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虹 朱文娟 蔡宛瑾
(延边大学护理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2)
老年人在我国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跌倒是指突发、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上。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跌倒的分类,跌倒包括以下两类:(1)从一个平面至另一个平面的跌落;(2)同一平面的跌位改变,国内外研究显示老年人年跌倒发生率约为30%[1,2],2011年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而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跌倒除了导致老年人死亡外,还会导致残疾,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和应激性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如跌倒后的恐惧心理可以降低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使其活动范围受限,生活质量下降。
如何防范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卫生部也于2011年印发了指导性的文件——《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通过加强对社区老年人对跌倒的原因、危害、预防及跌倒发生后的急救和远期康复的指导教育,提高社区老年人防跌倒的意识,将预防跌倒行为融人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之成为一贯性的行为,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跌倒的发生,而且教育干预简单易行,成本低,收效快,是一种值得普遍推行的干预方法。
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会随年龄的增加而相应地上升[3,4,5]。由于人体进入老年以后,生理机能和代谢水平都有所下降,神经系统对集体的控制和支配能力减弱,加上骨骼肌肉系统的退化性改变,导致机体出现平衡能力失调,反应迟钝,灵活性下降,这些都会使老年人发生跌倒的危险性增加[6]。
在65岁以上的居家老年人中,有51%跌倒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7]。
1.2.1 社区环境
楼梯台阶太高、社区内道路凹凸不平、雨雪天气外出等都易使老年人发生跌倒。
1.2.2 居家环境
衣裤过于肥大或穿鞋子不合适、地面太光滑或太粗糙、过道有障碍物、室内光线不足、卫浴设备过高或过低、久蹲大便后突然站起、小便到地板上引起地滑等都是老年人跌倒发生的潜在因素。有研究指出,61.54%的老年人跌倒伤害发生在家中[8]。
社区中慢性病老年患者和高危人群数量庞大,如心血管疾病往往会引起心、脑等器官组织的缺血缺氧,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足和视网膜病变后出现行动不便,神经系统疾病和外伤导致的偏瘫患者,以及风湿性疾病侵犯关节导致的并发症等都会使社区老年人发生跌倒。老年人在服用某些特定的药物(如镇静类或扩血管类药物)后会影响病人的血压、神智等,并且由于老年人代谢药物的速度比正常成年人慢,极易发生中毒,使病人出现头晕等症状,发生跌倒的危险性也会增加。
老年人的文化程度[8]、老年人是否独居、家庭关系是否和睦都会影响跌倒的发生率;老年人不能进入角色,不认为自己已经年老,不能对跌倒有正确的认识也会导致跌倒的发生率增加[9]。
定期组织社区内老年人及其家属参加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讲座,由于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并不高,要以简单易懂的词语和多样化的方式向老年人讲解跌倒的原因、危害、如何预防跌倒及跌倒后的处理等知识,并要他们回答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反馈出他们是否掌握了这些知识。并制作图文并茂的宣传单或展报贴在社区的宣传栏上,耐心为老年人讲解跌倒的相关知识。
对老年人及其家人进行具体的衣、食、住、行、运动、用药和心理等方面的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由于运动疗法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增加机体的协调性,有效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发生,因此鼓励老年人定期进行运动锻炼,比如设计出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或号召老年人进行集体的太极拳锻炼,都可以有效地防止跌倒的发生。
由于老人多骨质疏松严重,跌倒后很容易出现骨折。匆忙扶起可能会加重损伤,导致骨骼错位,若是伤到脊柱,甚至可能会损及脊髓。正确的方法是就地保暖、止痛,防止休克;如出血就要马上止血,并用纱布、绷带包起来,就地固定;如果怀疑脊柱骨折,或感觉问题比较严重,应帮助老人保持身体不动,就地等待急救120的到来。老人表示心口疼,且本来就有冠心病等心脏问题的,则可能是出现了心绞痛,要立刻协助老人含服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待症状缓解后扶起。若是出现昏迷,必须迅速拨打120请求急救;在等待救护车的这段时间内,将老人在原地缓缓放平至仰卧位,但千万不能搬动,更不能抱住病人又摇又喊,试图唤醒病人。然后解开领口,并将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反流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如老人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老人跌倒后不但会伤害到自己的自尊,还会产生害怕、恐惧的情绪,影响他们正常活动的信心,导致不敢参加活动和自我封闭[10]。害怕跌倒甚至会增加抑郁的危险性[11]。因此,对跌倒后老人进行早期而正确的心理疏导是非常必要的,指导老年人正确对待跌倒事件,鼓励家人多与老年人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积极的老龄化形象,找回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预防再次跌倒,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于跌倒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的,还要指导病人进行合理的肢体平衡功能锻炼。
跌倒不仅对老年人造成巨大的身心伤害,还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不仅可以提供他们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而且还可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压力。我国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社区老年人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社区和养老机构是老年人存在的最主要场所。养老机构的跌倒预防工作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范化的制度,而在社区中广泛开展跌倒预防的教育工作,将是未来社区护士工作的重点内容,提高社区老年人的防跌倒意识,才能有效地减少跌倒的发生。
[1]刘素珍,李继平,成翼娟,等.社区老年人身体机能状态及跌倒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4,19(6):5-7.
[2]Fuller G F.Falls in the elderly[J].Am Fam Phys,2000,61:2159-2166.
[3]夏庆华,唐传喜,钮春瑾,等.社区老年人跌倒情况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3):207-209.
[4]Gai J,Gomes L,Nobrega OT,et al.Factors related to falls of elderly women residents in a community[J].Rev Assoc Med Bras,2010,56(3): 327-332.
[5]于普林.北京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状况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6]金冬梅,燕铁斌.平衡功能临床评定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3):187-189.
[7]刘纯艳.社区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38.
[8]徐伟,万秋萍,吴益生,等.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调查[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0,27(12):707-710.
[9]谭颖芬,何玉球,罗玉玲,等.老年患者预防跌倒知识与行为调查[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5):8-10.
[10]陈婷婷,董晓梅,王声湧.老年人跌倒后心理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0,31(10):1098-1102.
[11]Chou K L,Chi I.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ear of falling and depression in elderly Chinese primary Care patients[J].Aging Ment Health,2008,12(5):58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