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体育课堂教学价值的思考
——身体素质“课课练”

2012-08-15 00:54沈烨苗定超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课课练课课常态

沈烨 苗定超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 浙江宁波 315202)

常态体育课堂教学价值的思考
——身体素质“课课练”

沈烨 苗定超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实验学校 浙江宁波 315202)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通过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来促进和实现学生的身体健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部分。身体素质不仅是掌握各项基本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更是衡量体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是体育课必不可少的部分。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程下滑趋势,学校体育教学面临很大的挑战。专家、学者、学校、社会都在研究各种解决办法。常态体育课堂中,在身体不受到伤害的前提下,怎样提高运动量,怎样给予学生比较大的运动负荷,显的迫在眉睫。本文就身体素质“课课练”提出自己的想法,期待更多的体育老师能关注这一实际问题。

常态体育 课课练

1 常态体育课堂教学中,身体素质“课课练”应成为课堂常规内容,应“更”坚持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常态体育课中,身体素质“课课练”作为基本教材内容的补充和辅助性练习,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课程标准下重提身体素质“课课练”,并强调其应成为课堂常规内容,应“更”坚持,怎么理解?我想,主要应从二个方面去看,一个方面指的是教师的“坚持”,另一个方面则是指学生的“坚持”,体育教师的“坚持”强调的是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它是一种无形的标准,且责无旁贷。常态体育课堂教学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主阵地,身为体育教师就要想尽可能的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想尽一切办法增强学生的体质,不可否认,现在的学生不愿意“动”,除了激励等方法之外,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用“持之以恒”来换取学生的“习以为常”,杨贵仁司长曾指出:教育应该加强正面的宣传和引导,同时需要采取必要的形式和措施,没有形式的约束是不可以的。“课课练”形式上约束学生身体锻炼的过程同时更是德育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吃苦耐劳、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等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它的简单宜行,时间不长,不会冲淡主教材的教学等特点,是体育教学中“经济”“实效”的有力体现。因此我认为,课程标准下身体素质“课课练”应该成为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内容,同时强调作为“坚持”的关键——体育老师,不但要重视自己的“言传”,更要重视自己的“身教”,用坚持来约束自己,约束学生,这是体育老师责任和使命的双重体现。

另一方面学生的“坚持”,更多的是指一种意志和身体的双重磨练。试想如果在整个学校的每一节体育课中都穿插身体素质的练习,它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传统的形成,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身体锻炼的效果、学习体育意志的磨练等各个方面,会起到怎样的效果!

2 常态体育课堂教学中,身体素质“课课练”是强化学习运动技术的有效手段

体育教学中身体练习本身就是课程基本特征和主要学习手段,所以说运动负荷原本并不是体育课堂教学中重点讨论的话题,因为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人体必然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是个浅显易见的事实。然而,现今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负荷不足却成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明显下降的原因之一。

俗话说:“拳打千遍,身法自然”,“量”是达成体育练习目的,强化运动技术的重要手段,随着教学进度的展开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师采用“课课练”的形式,将需要改进和提高的运动技术加入随后的其它体育教学内容为主教材的课堂中,并结合新的内容通过“课课练”形式来反复强化,以实现运动技术“自动化”的目标。因此,“课课练”的设置仍然是现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的有效形式之一,毛振明老师在“什么是成功的体育课改”一文中指出:成功的特征就包括学生学会了基本够用的运动技能,学到许多锻炼身体的原理和知识,学生身体更加强壮。所以我想应该在年度、学期等教学计划中设定身体素质“课课练”相关内容,并由各班体育教师甚至是班主任针对班级情况采取缺弱原则,就是什么差练什么或是什么弱就加强什么的办法,来强化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常态体育课堂教学中,身体素质“课课练”是提高学生体能的有效形式

