能无异常,肝胆B超:胆囊壁厚0.5cm、粗糙、胆囊内可见一大小约12mm×10mm强光团,后伴声影。证属肝郁气滞,湿热内恋。治宜疏肝利胆,清热化湿。予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g,川芎12g,枳壳15g,白芍 30g,炙甘草 10g,香附 15g,黄芩、郁金各12g,制大黄20g,金钱草30g,木香6g,川楝子、元胡、虎杖各15g,黄柏10g,7剂。二诊(9月18日):服药后右上腹胀痛明显减轻,饮食增加,大便溏,舌质淡,苔薄腻,脉细弦,守上方,再服7剂。三诊(9月28日):患者服药后右上腹痛消失,诸症俱除,复查肝胆B超:胆囊壁厚0.3cm,内壁光滑。前方加减继服半月余,多次B超复查未发现结石影。
按:胆囊炎、胆结石属于中医“胆胀”、“胁痛”范畴。《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病变部位主要在胆,与肝脾胃及三焦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胆失疏、气机郁滞为发病的主要环节。长期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邪侵袭,损伤脾胃或湿阻中焦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运化,郁而化热,熏蒸肝胆,使肝胆失疏,肝络不得畅达,湿热久蕴,日久煎熬成石,胆气郁滞不通则痛。在治疗上遵循“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原则,疏肝利胆,理气通降,清热排石。肝与胆相表里,利胆离不开疏肝,肝胆升降,相依则和,肝气条达,则胆腑通畅,其病自愈。
肝脏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主疏泄及藏血。肝脏的经脉起于足大趾,上行膝内侧,绕阴器,循行少腹,挟胃属肝络胆,分布胁肋。上述病症,病虽异殊,但其根本病机均为肝气郁结,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通过疏肝理气,活血止痛,使肝气条达,血脉通畅,从而达到了治疗诸多病证的目的,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特色。
[1]韩翼,吴元黔.徐学义老师临证应用柴胡疏肝散经验举隅[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1):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