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特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和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2012-11-01 07:48:10陈秀林马付坚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抵抗素列酮罗格

陈秀林,马付坚

(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西南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cxl13217763710@163.com)

当今世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效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而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地特胰岛素注射液(IDet)作为新一代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1]。

脂肪组织不仅是机体储存能量的场所,还是功能活跃的内分泌器官,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瘦素、抵抗素、脂联素等,这些脂肪细胞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慢性炎症等多种病理过程[2]。地特胰岛素对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目前国内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拟观察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地特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的有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5月我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40~70岁。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未接受过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无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无肝肾功能损害。

1.2 方法 在饮食控制与适当体力活动的基础上,48例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n=24)和中性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PH)组(n=24)。各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均每日晨起口服马来酸罗格列酮(文迪雅,葛兰素史克有限公司)4mg/d起,最大剂量8mg/d,睡前注射胰岛素:其中地特胰岛素组使用诺和平(诺和诺德公司),NPH组使用诺和灵N(诺和诺德公司)。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案:起始剂量为0.15u/(kg·d),治疗开始每2~3天监测指端末梢血糖(早上 5点或8点),血糖平稳后 2次/周,根据空腹血糖(FPG)调整胰岛素剂量,根据餐后血糖(PBG)调节罗格列酮用量。治疗目标:FPG 4.4~6.1mmol/L,餐后2h血糖(P2hBG)4.4~7.8mmol/L。总疗程12周。所有患者在受试前及疗程结束后均测量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查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瘦素、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血糖测定取静脉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清胰岛素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HbA1c采用高效液相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血清瘦素、抵抗素和脂联素测定采用ELISA法。

2 结果

地特胰岛素组失访1例,NPH组失访2例,故地特胰岛素组23例、NPH组22例完成研究。

治疗前两组IBM、FPG、FINS、HbA1c、瘦素、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地特胰岛素组BMI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NPH组BM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地特胰岛素组、NPH组FPG、HbA1c、FINS、瘦素和抵抗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地特胰岛素组瘦素和抵抗素下降较NPH组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地特胰岛素组、NPH组脂联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其中地特胰岛素组脂联素水平较NPH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 ()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b:P<0.05;与NPH组治疗后相比,c:P<0.05

地特胰岛素组项目NPH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BMI(kg/m2) 24.40±3.37 24.02±3.17a 24.35±3.46 27.14±3.68b FPG(mmol/L) 7.99±1.09 6.34±1.25b 7.91±1.11 6.46±1.19b HbA1c(%) 8.20±0.68 6.86±1.07b 8.39±0.46 7.05±1.15b FINS(μ IU/ml) 12.24±2.23 10.38±3.43b 12.15±2.46 11.51±3.22b瘦素(μ g/L) 5.67±0.51 3.72±0.48bc 5.78±0.67 4.93±0.61b抵抗素(μ g/L) 27.04±9.81 18.95±8.53bc 27.36±11.18 22.89±15.78b脂联素(mg/L) 26.18±17.69 52.49±20.38bc 25.94±18.36 43.47±21.60b

3 讨论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并在整个2型糖尿病病程中持续存在。研究表明口服降糖药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现象,但其有增加患者体重等副作用;而体重增加也是2型糖尿病起始胰岛素治疗的主要顾虑之一,通常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第1年体重会增加2.5~7.5kg[3]。体重增加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使患者需要接受更多的胰岛素治疗,进一步引起体重增加,形成恶性循环。地特胰岛素注射液是新一代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目前已在70多个国家上市使用,2010年也已通过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可应用于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作为一种新型胰岛素,与其他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具有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4]。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地特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后BMI较治疗前降低,而NPH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后BMI较治疗前显著地升高,表明特胰岛素与罗格列酮联合应用,可以避免罗格列酮增加体重的副作用发生。

胰岛素抵抗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脂肪细胞因子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以及2型糖尿病发展的关键[5]。瘦素是肥胖基因产物,主要作用为调节能量平衡、控制饮食、增加新陈代谢等。瘦素可抑制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基因表达而激活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活性,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并可抑制脂肪细胞脂肪酸合成,导致胰岛素抵抗[6]。抵抗素的高表达也会降低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包括抑制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底物-1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磷酸化等,从而引起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抵抗。脂联素低水平表达与胰岛素抵抗也有密切关系,脂联素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的监测标准[7]。

罗格列酮是合成的PPARγ的选择性激动剂,作为新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它与PPAR γ结合后,改变脂肪组织中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脂肪细胞因子,如抵抗素和脂联素的表达和释放,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8],而罗格列酮联合减低体重更能显著改善糖耐量受损(IGT)和胰岛素抵抗[9]。本研究发现地特胰岛素与罗格列酮合用后瘦素、抵抗素水平下降和脂联素水平升高均较NPH与罗格列酮合用后明显,表明地特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后对脂肪细胞因子的有益影响明显增强。但地特胰岛素对脂肪细胞因子的效应是独立于罗格列酮之外,还是对罗格列酮效应的增强作用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机制也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它减少体重的作用有关。

[1]Zachariah S,Sheldon B,Shojaee-Moradie F,et al.Insulin detemir reduces weight gain asa result of reduced foodintake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11,34(7):1487-1491.

[2]Gulcelik NE,Usman A,Gürlek A.Role of adipocytokines in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late complications[J].Endocrine,2009,36(3):397-403.

[3]陆菊明.地特胰岛素的临床实践:PREDICTIVE研究结果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2(1):3.

[4]沈洁.地特胰岛素减少体重增加的可能机制与临床应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3):3.

[5]孙霞,汪大望,武蓉珍.内脏脂肪素、脂联素、瘦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12):883-885.

[6]李文琪,薛丽香.瘦素及瘦素抵抗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7,15(1):58-59.

[7]汪学军,姜志胜,黄佳克,等.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9,17(7):535-538.

[8]杨静,阴津华,黎明.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16(2):87-90.

[9]郭剑超,毕铮铮,赵洪刚,等.罗格列酮联合减低体重对糖耐量受损患者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24(2):2.

猜你喜欢
抵抗素列酮罗格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英语文摘(2021年11期)2021-12-31 03:25:24
你看到的是美,我看到的是责任
对不起
金山(2016年9期)2016-10-12 14:22:23
肥胖儿童血抵抗素与代谢指标的关系
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吡格列酮对膀胱癌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抑制作用的分析
Exendin-4对抵抗素介导的βTC6细胞PDX-1表达损害及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
罗格列酮辅治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