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运动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研究

2012-08-15 00:52钟海明
运动 2012年17期
关键词:运动员民族动作

钟海明

(梧州学院体育教学部,广西 梧州 543002)

啦啦操运动与民族文化的融合研究

钟海明

(梧州学院体育教学部,广西 梧州 543002)

通过分析啦啦操发展的近况以及啦啦操的表演方式,研究啦啦操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集与联系,并探讨了啦啦操运动中融合的民族文化精神,旨在推动啦啦操运动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为啦啦操的普及推广和更好地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基础。

啦啦操;民族文化;融合

1 啦啦操运动概述

啦啦操,又被称为“啦啦队运动”。它是一项集竞技性、欣赏性、健身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运动训练项目。啦啦操对身体的各动作有高规格的要求,它是利用音乐搭配身体各种高技巧性的动作,将健美操、体操、舞蹈等融合于一体的团队舞蹈。啦啦操一般都是配合激情的音乐,给人动感极强的视觉感受,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奉献的团队合作精神。现如今,啦啦操运动已经普及到职业篮球、足球、田径等运动的竞赛现场中,帮助队员振奋士气,营造团结合作的气氛,深受观众们的热爱。

啦啦操运动自引进到我国后得到很好的开展,由于它能渲染出一种积极向上、有活力、有自信力的团队精神,所以得到广大青少年的青睐。我国最早举行的啦啦操运动是在2003年,当时啦啦操的动作内容局限在徒手的动作技巧或采用彩色花球等为道具的舞蹈动作的展示方式,没有性别上的局限,团队运动员定在9~12名。在啦啦操的开展初期,舞蹈内容还未得到完善,所以啦啦操的运动形式只局限在具有健美操性质的基本动作,训练模式较单一。在2004年之后,随着啦啦操的普及和逐步完善,啦啦操运动糅合了节奏感较强的口号、动感愉悦的音乐以及多元化的技巧创编。多元素的音乐节奏和舞蹈编排风格使得啦啦操展现出不同的运动特点,不同的音乐节奏需要创编不同的技巧性动作与之相适应,但是无论风格如何变化,啦啦操的主题元素都是表现积极向上、自信心十足的团队精神。多元素融合使得啦啦操运动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不同领域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可以相互影响,文化模式也可以互相交流,这是文明进步的必要途径。就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为例,两者之间的交流甚广,影响作用也颇大,体育竞技能力的提高在于取长补短,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碰撞使得体育运动能够得到更快的发展。啦啦操运动诞生在西方国家,它具有西方国家的人文精神和特点,当它在我国开展以来,也逐渐融合了我国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西方与我国文化的融合,民族文化与啦啦操的融合,这也正是对双轨制概念的很好诠释,这也正是推动啦啦操迈入新台阶的重要原因之一。

2 啦啦操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第29届奥运会上,将具有中国人文特色的民族文化融入到竞技比赛中,使具有中国元素的体育文化面向全世界,得到了认可和人们的喜爱。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展示了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等多种传统名族文化,奥运会的开幕式中水墨画卷的打开书写出中华历史长河,震撼人心的3 000名孔子弟子手执竹简吟诵,灵活灵现的京剧木偶亮相,敦煌舞者在画纸沙漠上的表演,气势宏伟的长卷画展现了礼乐之邦盛世,2 008名演员击缶倒计时一同吟诵论语的千古名句。这些磅礴有力的表演将中国文明国粹展现给全世界,使每一个国民都深受感动,为中国民族文化而自豪。啦啦操在奥运赛场上的精彩表演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为啦啦操的广泛开展奠定了基础,利用运动员休息间隙的啦啦操高水平表演得到了大众的赞扬,这标志着啦啦操的高规格技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啦啦操体现了民族文化和国际性质的体育文化的融合,在表演过程中,拉拉队员不仅展示了具有激情魅力的动感舞之外,还展示了中国特色文化的竞技比赛操种。啦啦操动作技巧的创编中不仅融入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音乐节奏和服装设计也都采用传统民族风格,表演中还展示了具有武术特色的舞剑、长绸舞,在这些表演中服装配饰方面也都与之相适应,使之完善地合为一个整体,体现了我国啦啦操健身、竞技、现代、动感有具中国风俗文化的特点。具有竞技性质的啦啦操运动与中国民族文化相融合是体育运动发展的最佳结合,这个结合有助于啦啦操队员的运动水平提高,也是体育运动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宏扬。

