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洁
(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熟 215500)
系统论视角下体育教学的整体效应与实施
首洁
(江苏省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熟 215500)
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效应的研究,成为重要的理论研究内容。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对体育教学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从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教学媒介、教学评估、教学环境等六个因素出发,详细的阐述了系统论下的体育教学组成。通过本文的研究,为体育教学整体效应的提升做出理论参考。
体育教学 整体效应 实施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实施过程收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是对于影响因素,目前存在着多种观点,比如“二因素”、“三因素”、“四因素”等等。依据系统功能的基本理论知识,可以知道各个要素的变化发展,可以形成不同的整体效应。本文认为体育教学效果受到六个因素的制约,分析了这六个因素的具体作用与只能,本从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出发,总结了提高体育教学整体效应的具体策略。
体育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只有较好的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才能增强学生的体质,达到学校的体育目标,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以及统一性,学校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体育教学。体育与其它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很大的不同,大部分体育课需要在室外进行,没有固定的教室,并且课堂需要相应的体育器材设施,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在小学阶段,体育课时排名第三,中学的体育课时排名第四,在大学阶段体育课时也占相当的比重,它是唯一要求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选择的必选科目,由此可以看出体育在所有科目中的重要性。所以,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责任,而学生也应摆正对体育课的态度,使学生充分享受自己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
学校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学校的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计划,体育教师应向学生教授卫生健康等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并通过体育运动锻炼,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增进他们的体质。体育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良好合作,是一种双边活动过程,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两个方面共同发展。基于“三论”观点,体育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其中的原材料是教学大纲、以及教材与可以增强学生健康与体能的知识,将这些原材料加工成教师的教学内容,然后通过体育课堂传输给学生,由此完成体育教学的实施过程。学生将体育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加工,按照教师的具体要求,通过练习、运动、答问等学习方法,掌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再通过体育测验,将自己的锻炼成效反馈给体育教师,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经过这样的一个反复过程,可以较快的实现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
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教学媒介、教学评估、教学环境这六个因素贯穿于体育课堂,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以上六个要素通过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与系统,通过特定功能的发挥,实现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具体而言,体育教学的六个要素具有以下的关系以及职能。
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的实施者,它是体育知识的传输主体,承担教学内容的传播任务,并且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情感,永远不可能被其它教学设备或教学手段所代替。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决定了整节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体育教师承担着教育的责任,同时还是体育课堂的管理者,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对过去进行一定的分析,还要从现在出发,着眼于未来,并根据自己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思考,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安排详细的教学计划,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提供较好的教学条件,协调好与学生的关系,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学习困难,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正确的引导与影响,较好的组织教学课堂,在整个教学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知识的承受体。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目标都指向学生,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设定的,体育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重视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的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知识的体验以及运用过程,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快乐,提高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在体育课堂中,学生既是体育知识的接收者,又是体育课堂的被管理者,只有他们能够在体力以及智力上全方位的投入,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以及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体育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根据,它包括学生应掌握的卫生健康等方面基本理论知识,还包括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体现了国家对于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体育教材作为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它在向学生传递着体育信息的同时,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教学要求,因此,体育教材即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对于教师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教学媒介是指在体育课堂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体育教师所选择的教学工具或者是教学手段,比如,通过讨论与辅导,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观看体育比赛或组织游戏,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通过讲解某位运动员的事迹,激发学生的荣誉感,通过提供更多的体育器材以及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教学评估是对于学校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分为总结性评估与形式性评估两种方式。总结性评估是对教学成绩的阶段性总结,重在考察教学过程的结果,而形成性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评估,重在提出教学方面的建议,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对体育教学进行恰当的评估,可以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施效果,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成绩,激发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使体育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自我总结,从而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促进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发展。
教学环境反映了体育课堂的开展背景情况,其中包含的内容较多,比如,学校的自然环境、校园学习风气、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以及课堂环境等等。教学环境既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具体的物质条件。如果教学环境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和谐,学校提供较好的物体条件,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效果。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以上六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动态调节教学方法。体育教师既是教学内容的传播者,同时也是体育课堂的管理者与组织者,应对体育教学的效果负有主要责任,在体育课堂中起着关键作用。事实上,经验比较丰富的体育教师,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他们首先根据学校所提供的教学环境现状,确定体育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制定体育教学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评估标准,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的调节自己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从而提高了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
体育教师应树立整体观念的教育思想,认识到体育教学效果收到多个方面的共同影响,这些因素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因此,体育教学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动态过程,实践经验表明,有些体育教师尽管工作态度比较认真,但是教学效果一般,这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决定的。目前,很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存在这一定的薄弱环节,为了改善体育教学的质量,学校应该根据整体效益原因,首先努力改善自己的薄弱环节,使各个因素能够同时取得发展,从而逐步完善整体功能,只有各个因素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整体功能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对于体育教学,整体功能并不是各个因素的功能简单相加,也不是单因素能够获得实现的。比如,如果学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健全,并且体育教师也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但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积极,或者是学生也有较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班主任不重视或学校不支持体育课,这样也不可能实现整体功能,不可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所以,为了实现整体功能,必须在保证以上六个因素同时变化发展的过程中,使它们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从而以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为前提,使各个要素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从而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果。
学校体育教学受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介、教学评估、教学环境这六个因素的制约,只有以上六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进步发展,才能实现体育教学的整体效应,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增强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应该同时严抓以上六个要素,实施综合治理,只有确立了整体观点,才能使学校体育教学向着高效的方向不断发展,才能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1]彭小伟,杨国庆.体育教学系统要素与结构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09(4).
[2]王军.论体育教学环境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影响[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2).
[3]毛振明,赖天德.体育为健康,运动技术学习也为健康——兼评“新的课程教学改革是技术与健康之争”的观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7(1).
G803
A
2095-2813(2012)09(c)-00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