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惠君,余珍珠,冯晋兴,刘晓红
(深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深圳 518026)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情轻重不等,其中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从母体获得免疫很少发病,故在新生儿中罕见[1]。现报告1例新生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患儿,女,28 d,因“发热伴纳差1 d”入院。发热时体温最高达39.2℃,伴呻吟,吃奶差,呕吐胃内容物1次,无抽搐,无哭闹不安,无腹胀腹泻,在门诊予以物理及药物退热处理后,仍反复高热,收住院治疗。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儿,否认窒息史。母孕期无特殊疾病史,出生体质量4 kg,生后一直母乳喂养。近2日家人有“感冒”史,否认当地“流脑”流行史。门诊查血常规:WBC 4.0×109/L,N 40.5%,L 55.6%,RBC 4.28 ×1012/L,Hb 143 g/L,PLT 159×109/L,CRP 2.9 mg/L。
入院查体:T 38.9℃,R 60次/min,P180次/min,血压 76/46mmHg,体质量 5.1 kg,精神反应差,颜面轻度黄染,面部散在红疹,右侧大腿内侧可见一暗红色淤点,直径约2 mm,压之不褪色,前囟1.5 cm,平软,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唇周微绀,无鼻扇及三凹征,双肺呼吸音对称粗糙,未及罗音,心音稍低钝,律齐,未闻及杂音,腹稍胀,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肋下3cm,质软,脾肋下未及,四肢末梢稍凉,肌张力减弱,觅食反射、握持反射减弱。
患儿入院后立即收住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告病情危重通知,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抽血送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降钙素原、血培养、凝血功能及血气、血生化检查,予温水洗浴,置29℃温箱监护,头罩吸氧,“头孢他啶”抗感染,生理盐水扩容等治疗。患儿病情急剧进展,仍高热,呼吸急促,下肢逐渐出现淤斑并融合,于入院后2.5 h改为呼吸机辅助通气,生理盐水、碳酸氢钠反复扩容纠酸治疗,效果不佳,于入院4 h出现心跳停搏,立即给予心脏按压、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多次肾上腺素推注等抢救,40 min患儿心跳仍未恢复,宣布临床死亡。
入院后主要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1.1×109/L,N 21.4%,L 75.0%,RBC 1.65 × 1012/L,Hb 54g/L,PLT 12×109/L,CRP 30.8 mg/L ,血降钙素原 98.94 ng/ml。凝血功能:APTT 95.5s,PT 18.3 s,TT 16.7 s,FIB 1.03 mg/dl。心肌酶谱:AST 69.0 U/L,LDH 727 IU/L,CK 105 IU/L,CK-MB 4.5 IU/L,肌钙蛋白0.15 ug/L。肝功能:总蛋白 39.5 g/L,白蛋白 29.6g/L,球蛋白 9.9 g/L,总胆红素 130.30 umol/L,直接胆红素 18.20 μmol/L,间接胆红素112.10 μmol/L,ALT 7.0 U/L,ALP 274 IU/L,γ-GT 27 IU/L。血生化:BUN 5.90 mmol/L,Cr 41.6 umol/L,碳酸氢盐 10.10 mmol/L,K+5.90 mmol/L,Na+137.5 mmol/L,Cl-107.7 mmol/L,Ca+2.18 mmol/L。血培养回报:脑膜炎奈瑟球菌,经深圳市疾病控制中心鉴定为B群脑膜炎奈瑟球菌,患儿最后确诊为:新生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休克型)。
该患儿主要病史特点为:①28 d新生儿,急性起病。②有“呼吸道感染”家人接触史,起病仅表现为反复发热,无特异性。③病情进展急剧,全身迅速出现淤点淤斑,呈严重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表现。④血培养有脑膜炎奈瑟球菌生长,疾病控制中心进一步鉴定为B群脑膜炎奈瑟球菌,诊断B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主要发生在6月~2岁儿童,在新生儿中罕见,且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更为少见。该例患儿系晚期新生儿,足月产儿,生长发育状态良好,有“呼吸道感染”家人接触史,早期无典型症状和体征,无循环衰竭表现,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不高,中性粒细胞轻度下降,且血C反应蛋白不高,临床极易误诊为普通病毒感染,失去早期确诊及早期治疗机会。患儿病情进展急剧,5 h后复查血常规变化巨大,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均下降显著,血C反应蛋白上升显著,血降钙素原也明显增高,细菌感染征象突显,进而出现淤点淤斑,迅速出现循环衰竭、休克、DIC表现,虽经入院后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死亡仍难以避免。国内近年来报道2例新生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儿,均在起病后12 h内死亡[2-3],该例患儿入院时已出现休克、DIC表现,亦在抢救4个多小时后死亡。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情凶险,治疗困难,除用大剂量抗生素外,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休克、DIC等严重并发症。由于该病临床罕见,起病无特异性,临床医生尤其是新生儿科医师难以早期做出诊断,加之病情进展凶险,出现淤点淤斑等典型表现时,抢救治疗困难,死亡率高,因此,对于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感染病例,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反复行相关检查找寻感染指标,提高早期诊断,抗生素应用、支持治疗要相对积极,以期提高对此类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抢救成功率。
根据脑膜炎奈瑟菌菌体表面荚膜多糖复合物的化学成分不同,将脑膜炎奈瑟菌至少分为13个血清群,即 A、B、C、D、X、Y、Z、29E 和 W-135,其中 A、B、C、Y和W-135是主要的致病血清群。A、C和 W-135血清群多见于亚洲和非洲,B、C和Y血清群多见于欧美[4]。流脑在新生儿中发病罕见,迄今为止国外共报道39例,其中由B群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者8例[4,5]。我国近年报道2例新生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例未分型,1例为B群感染引起,病人同样来自广东地区,本例尚属国内第2例B群新生儿流脑患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规范化的A群流脑多糖疫苗或A+C混合菌苗接种,以婴幼儿和儿童为主要接种对象,使儿童流脑发病率明显降低。由于脑膜炎球菌不同血清群间不存在交叉免疫,目前尚无B群流脑疫苗,故会导致流脑菌群的变迁。近年来在我国健康人群的监测结果显示流脑流行趋势存在向B群变迁的可能,尤其在广东省近年来的监测显示,流行性脑膜炎以奈瑟氏菌B群和C群为主[6],李微等[3]报道和本例死亡患儿再次证实此观点。B群流脑患者年龄小,多在1岁以下,且病情凶险,并发症多,预后差,幸存者可发生发育落后、认知障碍及脑性瘫痪等严重后遗症[7],值得临床儿科医生高度重视,更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积极研制新型疫苗,加强人群流脑免疫水平监测,制定新的免疫程序,在适龄儿童中开展多价流脑疫苗接种。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2:926-933.
[2]刘秀英.新生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J].新生儿科杂志,1995,10(2):98.
[3]李 微,郑晓辉,陈自励.新生儿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一例[J].新生儿科杂志,2011,26(3):197-198.
[4]Kvalsvig A J,Unsworth D J.The immunopathogenesis of meningococcal disease[J].J Clin Patho,2003,56(6):417-422.
[5]Lo W T,Yuh Y S,Wang C C,et al.Early onset neonatal infection with Neisseria meningitidis serogroup C: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J].Eur J Pediatr,2003,162:785-787.
[6]郭 琳,黄志峰,任结梅.广东省近两年流行性脑膜炎奈瑟氏菌菌群分布及药敏性结果分析[J].今日药学,2011,21(12):764-765.
[7]马 云,沈叙庄,杨永弘,等.102例B群流行性脑膜炎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8):46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