3 啦啦操的民族精神

3.1 啦啦操运动重视团结协作、振奋民族爱国精神

“八荣八耻”中“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荣辱观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在正确认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每一位啦啦操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都要接受长期的刻苦训练,在训练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也会因为运动而受伤,他们都会勇于克服,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力取得训练目的。运动员这些坚强的奋斗精神与爱国主义责任感息息相关,他们为了国家争光。融入民族文化的啦啦操运动不仅是对优美、技巧动作的演艺,也是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啦啦操渲染了一种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互助互利的向上精神。2008年的奥运会上安排了很多精彩啦啦操表演项目,不单单局限于在篮球和排球的比赛中进行,在众多的比赛项目中均引入啦啦操表演,这体现了啦啦操运动的独特魅力,啦啦操的激情演绎带有年轻的活力,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3.2 啦啦操运动磨炼团队自强不息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千古名句流传甚广,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儒士以此作为人生修养的目标,古时的许多仁人志士为此而积极奋进,坚持不懈,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啦啦操的动作难度较大,不仅需要运动员具有健康的体能,还需要运动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都取决于平时的刻苦锻炼。在训练过程中队员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和成功而停滞不前,要随时都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常保持拼搏前进的力量和态度,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完成目标,啦啦操的训练在不断的磨练运动员的顽强意志。啦啦操的运动风格体现着一种积极向上,阳光活力的主题,啦啦操的热情演绎渲染出美好的生活力量,无形中培养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且确定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啦啦操运动被引入我国的时间较短,在这段较短时间的发展下,我国啦啦操运动员克服了动作技巧上的重重困难,经过长年累月的不断练习,磨练出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并且在原本技术基础之上勇于创新,创编出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元素的舞蹈,这使得啦啦操运动的技术特色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从啦啦操在2004年锦标赛中获得的铜牌成绩到2008年奥运会上开展如火如荼的啦啦操选拔赛,体现了啦啦操运动的快速进步,证明了运动员的顽强毅力,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团队精神。

3.3 啦啦操传承以人为本的民族精神

啦啦操的动作有操化的动作组合,但是又不完全同于体操、健美操,它注重对自然动作的演绎和美化。啦啦操的动作创编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尤其是对个体本身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符合。根据个人的客观和主观因素要求进行啦啦操训练,在坚持不懈的练习中塑造形体,充分发挥啦啦操的健身功能。同时,竞技啦啦操的技术水平也会逐渐提高,这样运动员才能在运动赛场上自由发挥,从而取得理想成绩。

啦啦操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形神统一,即不仅要求运动员在动作上的完美操作,还要求队员的外表气质具有活泼阳光的精神活力,所以运动员本身必须热爱运动、热爱啦啦操运动,将体育锻炼作为自己奋发向上的原动力。啦啦操运动员的激情和热情可以感染人们,从而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啦啦操的动作创编和练习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是发扬以人为本的民族精神。

4 啦啦操运动水平的提高措施

4.1 提高专业化水平

最近几年我国啦啦操运动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等综合能力也较强,但是与欧洲等国家相比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啦啦操的动作编排和音乐创编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啦啦操整体运动水平的提高需要专业化水平的指导。专业水平的提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尽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积极鼓励教练员到国外培训学习,经常邀请国外具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对运动员开展讲座和培训,为啦啦操运动队员创造国际交流的机会,鼓励队员参加具有国际性质的比赛,在比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表演和技术水平。

4.2 制定完善的规则

通过对最近几年啦啦操比赛规则的研究发现,啦啦操的规则还未趋于成熟,存在许多弊端。技巧性与操化性质的啦啦操已经分项目进行比赛,但是裁判的得分标准规则之间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舞蹈啦啦操的动作技巧倾向于健美体操中的习惯锻炼动作,表现形式也较单一。相比之下,技巧性啦啦操的表现形式较为理想。为了使竞技啦啦操的运动水平得以提高,应该加强竞赛规则的制定和完善,设立一个有经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练团队开展制定规则的专门协会,使啦啦操规则更加全面、科学、完善。要重视裁判员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培养,建立科学的培养系列措施,从中选出优秀的裁判团队,注重裁判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从而避免规则方面的评判疏忽。

4.3 普及运动,增加锻炼人口

啦啦操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虽然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参加锻炼的人口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严重不足。因此,要大力宣传啦啦操健身塑形等优点,增加锻炼人口。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其次,设立各个年龄段的培训机构,帮助他们学习啦啦操的基础锻炼内容,各年龄阶段中高校中的锻炼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校园中具有良好的训练场地,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洋溢年轻的朝气,啦啦操的锻炼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和民族文化精神,啦啦操的学习引入到教学课堂中必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文化随着时间而不断发生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抛弃古老的文化历史,而是逐渐摒弃劣势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才是传承民族文化、热爱国家、弘扬民族精神的体现。顺应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啦啦操运动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完美结合,为啦啦操的高水平发展创造有利的机会。

[1]刘中翠,单亚萍.我国啦啦操运动现状综述[J].潍坊学院学报,2008,8(2):131-132.

[2]李建中.中国文化概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1-13.

[3]任秀琪.艺术体操、健美操和啦啦操运动项目的比较[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4).

G837

A

1674-151X(2012)09-14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9.079

2012-06-22

钟海明(1973 ~),副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运动员民族动作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动作描写要具体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