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训为契机,推进大学生德育教育

2012-08-15 00:51:10黄峒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军训班会同学

黄峒瑜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E-mail:yuanliantian@163.com)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对大学生进行军训,是促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军训对于大学生来说,既是一个培养人际交往能力、锻炼意志力的良好机会,也是一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过程。军训不同于高校里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对大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是独特的、无法取代的。

1 军训对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在我国,学生军训作为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国家培养国防后备人才的长远战略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1]。《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提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担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而学生军训就是为培养合格人才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军训在促进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

1.1 大学军训课程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感染力强,影响广泛军训给大学生上的第一节课就是团队精神,亦即大纲中所提到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在的大学生有部分人受到社会风气或不良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乏团队观念,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自私自利思想严重。在军训中,一切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无论是出操还是各项活动比如训练、吃饭、参加活动等,都要求统一行动,这大大强化了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事实证明,严格、紧张的军训让大学生学会了为别人着想,懂得体谅他人以及帮助别人。军训刚开始时,每次活动总有部分同学动作拖拉,行为散漫,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大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有了很大改变,不再有拖拖拉拉的现象发生。有一个同学出操集合迟到,本来以为教官一定会惩罚自己,没想到教官没有对他进行惩罚,而是要求他站在一边,看着整个班被罚跳青蛙。这件事对这位同学的触动很大,他本来抱着罚就罚的无所谓态度,而教官的做法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还会对整个团队造成很重要的影响,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一个人的消极落后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而一个集体的荣誉要靠每一个成员来努力争取。对每一个成员来说,他的周围存在多个影响源,在互动情境下,成员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不仅自己要做得好,同时也要帮助其他成员,共同努力争取荣誉。就是在这种互相约束、互相帮助的氛围中,大学生慢慢克服个人主义思想和散漫行为,慢慢把自己变成一个自律、自觉的人,为集体荣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正是团队精神的具体表现。随着军训的深入,成员之间通过频繁的接触,关系得到进一步强化,友谊从此产生,进而加深感情。某大学的抽样调查表明,79%的学生认为军训在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增强了同学们“家”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自己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2]。当成员之间的感情越来越融洽,团体凝聚力形成并增强时,成员就会对这个集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这种感情的巩固和效果有利于大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心理发育。

1.2 军训是培养大学生意志力和健康心态的良好方式 对每一位大学生来说,大学既是他们人生的重大转折,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个严峻考验,这种考验表现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首先,学习目标和方式的变化。中学时的学习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大学,还有班主任和老师整天耳提面命,促使自己不敢放松。上了大学后,所有的生活都要自己做主,老师一般上完课就走,学习与否全凭自己掌握。其次,住进集体宿舍后,容易受到同学之间玩游戏、睡懒觉、上网等不良行为的影响,从而让自己松懈下来。同时,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的一代,在家承受千般宠爱,只顾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现在上了大学,与社会的距离接近了,要开始独立处理许多自身与社会相关的问题。这诸多的变化对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的大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随后将会带来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军训能让大学生的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得到锻炼,完善大学生的人格特点。军训的过程相对而言是比较辛苦的:绝对服从教官,早上六点就要起来出操,在烈日下站军姿走队列,半夜紧急集合,规定时间内的吃饭洗衣整理内务,晚上按时熄灯睡觉,等等,这些内容对娇生惯养的大学生来说不仅是一次自立的考验,还是心理承受能力的检验。比如,有一位心理特别敏感的女生在训练过程中因动作不到位,被教官用皮带轻轻碰了一下,她认为自己“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哭闹着退训。军训之初,往往也会有部分同学抱有消极、抵抗情绪,不乐意参加军训,认为军训又苦又累,枯燥无味。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之后,很多大学生都能够逐步克服、改掉懒散和娇惯的毛病,逐步成长起来,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在团队的影响之下,他们不仅学会了自理、自立,还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帮助别人。调查表明,80%的同学认为军训生活能够改变懒散的习惯,97%的学生认为军训有助于他们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12%的学生认为,军训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优良学风的形成[2]。军训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坚强品格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的活动所无法替代的。正如在军训主题班会上,学生自己总结说:“军训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美好的大学回忆,还有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团结、友爱、宽容,这些都是我们要在今后人生道路上不断积累的美好品德。”

2 通过集体教育或个别教育巩固军训效果,强化大学生德育教育

短短一段时间的军训之后,学生们就投入到真正的大学学习和生活之中。很多老师和同学都会松一口气,认为完成了一个任务,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其实不然,俗话说:“趁热打铁”,为了巩固军训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长远的奋斗信念,尽快进入到当代大学生的角色,辅导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适应性教育。此阶段的教育可以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

2.1 集体教育 包括新老生交流会、主题班会等内容。新老生交流会通过邀请老生代表讲述自己军训感受以及所受到的正面影响的方式,可促进大学生从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对军训的认识。班会则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沟通从而达到促进感情交流和分享的目的。

主题班会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形式,以丰富的内容吸引全班同学的积极参与,而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就容易使大家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比如以军训为主题的辩论赛、演讲比赛、分组讨论等都是不错的班会、团日活动形式。辩论赛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而且还可以强化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如果是班级内部的小型辩论赛,也可以在活动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群体辩论的时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演讲比赛是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手段,通过让学生站到讲台上述说自己的军训感受,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比如有一个班级在军训过程中和教官相处很愉快,军训完后依依不舍。在主题班会现场,投影仪上播放着军训时候的照片,当一个同学讲到军训时的趣事时,激发了大家的回忆,结果个个都站起来抢着发言,把班会的气氛推向高潮。

2.2 个别教育形式 个别教育是指辅导员根据学生在军训中的实际表现,及时给予个别肯定与引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有利于激励学生在一个积极的心态下不断追求上进,同时也可使自己的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个别教育中,辅导员首先要确定谈话对象,做好充分的准备。谈话对象应以表现特别突出及表现消极两种代表为主。对于在军训中表现优秀或者转变明显、进步较大的学生,可以和他们一起分析进步的原因,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并在恰当的时机对他们提出希望,从而达到鼓舞学生士气、激励学生继续进步的目的。对于在军训中表现消极的个别学生,辅导员也要及时关注,在谈话前要充分了解情绪消极的原因,这样谈起话来更易接近学生,更能找准谈话的切入点,拉近彼此的距离,使谈话的针对性大大加强。其次,个别教育要注意谈话的艺术。辅导员在谈话中要选准时机,找到切入点,而不是直接对学生下评论。对表现不够积极的学生,可针对他某一方面的特长进行赞美和肯定,再委婉地进行提示和教育,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今后有针对性地改进。

总之,国防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大、中学生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军训作为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也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一方面,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和训练,培养当代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良好的习惯和优良的品格也需要后天的不断努力和实践活动来获得。军训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载体,是促使大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他律到自律的一个良好转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

[1] 崔乃鑫,张宝进.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0,12(1):105-107.

[2] 董俊斌,孙玉伟.大学生军训教育意义的几点调查与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10(6):37.

猜你喜欢
军训班会同学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6
军训这件事
学生天地(2020年25期)2020-06-01 02:16:34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2
特殊的军训
小读者(2019年24期)2020-01-19 01:51:54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军训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08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中小学德育(2014年4期)2014-04-22 23: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