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形成的研究

2012-11-07 06:32:52黄美勤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27期
关键词:动机学报效能

黄美勤

(吴江市松陵高级中学校 江苏苏州 215200)

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形成的研究

黄美勤

(吴江市松陵高级中学校 江苏苏州 215200)

自我监控能力是人自主能力中的一种,是人为了达到目的,积极主动参与的一种能力,是我们教育教学中培养的重点,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较大帮助,因此,本人选取高中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探求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高中排球教学 自我监控能力 学生

新时期知识更新快,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更强调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能,为自己以后步入到社会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自我监控是指人们为了达到自己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的积极自觉的计划、监督、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自我监控是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集中体现,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随机抽取我校3个年级的学生220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学生自我监控量表。通过对学生训练现成进行实地的观察、访谈分析,并借鉴“青少年运动员学习动作自我监控量表”,结合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况设计“学生自我监控量表”,该表设计了准备性、计划性、目的性、意识性、执行性、总结性和补救性7个纬度,共包含39个条目。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α为0.92。

(2)运动动机量表。该量表由张力为编制,包括参与倾向运动动机和回避倾向运动动机两个纬度每个维度包含3个条目,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α为0.71。

(3)自我效能感量表。 J.X.ZHANG,Ralf Schwarzer &Mattias Jerusalem编制的经修改适于中国常模的“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的克隆巴赫系数α为0.71。

(4)数理统计法。对测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运动动机与自我监控行为

我们将不同类型学生运动的动机与其自我监控行为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与调查,从表1中可知参与倾向运动动机与自我监控行为各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回避倾向运动动机与自我监控行为各方面有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参与倾向与回避倾向两种运动动机对自我监控行为可能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参与倾向动机指能够从排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中体验到乐趣,在这类动机的驱动下学生更可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训练和比赛,自我监控行为表现水平较高。回避倾向动机表现为希望退出排球运动的训练和比赛。在它的作用下学生可能应付的、消极的训练和比赛,其自我监控行为较少,水平较低(如表1)。

2.2 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行为

从学生自我监控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两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见表1)。这表明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自我监控水平越高,反之自我效能感低的人,自我监控水平较低。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于自己能否胜任某项活动的自信程度,通常来说,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个体对于自己能力往往充满自信,所以,在确立目标时通常会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同时附有挑战性的任务和要求,在课堂的实际联系过程中能够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自觉主动地学习所授技术动作,勇于面对所遇困难和挑战,并可以通过努力克服自身的不当行为,最终来完成学习任务。相反,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从心里就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做事信心不足,进而对学习结果产生一种不可控制的心理,这一类型的学生对于自己往往制定较低的目标,在实践联系中也是持有消极、被动、应付的方式,不情愿、不努力,遇到问题和困难解决不了的就会产生放弃、回避的心理,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学生自我效能感越强,越容易采取自我监控行为。

2.3 运动动机、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监控的影响

以上分析表明运动动机、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关系,那么,这二者对自我监控行为的影响作用如何,她们中哪一个影响更大一些呢。为此,我进行了以运动动机和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自我监控为因变量的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动机、自我效能感对自我监控行为具有明显的主效应,依次为F=2.93,P<0.05;F=5.31,P<0.01。他们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从中可知运动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偏回归系数非常显著分别为自我效能感0.36;运动动机0.22。这表明,自我效能感、运动动机对自我监控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其中在影响程度上自我效能感比运动动机大。我认为在这两个因素中,自我效能感与行为的关系比较密切,直接影响行为的产生与表现,而运动动机更多的是为行为提供一种宏观背景,它离行为较远。当然,还可能有其他原因,要完全弄清这一复杂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运动动机、自我效能感无疑是影响学生自我监控行为的两个重要的内部因素(如表2)。

表1运动动机、自我效能与自我监控的关系

表2 运动动机、自我效能对自我监控的回归分析

3 结论和建议

3.1 结论

参与倾向运动动机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呈现显著正相关,回避倾向运动动机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呈现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能力有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运动动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自我监控行为的两个重要的内部因素。自我效能感与运动动机对学生自我监控能力产生不同程度影响,自我效能感产生的影响比运动动机产生的影响大。

3.2 建议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学生训练的自我效能感、训练动机都直接影响其自我监控能力的形成,其中,自我效能感对于自我监控能力形成的影响最大,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体育技术动作能力表现为信心缺失,当遇到较难动作时往往选择性逃避,放弃动作的学习,对自身缺乏相应的监控和调节,这也是导致自我监控学习运动技术动作能力低的直接原因,所以,想要提高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运动技术动作能力,首先,应该考虑增强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动作的自我效能感。其次,从学习运动技术动作动机角度来分析,学习运动技术动作动机越强的学生期自我监控能力表现越高,反之其自我监控学习运动技术动作能力也就越低。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内在的和自我提高的学习运动技术动作的动机,才可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学习运动技术动作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

[1]李强,韩玉.运动员训练自我监控量表及其简表的研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38.

[2]李琳,梁承谋.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9):1197.

[3]宋允清,等.在本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4).

[4]王卫勤.自我监控能力及其教学[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5]汪晓赞,季浏,秦海权,等.体育学习评价方式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能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6).

[6]李强,韩玉.运动员训练自我监控量表及其简表的研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1).

[7]孙德荣.大学生体育活动目标定向和身体自尊[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1).

[8]孙拥军,吴秀峰.身体自我效能、目标定向与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0).

G8

A

2095-2813(2012)09(c)-0037-02

猜你喜欢
动机学报效能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今日农业(2020年22期)2020-12-14 16:45:58
致敬学报40年
动机不纯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 05:57:04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