身体素质是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是阶段性的,没有速成班,所以在常态体育课堂教学中进行身体素质练习尤为重要,吴键老师在“归去来兮 身体素质“课课练””一文中就指出:体能素质的提高需要“课课练”这种专门的、有效的形式,身体素质的练习是青少年阶段不可或缺的“敏感期训练”。 因此我们常态体育课中应该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身体素质发展的意义,明确运动技术技能的提高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方能让学生在素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表现出认真、自觉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年龄、性别,运动基础等方面是确定“课课练”内容的重要依据,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又会有所不同,学生承受负荷的能力直接的影响了“课课练”的效果和它要达到的目的,因此,让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强度小于50%是没有明显锻炼效果的前提下,在“课课练”内容中,结合教学运动技术对身体素质的特殊要求或是设置与大多数学生身体最佳发展期相应的的素质练习内容的办法,来实现增加运动负荷提高体能的目的。比如投掷项目的力量要求、跳跃项目的速度要求等,或是按年级要求,设置初一年级以柔韧、反应、跳跃等内容为主,初二年级以速度、平衡、灵活性等内容为主,初三年级以力量、合作性内容为主等等,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则可以跟据少数班级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或内容,来实现教学效果。常态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承受运动负荷后反应的不可预知性,注意观察学生在练习时的积极性和练习后的情况,做出及时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真正实现体能均衡发展的有效教学。

4 常态体育课堂教学身体素质“课课练”应向“天天练”发展

坚持身体素质“课课练”,指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身体素质练习,而是指在体育老师引导下,有针对性的实现学生身体内部负荷量的需要,意识转变的需要和“被动”坚持向“主动”参与转化的需要。

现在学生多参与类似于静态体闲性的体育健身活动,如钓鱼、棋类、电视、计算机等等,这些内容对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作用并不明显或者说根本没有,而动态休闲活动如假日体育活动又缺乏强效的约束力。因此在常态体育课堂教学中,在教师督促下的课课练的方法无疑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体育力度的不断加大,仅靠体育课练习显然是不够的。现今,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同时学校又能保证学生天天都有课堂时间进行体育活动,在这样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就更要注意抓好课外练习的安排和组织,注意课内与课外密切的配合,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记得台湾有一所中学,所有学生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25圈”,这样在校时间天天练习的传统和校园运动惯性是学校培养和朔造学生良好品德的有力手段。

“天天练”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在有时间、有内容、自我操作性强等特点下,对发展学生个性、形成特长、练就强健体魄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除了常态体育课中“课课练”外,应倡导在校“天天练”。

5 常态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将身体素质“课课练”纳入考核,促进“课课练”的落实

张海平老师在“我的视野下的成功课改”一文中曾说到:现今的体育教学内容缺乏各年级明确的教学目标,造成各年级、各年段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无需承担教学质量好坏的现状。

本人比较认同这一观点,在小学非体育专业代课教学中,考试时拉出去,平时关教室或自由活动现象严重,有些小学还分了低段、中段、高段,每段都有不同的体育代课老师上课,而在对教师教学评定时又存在随意性,而学校由于体育教师配置不足,往往把毕业班和小学一年级的课让少数体育专业的教师去上,搞的这些体育老师苦不堪言,学生的教学常规、身体素质、运动保护等各方面基本是空白一片,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质量。在中学也常有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在计划中除《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考核外,跟据本校特点自行设置考核项目,或选具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制定出相应的的考核标准。通过考核来对学生的“课课练”、“天天练”进行督促,对身体素质发展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同时我们知道,身体素质的形成因素很多,练习量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运动乐趣无疑是促进学生自主练习和掌握运动技术的动力。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课练”时应该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运动强度,让学生体验战胜“惰”性的快乐,并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灌输目的性教育,结合“课课练”的约束能力,形成定势,用实践来论证“课课都练”的有效性,用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用成绩的提高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来实现运动乐趣,形成学校体育特色和品牌。

[1]毛振明.课改怎么改什么是成功的体育课改[J].体育教学,2010(9).

[2]毛振明.体育课程教学要通过发展身体素质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J].中国学校体育,2007(7).

[3]吴健.学生体育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中国学校体育[J].2010(11).

[4]张海平.我的视野下的成功课改[J].体育教学,2010(9).

G807

A

2095-2813(2012)08(c)-0063-02

猜你喜欢
课课练课课常态
体育常态课中“课课练”的思考和探析
做到监督常在 形成监督常态
智珠二则
“5+2”“白+黑”是否应鼓励?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
身体素质趣味课课练
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优化体能“课课练”的研究
《中国青少年体能素质“课课练”创新研究》结项总结报告会在京举行
新常态报道要认识四种关系避免两个极端
体育“课课练”发展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